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川吹奏一曲風雅(一):消失在歷史中的滄桑

柳川吹奏一曲風雅(一):消失在歷史中的滄桑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9.11.2016

2016 年底台中柳川將完成最新階段的治水與綠美化工程,之所以稱為最新階段,是由於這並非柳川第一次整治,從日治時代至今一百多年的光陰裡,柳川曾歷經過幾次的河岸工程。2016 年整治後的柳川,河道彎曲綿延,有更多綠化的河床,道路與河床的坡度也降低了。相較於施工前的柳川,河水僅能在筆直的水泥河道中流過,河畔狹窄的人行道勉強栽種幾棵柳樹,完工後的柳川似乎更加風姿綽約,也更加容易親近了。

柳川北起豐原,南至烏日注入旱溪,流經舊台中市的心臟地帶,見證台中的中、西、北三區,如何從荒野變為農田,再從農田變為人口最稠密的繁華市鎮。清治時代柳川上游名「邱厝溪」,下游名為「秋老大圳」。清道光年間(1830 年代),柳川沿岸逐漸有漢人的聚落,不過當時台中僅有小型農村,既然非重要城鎮,自然也難獲得政府的關愛。缺乏水利建設的柳川,因為農戶私設水力碾米設備,影響排水而導致周遭區域不時發生洪災(註 1)。

柳川的田園景致,雖然隨著日後市區擴張逐漸消失,但我們仍可從林之助的畫作〈柳川〉窺得一二,那時的柳川幾無人造建物,它就是一條自自然然的小溪,溪畔雜生著各類灌木叢和幾株較高大的喬木,小溪像是有靈魂一般,顯現一派怡然自得的模樣。日本統治台灣後,在臺灣各處重劃市地,建造現代化城鎮,攸關城市安全和居住品質的水利工程自然是造鎮第一要務,因此 1905 年日本啟動柳川整治,截彎取直河道以騰出更多可建地,建築河堤避免洪水外溢,柳川的基本形貌基本定下來了。

1908 年縱貫鐵路通車,臺灣中部最大樞紐車站設置於台中,台中的命運從此改寫。南來北往的人潮在台中車站交會,站前的中、西區一帶慢慢形成商業繁盛的城鎮,最時髦的娛樂場所、百貨公司、旅館、餐館、酒樓紛紛在此設立。一片聲色犬馬中,兩條綠水為此地帶來獨特的風情,1916 年日本政府移植中國杭州的垂柳到柳川兩側,並正式定名為「柳川」。微風吹拂台中時,可以見到這些垂柳嫩綠的枝葉在擺盪,為喧囂的市區帶來無限柔情。正因為巷道方正如棋盤,加上柳川、綠川嫵媚的風景,讓人想起京都的鴨川,日治時期柳川與綠川之間的街區,還獲得「小京都」的美名。

林之助〈柳川〉,1957

不過「小京都」的萬種風情,竟只是曇花一現!1949 年國民政府遷台,帶來 200 萬新移民。龐大移民潮四散於臺灣各地,帶來居住空間嚴重不足的問題,台中政府為了一解燃眉之急,只好砍除柳川兩側的柳樹,將原本的河岸作為臨時住房建地,由台中市警民協會興建兩百多戶房舍。因為地狹而人稠,這些臨時住房大多僅以簡單的木板、竹片搭建起來,而且一幢幢擁擠相連在一起。隨著移民人口日漸繁衍,柳川畔的「違章」也不斷往後、往下增長。原本只是一兩層的房屋,但因為不斷向河床搭蓋房子的緣故,事實上可能達三、四層樓,可說是名符其實地「向河要地」。

城市精華區存在規模這麼大的「違章」建築,擠了這麼多人,一方面衛生和公共安全堪虞,一方面也妨礙市容觀瞻。臨時木造房舍強行搭蓋於河床上,若發生火災或水災,恐怕都會造成人員嚴重傷亡,因此市政府和議會很早就想拆除這批違建。不過拆遷計畫一直受到很大反彈,居民認定這些房屋是當時向政府購買來的,還有繳交房屋稅,照理來說應當具有產權(註 2)。而且居住數年後,許多外省屋主還將房子出租給本省人經營各類小本生意,致使陋屋不僅產權複雜,更是許多人賴以維生的工具。陋屋開設雜貨、小吃、理髮店等等,滿足台中師專學生平日生活之所需(註 3)。戰後在台中師專任教長達三十餘年的林之助,也把〈柳川陋屋〉的風景永遠留存畫作之上。

