三缺一劇團 《耳背上的印記》 12/14-16 感動追尋再加演

三缺一劇團 《耳背上的印記》 12/14-16 感動追尋再加演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7.10.2012

「賀湘儀的個人成長經歷,是可貴的外省第三代經驗。父祖輩殘餘的故鄉印象已然褪色,成長時期跨越解嚴前後,來到第一次政黨輪替,迎接一波一波認同的解構與建構,類似賀湘儀這一代的經歷,組裝成為一部複合式的記憶體。」

── 外省人台灣人常務監事 陳明秀

「獨角戲是凸顯『身體─表演─敘事』的獨特美學,因為挑戰性大,所以對於越來越多的表演者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尤其是透過獨角表演,而彰顯性別自主與身分認同的強烈意識。賀湘儀的《耳背上的印記》的獨特身體風景,絕對是年度特推的私房景點。」                

── 資深劇評人 于善祿

三缺一劇團跨世代的經典好戲《耳背上的印記》,即將在 12 月 14 日至 16 日於牯嶺街小劇場二度加演。故事改編於演員賀湘儀的生命經歷:從祖父賀智明隨著國民軍來台、生下父親賀先知然後到自己成長的故事;半自傳體的獨角戲悲喜交織勾勒出外省人在台灣生活的困境,去年演出即激起許多觀眾共鳴與回響,多次要求劇團再加演。在今年加演的版本賀湘儀再度和藝術總監魏雋展挖掘出故事深層的劇場美學,在議題上深化討論女性,透過對於母親和自身腳色錯位探討當代女性在自我追尋和歷史脈絡下的困境,再次帶領觀眾展開一趟尋根之旅。

「印記」的出現是來自於個人家庭成長背景,其後也承載著國家所賦予的民族意識,不僅是一種生命記號,是原生家庭的希望寄託,同時也是族群記憶的傳承,對家鄉的眷戀,尤其對於民國 38 年隨政府來台的外省人,這群離家的人,將此揉合成一種極為複雜的情感,生命充滿了許多不堪與怨恨,無法回到自己的家鄉,政府無法給予妥善照顧,僅能無可奈何地留在台灣,過著流亡般的生活,那濃厚的鄉愁,成為繼續生存的唯一原因。外省人的第二代,承襲了上一代的惆悵, 父母們不斷述說著海的那一方,家的模樣,自己只能依靠想像,築起家中的每磚每瓦,最終,家僅活在自己的腦海裡。接著,社會不斷的變遷,興起新血統論,他們被強迫背上歷史的原罪,原本失根所衍伸出的失落與不安全感,再度被加深成為一種沉重的情緒。上一代的流亡,這一代的漂泊,也累加式的加諸在外省第三代的身上,那像是一種詛咒,不停跟隨著他們。

身為外省人第三代的賀湘儀,想透過《耳背上的印記》這齣戲重新剖析過去的歷史脈絡,試圖去找出世代間的隔閡,解開代代延續的枷鎖,透過戲劇創作去重新認識自己。與三缺一劇團藝術總監魏雋展合作,以史詩格局去傳達跨越不同世代的鄉愁,融入戲劇的魔幻寫實,讓不同世代的人貫穿在不同時空,讓代代的鄉愁與失落,化作劇場裡的詩意。

三缺一劇團《耳背上的印記》
製作人:鄭成功   執行製作:鄭雅文
聯合編導:魏雋展、賀湘儀   排練助理:江寶琳
演員:賀湘儀   特邀演出:江寶琳、洪譜棋
舞台監督:楊雯涵   舞台設計:郭家伶   燈光設計:劉柏欣 

音樂設計:王榆鈞   服裝設計:黃婕     影像設計:林婉玉
舞蹈設計:李潔欣   平面設計:丸正     宣傳片導演:鄭雅文
票務:洪譜棋

三缺一劇團:http://www.shortoneplayer.com/
三缺一無名:http://www.wretch.cc/blog/short1player

#藝文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資料提供三缺一劇團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