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八百萬種死法──那些年,台灣超離奇禁書
現 在 是 民 國 7 8 年 。
從 民 國 1 0 8 年 穿 越 回 三 十 年 前 的 你 , 走 進 了 當 年 的 唐 山 書 店 。 以 販 售 社 科 人 文 書 籍 為 主 的 唐 山 當 時 是 警 備 總 司 令 部 的 眼 中 釘 , 月 底 時 總 有 警 總 人 員 來 找 碴 , 你 混 在 一 群 台 大 學 生 之 中 , 走 下 樓 梯 進 入 地 下 室 。 那 一 年 , 北 京 天 安 門 爆 發 六 四 事 件 、 鄭 南 榕 為 表 達 「 百 分 之 百 的 言 論 自 由 」 拒 絕 拘 捕 自 焚 身 亡 , 台 灣 雖 然 已 解 嚴 兩 年 , 但 離 出 版 法 廢 止 也 還 有 十 年 。 你 好 奇 在 這 樣 的 時 代 , 人 們 讀 著 什 麼 書 ? 又 不 能 讀 哪 些 書 ?
你的背包裡藏著一本小冊子。這是民國 66 年由台灣省政府與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合編的《查禁圖書目錄》其中兩頁。無論是民國 55 年、66 年,或是 69 年刊印的版本,《查禁圖書目錄》的內容都分為兩大類:「違反出版法」及「違反戒嚴法」。兩大項之下,再依書名字數分為「一字部」「二字部」「三字部」、一路到十三十四字長的書名。最後,再列上「英文字部」……
你打算在不幸被其他台灣人發現身上有這本冊子的時候,以「這是卡拉 OK 的歌本啦」這樣的藉口蒙混過去。
目錄表格中,書名之下列出了每一本禁書遭禁的法源。然而一直到 66 年的版本中,查禁原因一欄仍偶有空白。即便不是空白,某些被查禁的書目內容,如今讀來也與其查禁原因「文不對題」。在你的時代,許多禁書早已佚失、取得困難,究竟一本書為何會被禁?除卻內容違反法條所述的「國安問題」,一本書遭禁的原因還有千百種。這些身世坎坷的書死得不明所以。為此,你穿越時空,想靠近一點看看這些書究竟做了什麼,讓他們慘遭警備總司令部的獵捕──
「像『我不是在哪個地方認識過妳嗎?』這一類的話,你覺得怎樣?嗯,有些女人喜歡,有些女人不喜歡。/如果這種追求方式似乎很適合你,而且你認為你應付得來,那一定很棒……只消簡單的說句『嗨,我喜歡妳』就可以開始與女孩子建立起良好的關係了。」
──《怎樣交女朋友》,蕭賓編,民國 55 年,平凡出版社
你記憶猶新,民國 105 年時《怎樣交女朋友》曾因部落客黑貓老師重現天光,引起軒然大波──不可不避的陳腔濫調、五十句開場妙詞,向男性讀者傳布搭訕時的金句:「妳是芙蓉仙子,或毛衣皇后,不是嗎?我昨天在報紙上看到妳的照片。我猜妳叫麗蓉。」
故作老成、實則老土的內容,引來大量網友與媒體朝聖。然而,這本書其實在出版四個月後就成了禁書。
遭禁原因是違反出版法卅九條第三款:「觸犯或煽動他人觸犯褻瀆祀典罪,或妨害風化罪。」查禁日期是民國 67 年 1 月。一本教你怎樣交女朋友(並且很可能會失敗)的書,在民國 78 年這個時間點原來是妨礙風化的。你終於明白,為什麼台男說話始終那麼無聊,一邊默默地把《怎樣交女朋友》放回書架。
當年因同條款被禁的書,不乏更飽含情色意味的創作:《妙寡婦》、《台北雙嬌》、《辣手嬌娃》、《按摩女艷史》、《丈夫的情人》等。與此同時,直接談論性相關主題的工具書竟也在列:《性醫學》、《現代人的婚姻與性》、《性醫學問答百科》等。受社會氛圍影響,被無差別地避談的性,就連有助理解的管道也被一併隔絕。
