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生命和藝術的火種:專訪《行者》導演陳芯宜

尋求生命和藝術的火種:專訪《行者》導演陳芯宜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0.04.2015

陳芯宜的紀錄片《行者》,記錄無垢舞蹈劇場的十年歲月,聚焦於熱情堅毅的藝術家林麗珍,其生活中的日常片段:茶席、衣裙、自由自在的貓,母親、丈夫和家鄉,無一不是創作靈感的一部分。行者是純粹堅定的,安穩踏著時間的步伐;行者是林麗珍、是舞作《觀》中的角色、也是導演自己──一路走來,以溫厚影像記錄生活,尋求人的本質。

每個呼吸都是一種瞬間,舞蹈像雲不斷改變

初次看無垢的演出時,陳芯宜就感到極大的震撼。「舞作結束時,舞者圍成一圈唸心經,當時我的眼淚就一直落下來。是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感動,好像那心經的聲音和心靈相通,但也不知道為什麼。」

這樣的經驗在陳芯宜心中埋下了種子,直到林麗珍老師在 2004 年得到國家文藝獎,有機會可以拍攝林老師。「第一次和老師見面時,也很緊張。老師在那之前就看過我全部的作品,沒想到整個茶席老師都在談論我的電影《我叫阿銘啦》。她看了三遍,一直告訴我哪邊很感動,最後她還叫我不要拍紀錄片了,叫我去拍劇情片!」這樣特別的經驗,讓她和林老師開放心胸,互相信任。

那時候陳芯宜正在寫《流浪神狗人》的劇本,遇到一些瓶頸,有憂鬱症的傾向,林麗珍老師給了她很大的力量。無垢是很沉靜、很緩慢的,擁有豐沛情感與能量,藉由紀錄的漫長過程,陳芯宜也找回迷惘的自我。

而無垢過去多在國家戲劇廳表演,與觀眾的距離較遠。遠遠看無垢,舞作如一幅優美的畫,空間感令人驚艷;但是近距離看無垢,舞者的一舉一動、一顰一息,腳是如何抬起、手指如鳥羽般揮動,更是一種難以形容的感官體驗,隨著悠悠鼓聲,世界如重新開啟。藉由紀錄片貼近的視角,觀眾可以感受不同的、更生活化的舞蹈魅力。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華山看《醮》的行前預演,都是工作人員沒有觀眾,真的覺得『時間不見了』,我在筆記本上寫下『每個呼吸都是一種瞬間』,舞者進進出出,呼吸不斷改變,分別構成一張畫,彷彿在看雲一樣。」

IMAGE

《花神祭》(攝影:陳點墨)。

IMAGE

林麗珍老師(攝影:金成財)

藝術作品如「煙」,那麼「火種」從哪裡來?

最初短短幾個月的拍攝,陳芯宜覺得完全不夠,所以她決定繼續拍,她想拍林麗珍:「我一直覺得藝術家的作品像煙,而他們的火種是哪裡來的、升火的過程是怎麼樣的,令我很好奇。」不知不覺就這樣拍了十年,記錄了無垢近作《觀》的生成,從無到有,是很可貴的紀錄。

剛開始記錄無垢時,《花神祭》正在城市舞台重演,舞台上正在彩排,工作人員們來來去去,但舞者們都習慣脫鞋上台,表示對舞台的尊重。陳芯宜發現了這點,就要求自己和拍攝的工作人員也都要脫鞋,這小小的舉動也被林老師看見了,讓她感受到陳芯宜的真心,建立了信任。

「拍紀錄片像是跳雙人舞,沒有辦法一個人跳,互丟想法、互相信任。」

光是看十年拍攝下來的素材,她就看了一整年,剪接選材的過程是痛苦的。「看這十年的素材,是老師和舞者的十年、也是自己的十年。」面對過去的自我,並不容易,剪接的第二年她把素材交給攝影師廖敬堯接手,做了第一輪的篩選。在 2012 至 2013 的跨年派對,與友人一同放鬆喝酒,睡了一天之後,陳芯宜才突然彷彿靈感降臨,著手剪片,一星期後就將整個結構訂出。

IMAGE

Dance Film《醮》水映(攝影:金成財)。

IMAGE

Dance Film 《觀》(攝影:金成財)。

《行者》部份採用了 Dance Film 拍攝,希望能真正擷取劇場的精神與魅力,而且無垢的舞作與宇宙和環境相關,很適合在大自然演出,於是他們前往台灣各地取景。原想拍攝整個《觀》的表演,但需要的資金驚人,最後以十天跑遍近全台拍攝了部分的《觀》。拍攝時間是冬天,但舞者穿著都很單薄,還要下水,非常敬業。其中極唯美的陽明山池畔秘境,更是充滿蚊蟲,舞者的辛勞令人敬佩。

在池畔拍攝時,有一段是請火神往前走,但導演和林老師遲遲未喊卡,舞者非常專注地,就這樣走入了水中。「他已不是在跳一支舞,他就是火神!」雙手捧著火盆,不畏水寒和危險,心志是如此堅定。

IMAGE

Dance Film《醮》獻香(攝影:金成財)。

 

IMAGE

Dance Film《醮》水映(攝影:陳點墨)。

藉由藝術來修行

除了《行者》之外,陳芯宜這麼多年來,也拍攝了不少與前衛藝術家相關的紀錄片。對於藝術家如何創作,以及人的本質究竟是如何相當執著,讓她忍不住一再挖掘,走上艱苦的拍攝之路。早期她在黃明川導演的工作室工作,已拍攝過不少藝術家,而這幾年記錄的藝術家如《山靈》之竹編藝術家王文志、海筆子帳篷劇櫻井大造、黃蝶南天舞踏團的秦 Kanoko,以及《如果耳朵有開關》中紀錄的聲音藝術家林其蔚、Dino 和黃福瑞。

陳芯宜受到這些藝術家吸引,皆主動自願拍攝他們,其中他們作品中的「儀式性」讓她最為傾心。她談起曾拍攝過的藝術家黃進河,「他曾說過,做藝術對他來說很簡單,但他突然覺得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生命是什麼。若他參透生命,大概也不用做藝術了吧!」就如林老師說過她是「藉由劇場來做修行」一樣,陳芯宜和這些藝術家們,皆藉由創作來時時思考生命的功課。

但她也認為,對她個人來說,拍攝這些藝術家來追求自我的答案,這樣的階段已經過了,現在她已很渴望回來拍攝劇情片,目前也努力籌備中。不過若有機會的話,她希望能與藝術家一起「創作什麼」,例如將無垢的 Dance Film 拍完,而不再只是紀錄片,想和藝術家產生更深的連結。

「紀錄片像是一種橋樑,我拍攝的都是創作者,是搭起橋樑讓更多人來了解。」在陳芯宜的作品中,總是關注人的生活悲樂、市井小民的煩惱憂喜,在《流浪神狗人》的最後,人、狗、神都繼續溫柔地流浪,而《行者》亦傳續藝術之火,安穩不歇地緩緩向前邁進。

 

#陳芯宜 #行者 #林麗珍 #無垢 #流浪神狗人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林易柔
攝影兄弟項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