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Tango》:想懂調情,你必須先懂探戈

《魅.Tango》:想懂調情,你必須先懂探戈

作者
日期22.08.2018

〔文|魏君穎〕

看舞時,總好奇舞者如何在不以語言表達的情況下說故事?曾經得到一位芭蕾舞者的答案是:就讓舞步說話吧!比起擁有明確故事線的芭蕾舞劇,探戈「說」故事的方式更為濃烈激情,更加緊密,需要更努力地跟隨舞者,才不會錯過眼神交會剎那間傳遞的情感。

這也難怪,在《魅.Tango》(Tango After Dark)於倫敦首演時,有評論看似抱怨,實則讚賞地說:「唯一的問題是,必須在某些瞬間,決定現在要看哪一組舞者。」閱讀至此,忍不住莞爾,真像典型英國人的輕描淡寫。想必舞台上精彩連連,舞者們各有各的精彩,錯過哪對都可惜。

華麗的佈景、充滿動感的音樂,勾人的眼神與流瀉的情慾,讓探戈魅力十足。即使只是坐著觀看,也為之心醉。伴隨現場演出的音樂,宛如身處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酒館中,邊啜飲美酒,邊欣賞舞池中的風景。然而,看著看著,儘管探戈音樂常是節奏明快的,以班多手風琴演奏的音樂,卻也常帶著一抹惆悵。有時看著,總會不免心想,莫非現在的熱情,其實只是轉眼成空的絢爛火花?

能夠在音樂中蘊含如此多變的情緒,使現場演奏成為探戈舞台的另一要角,絕對是皮亞佐拉之所以成為傳奇的原因。以皮亞佐拉的音樂為本,《魅.Tango》由少年時期便嶄露頭角、獲獎無數的科爾內霍(Germán Cornejo)編舞,與舞伴加莉亞絲(Gisela Galeassi)親自領銜,2018 年 2 月在倫敦首演時廣受好評。

源自十九世紀末的阿根廷,探戈在二十世紀時傳至歐洲。即使已有上百年歷史,探戈依舊隨著時間的演進,由不同的編舞家和表演者帶入新的舞蹈語彙。無論是作為社交方式,還是舞台表演,探戈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是件被嚴肅看待的事,相信科爾內霍對此知之甚深。生於 1986 年,對探戈早慧的他,從十歲起開始學習探戈,擋不住的耀眼才華也讓他獲獎無數。當科爾內霍自 Gatell Conservatory of Dance 畢業時,年方十五,便獲頒探戈榮譽碩士學位。此後,他在舞台及電視上活躍的演出生涯大放異彩不只在阿根廷,足跡亦遍及歐洲、亞洲。2013 年,他亦與西迪拉比(Sidi Larbi Cherkaoui)合作,在他的舞蹈作品《米隆加(M?longa)》中,與加莉亞絲共同擔綱演出。

踏著許多前人的腳步舞而優則導,科爾內霍在 2006 年為 Tango Fire 舞劇編舞,並擔任首席舞者至今,現為舞團的編舞家以及首席舞者。不同於對舞團作品中,編舞家主導一切的想像,在科爾內霍舞團作品中,各組舞者有自己的創意空間發展各自風格,在《魅.Tango》中可見一斑。

不只是在地板上的高速旋轉,或是女舞者懸空劈腿的精湛技巧,彷彿必須屏住呼吸,才跟得上舞者不停歇的步伐。在每個轉身與勾動的美腿媚眼間,在在可見舞者深厚的舞蹈訓練。五對舞者各有其獨特的氣質與火花,然而在群舞中又融合得天衣無縫。在男舞者舉起舞伴、三百六十度轉圈的當下,儘管目瞪口呆於如此壯觀的技巧呈現,卻也忍不住驚艷於雙方全然的默契與信任。

《魅.Tango》長達兩小時的演出中,時而呈現雙人舞,時而呈現群舞,在這當中流暢地轉換。即使有較為重口味的調情段落,也與較清新可人的片段調和無間,宛如盛宴中經過縝密思考、濃淡有致的菜餚搭配。不把探戈當成一成不變的「傳統舞蹈」,即使是習於觀賞探戈的觀眾,也能享受這融合既有元素和新意的呈現。

演出資訊
2018新舞臺藝術節-科爾內霍舞團《魅.Tango》
場次 | 10/05(五)19:30
         10/06(六)14:30、19:30
         10/07(日)14:30
地點 | 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演出 | 科爾內霍舞團
主辦單位 |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
購票 | 兩廳院售票

#新舞臺藝術節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 #探戈 #舞蹈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魏君穎
攝影Federico Paleo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