「歐陽鋒冷冷地道:『早到早比,遲到遲比。老叫化,你今日跟我是比武決勝呢,還是性命相拚?』洪七公道:『既賭勝負,亦決死生,你下手不必容情。』歐陽鋒道:『好!』他左手本來放在背後,突然甩將出來,手裡握著蛇杖,將杖尾在山石上重重一登,道:『就在這兒呢,還是換個寬敞的所在?』」
──《大漠英雄傳》,金庸,民國 69 年,遠景出版社
這是金庸最早正式引進台灣的幾部作品之一,《射鵰英雄傳》。在遠景出版社發行的這個版本之前,《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及《射雕英雄傳》就已在民國 46 年由時時出版社在台印行,但它們在民國 48 年政府執行的「暴雨專案」中被查禁。直到民國 69 年,遠景出版社再次推出時刻意更換書名,仍難逃查禁之列。
《查禁圖書目錄》上紀載,化名為《大漠英雄傳》之後仍遭查禁的原因,是違反「臺灣地區戒嚴時期出版物管制辦法」第三條第三款「為共匪宣傳者」。由於大眾無法理解這部小說究竟如何有為共匪宣傳之嫌,因此流傳一個說法,小說被禁是因為書名中的「射鵰」二字被認為引用毛澤東的創作〈泌園春〉:「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鵰。」
但一本講述宋朝虛構武林恩怨的書,究竟如何「為匪宣傳」?你翻著此刻才剛出版不到一年的它,仍舊摸不著頭緒。更有可能的原因,也許仍是因為金庸在香港寫作時,作品在香港左派報紙《大公晚報》上連載,所以被視為「附匪」了。
和金庸相同命運、被冠上「匪酋匪幹及附匪分子」之名的作者還有許多。三〇年代的作家如老舍、巴金、沈從文、茅盾、魯迅、蕭紅等人的作品幾乎都被查禁。許多在戰時未來台的學者如陳寅恪、熊十力、錢鍾書、郭紹虞等人,他們的著作也都被認定為匪書。
光是小說在左派報紙上刊載就遭受查禁,內容含共產主義思想的書籍命運也就可想而知。除了馬克思的著作《共產黨宣言》、《資本論》之外,就連一本由印順法師所著的《佛法概論》,書中所說未來世界男女關係及家庭制度的分析,被認為是共產主義的最高境界,隱含思想毒素,也遭到查禁。
「『我深知今天寫歷史的人,也並不準備寫給沒有歷史學或一般行為科學訓練的學術圈以外的讀者看的。……歷史事實發展的經緯是一回事,任何稍經訓練的二流以下的歷史工作者都可以對付。至於解釋分析歷史發展的邏輯,賦予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以更廣大的透視,卻是另外一回事,也是我所受的教育所給予我的唯一重要的使命。』」
──《紅土印象》,劉大任,民國 59 年,志文出版社
翻開小說,劉大任在本書的自序中寫:「大抵人寫文章,總是越少年越嚴肅,年齒日增,油滑量也等量增加。所以『慘綠』年代是可以看出這種嚴重的嚴肅面孔來的……」自述曾度過一段「羊癲瘋似地參了存在主義的禪」的時光,《紅土印象》收錄了他自大學時期至《劇場》雜誌內訌之後的短篇小說作品。
民國 60 年,劉大任投入保釣運動,被政府列入黑名單。民國 63 年,這本僅收錄文學作品的《紅土印象》便因違反臺灣地區戒嚴時期出版物管制辦法第三條第六款「淆亂視聽,足以影響民心士氣或危害社會治安者」而遭查禁。
這本小說中的角色,大多設定為歷史系出身,藉角色之口抒發論述,但並未對政權發難。因作者的立場而遭查禁,小說裡木訥地談論著歷史教育的男男女女或許也覺得無辜。
因為作者立場而遭禁的作品當然不只有它。陳映真的《將軍族》因作者的左傾立場而遭禁;而初抵台灣不久就因「收聽匪區廣播」而被判刑六月的柏楊,早期寫的雜文類作品也都因其人而一併被「溯及既往」,列為禁書。