五、六○年間要求拆除違建的聲音不絕如縷,但由於居民抗爭激烈,全面性的拆除於是一天拖過一天。市政府僅能禁止房舍燒毀後不得重建,因為柳川陋屋多使用易燃木造建材,加上各類小吃攤販集中,火災事件層出不窮,不用等到市政府拆除,數十年下來祝融已吞噬泰半房舍。

林之助〈柳川陋屋〉,1989

迨至 1985 年,柳川兩側僅剩兩百多戶陋屋,隔年張子源所領導的市政府提出「先建後拆,從優補償」原則,先行安置陋屋居民,編列高達 4300 餘萬元拆遷補償費。再隔年,提供國宅讓柳川住戶選購,以及四間公有市場的店舖讓柳川攤販承租謀生,然而拆遷戶仍然不滿,1987 年 7 月在市區遊行抗議,成為解嚴後台中市首場示威遊行(註 4)。儘管如此,市府拆遷的決心不為所動,僅表示願意延到農曆 7 月之後。拆遷戶不惜在 8 月北上中正紀念堂抗議,拆遷戶中有大量跟隨國民黨來台的外省軍民,他們甚至燒毀黨旗、黨證,宣示退出國民黨(註 5)。

直到拆遷日前夕,承購國宅、市場店鋪者仍寥寥無幾,但市府仍然在 9 月 27 日零時強制拆除柳川畔兩百戶違建(註 6)。這些見證戰後兩岸分合滄桑的陋屋,全部走入歷史。柳川河畔雖然恢復戰前的清爽樣態,卻不復小京都時期的風雅,張子源於是藉用民間提出的「同心花園」計畫,加強綠川的綠美化,稱其目的為「柳川現住戶尋定根」(註 7),希望吸引商家在柳川兩側開設大型餐飲場所,說是要提供市民享受藝文活動的空間,不無有要淡化拆遷引來的衝突氣氛。

然而張子源的期待是落空了,「同心花園」計畫遲遲未能實現,反倒是水利會提議柳川加蓋建停車場,但是在地方環保社團反對之下作罷,柳川下游河段得以免於不見天日的命運(註 8)。1988 年中區扶輪社捐贈 28 棵柳樹,市府栽植於柳川兩側,總算稍稍恢復昔日的景象。即便違建戶已經不在了,但是整個市中心的水利設施並沒有徹底改善,柳川只是河岸看起來變乾淨了。事實上,沿線居民、商家的汙水仍不斷注入柳川,雖不至於惡臭四溢,但柳川仍不是易於親近的河,在市民中心可能更像是一條平庸的排水溝。

2015 年林佳龍市府展開柳川整治工程,這次採用對自然生態更友善的工法,配合市區的下水道工程,截斷柳川的汙水、污物,將汙水送至水資源中心淨化再回流,試圖還給柳川乾淨的水質。河岸景觀的部分,大幅增加綠化鋪面,讓河床有更多的透水面積,除了美觀還有防洪的功用。不過,即使柳川的外表重拾往日的風采,這條溪能否成為市民的共同記憶,恐怕還需要與沿岸聚落一同更多創造故事。而這些,尚待日後一一印證。

參考資料

註 1|鄭曉琦、葉憲峻:〈臺中市柳川沿岸景觀之變遷(1950-1988)〉《社會科教育研究》13 期(2008 年 12 月),頁 208。

註 2|作者不詳:〈柳川東西路等拆遷戶遊行陳情訴心聲〉《聯合報》(1987 年 7 月 28 日),6版。

註 3|鄭曉琦、葉憲峻:〈臺中市柳川沿岸景觀之變遷(1950-1988)〉《社會科教育研究》13 期,頁 213。

註 4|作者不詳:〈中市柳川東西路住戶 昨舉行合法遊行 抗議市政府執行拆遷計畫不當〉《聯合報》(1987年7月28日),6 版。

註 5|作者不詳:〈不滿違建將遭拆除 中市居民北上抗議〉《聯合報》(1987 年 8 月 17 日),6 版。

註 6|鄭曉琦、葉憲峻:〈臺中市柳川沿岸景觀之變遷(1950-1988)〉《社會科教育研究》13 期,頁 215。

註 7|作者不詳:〈拆除柳川舊違建 台中市今天動大斧 市長發表感性公告 期待市民理性忍讓〉《聯合報》(1987 年 9 月 26 日),9 版。

註 8|鄭曉琦、葉憲峻:〈臺中市柳川沿岸景觀之變遷(1950-1988)〉《社會科教育研究》13 期,頁 217。

#同心花園 #張子源 #小京都 #林之助 #柳川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莊祐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