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電影靈數|走吧!新的一年,拋下你的裹足不前
每當生活遭逢不順,憂愁困頓之際,您可曾懷疑那是因為命中遺漏了什麼?有可能是尚未遇見某個人,也有可能是還未看過某部電影。謹此深信電影乃藝術精華與創 作性靈之集大成,儼然為當代生活智慧結晶,甚或是一面人性明鏡,但凡入神觀賞,便能建立雙向能量連結,為您提供靈感,破解厄運。
Q1:時間過得好快,身邊有些朋友都結婚生子了,而我還是一次戀愛的經驗也沒有,然後想到在工作上也是一事無成,生命中好多事情還是一片空白,好不安。近來也在想如果是今天死去的話,一定很不甘心了,反思了很多次,改變也有做過了,可是好像什麼也沒法改變,會不會我這一生就只可以是這個無聊的調子?(蔓尼潔.文員)
安卓解析:
這位應該是來自香港的朋友您好,實在也難為您了,在那麼一個以發瘋速度運轉的城市裡生活,沒搞到身心出狀況已經很令人欣慰,近期才發生過旅居香港的朋友,因壓力而患上神經系統失調之苦,總之希望您先以健康為優先考量。
既然您都已經反思過也嘗試改變過了,這樣說吧,當種子埋下去的那刻起,環境條件就握有很大一部分的控制權,意即它會需要巧妙搭配的氣溫與濕度始能發芽,這事往往著急不來,靜心等待亦是一門要學習的功課;另外,不知道您所做的改變是朝著哪一方向?是將喜怒哀樂等感受明確地形之於色嗎?就算聽來有點做戲的嫌疑,但不妨如此練習一下吧,這是您比較需要的。您的靈數基調確實是傾向於追求和諧安寧,不喜以強弩爭奪,然而另一方面又有鶴立雞群的想望,因此獨具一格且不被外界動搖,是最適合您的道路,同時您的貴人線能量亦很強大,但要靜候時機到來。
您在信中提到「如果今天死去」的這件恐懼,我援引為兩種狀況給您參考:第一是「時日所剩無多」,《活個痛快》(50/50)中的27歲男主角,罹患存活率僅有50%的惡性神經瘤,但整部片並非熱血勵志更毫不痛快,尤其當白目死黨、勢利前女友和菜鳥諮商師都在幫倒忙的時候,他只得坦率、忠誠地面對自己,直面真實生命的一切;第二種類似的情形是「假如沒有明天」,九0年代的經典喜劇《今天暫時停止》(Groundhog Day),就是個同一天不斷捲土重來的故事,和受困在荒島的概念相似,只不過從地理上換成時間上的,主角從不願接受到放棄掙扎再到苦中作樂,他從原本憤世嫉俗的 hater,逐步轉變到圓融開闊的心境,並領悟到把今天過得完美比起一味寄託明天更重要。
您自認已做的改變也許都還搔不到癢處,但願您能從現在起循序靠近核心,隨後引發一樁自身的蝴蝶效應。
Q2:遇到一個興趣跟我完全相反的女孩,雖然不至於沒話聊但之後有點怕會無法包容彼此的喜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我們喜好不同但個性很像,請問這樣是好消息嗎?怕之後誰也不讓誰的爭吵。我們現在彼此喜歡,卻都沒有勇氣說在一起,只是過著情侶般的生活,是不是對方不想交了?(CS.學生)
安卓解析:
以興趣和個性兩個項目來討論的話,興趣也就是關心、重視之事,容易帶有價值觀判斷的成份;而個性諸如活潑好動或文靜少言,意義上則比較淺層且中性,很難以此推斷心靈層面,況且「個性很像」意味著兩人可能會卡在同一個瓶頸,又無法藉由對方來提供另一角度的解套方案,這樣看來,似乎不是很好的消息呢。或許也就因為如此,您二位才會同樣裹足不前,誰都不願意率先破冰。
不過先別氣餒,讓我們從您的性格面來尋覓一下線索,看看有什麼機會可以藉力使力。您的靈數展現出領袖的特質,不服輸也不甘平凡,同時是以兩肋插刀、照顧身邊人為己任,但在智慧線上卻存在一塊溝通的缺角,故容易被視為霸道強勢、罔顧對方感受,因此必須努力加強演說技巧,特別在爭執時要講得頭頭是道、以理服人,當然這點要小心別在感情上硬使,因為無論您在理性辯證上有多高明,感性的領域並不全吃這套,所以為了婉轉、不刺傷他人,必要時,官腔還是得打的,您可引我們的新任市長為鑑。
關於戀愛各階段會遭遇的阻礙,有兩部電影都試圖用四兩撥千金的手法來化解:《愛是您‧愛是我》(Love Actually)出自英國浪漫喜劇教父 Richard Curtis 的編導手筆,堪稱 21 世紀凡是談及「互相交織的多線愛情故事」都必須參考之聖經,也開啟了近十多年來每逢情人節和耶誕跨年檔,就有一群大堆頭卡司在銀幕上大打戀愛混戰之濫觴,但就像橄欖油一樣,初榨總是最精純最好,片中每一對的愛情無論面臨什麼考驗,都有溫馨香醇的結局;《來約會 8!》(8 dates)則是一部西班牙的愛情小品集,針對各階段如初遇、一夜情、首次約會、見家人、舊愛重逢等不同狀況,給出可愛貼心的小提示,惡補過這些比較陽光的愛情百態之後,希望您就能更勇敢地投入戀愛。
只要將您的困擾附上姓名(暱稱)、性別、職業、生辰年月日(西元),來信至專欄收件信箱:editorial@biosmonthly.com,本專欄將精算您所屬電影靈數,用以對應影史上的經典作品及角色,提供量身訂作的選片建議。「安卓電影靈數」每月在此駐點,期待為您服務。
【孫志熙】
任《CUE電影生活誌》、《SCOPE電影視野》主編。現從事專欄與文案寫作、短片推廣、獨立製片、跨國當代藝術組織台北組頭、地下電台主持人等,擁有多重身分與很多款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