「當一個國度的資源只有較少部分必須用來維持基本生活而較多部分不用到戰爭但用到經濟發展等等增益性的活動時,這個國度才有可能成為富有的國度。在富有的國度文化的高度發展才具備進行的必要條件。然而,中國的可用資源絕大部分消耗於膨脹的人口,而且有時還填不滿那些嗷嗷待哺之口。」
──《中國文化的展望》,殷海光,民國 55 年,文星書店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遭禁的原因,是違反戒嚴時期出版物管制辦法第三條第六款「足以混淆視聽,影響民心士氣,或危害社會治安之言論」。全書以中國社會應對西方現代化衝擊為主題,談及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現狀問題。縱然遭禁,因教育市場需求,盜版書仍到處流通。
你知道在幾十年後的將來,隨著解嚴與出版法廢止,在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所印行的新版《中國文化的展望》中,由殷海光遺孀殷夏君璐所撰寫的序中寫道:「當年殷海光被逼離開臺灣大學是因為言論帶有『毒素』思想,當局怕他會毒害青年,不許他在臺大教書,強迫他與青年人隔離。隨後又發生一件大事,凡被冠以『殷海光的餘孽』的臺大哲學系教員被停聘,人數之多幾乎使哲學系關門。」所謂「毒素思想」,是因殷海光當時於《自由中國》雜誌撰寫社論、批判時政。在遭國民黨政府限制出境、禁止與重要人士晤談之後,殷海光晚年生活起居也受到監視,身心折磨之下因胃癌逝世。
那是民國 58 年的事。雖然回到了三十年前的台大周邊,你依舊見不到他。
不只談論中國會被查禁,談論發生在台灣的敏感事件、牽涉本土意識而被禁的文學作品也不見容於世。吳濁流的作品《無花果》寫到二二八事件,被指為「歪曲事實,挑撥民族感情,散播分離意識,攻訐醜化政府」,短篇小說集《波茨坦科長》也因控訴二戰後從日本時代過渡國民政府時代的政府腐敗,而成為禁書。更不用提曾經意圖刺殺蔣中正的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理所當然被禁,但也成為不少人認識台灣歷史的重要來源之一。
「中國從來不曾發生過真正的政治的民主運動,雖然八十年來,民主這一詞不斷成為運動的口號、政黨的教義、人們的口頭禪。這大概是因為民族的反省運動和社會的改造運動還沒有完全成功的緣故。一個優秀的民族絕不容被漠視-不容被外人漠視,也不容被少數壟斷政權的同胞所漠視。」
──《選舉萬歲》,林正杰、張富忠,民國 67 年,自印出版
你所抵達的年代,距中壢事件爆發已過了十二年。身為桃園縣長選戰工作人員的林正杰、張富忠,在當年「參加選舉就是造了反一樣」的氛圍中,以事件中候選人許信良做為採訪對象,試圖呈現他「選舉不是恐怖的事,讓我們輕鬆、愉快、公平、合法的參加競選」這句標語想傳達的觀念。
然而正如事件爆發後主流媒體「嚴懲肇事份子」的論調,《選舉萬歲》在成稿付印當下,就被警總「抄了印刷廠」,在立法委員的康寧祥斡旋之下,留存下僅僅 25 本。
同一時期,許多雜誌刊行,從民國 68 年《夏潮》、《這一代》,一路到民國 78 年《自由時代》、《新潮流》等系列,也都因「黨外」而被大量查禁。《選舉萬歲》書中康寧祥的序言:「《選舉萬歲》這本書,基本上是由三部份組成的:許信良的談話錄,選戰經過,青年看選舉。」這樣的內容,在《查禁圖書目錄》中以戒嚴法第三條第五、六款「違反反共國策」「淆亂視聽,足以影響民心士氣或危害社會治安者」而查禁,隱然應驗了兩位作者的自序:
「執政黨地方黨工幹部,基於潛意識裹的懼共情緒,對黨外民主運動往往不能有正確的認識,對他們的批判言論有類似謀叛的猜忌,因而常給這些黨外人士戴帽子,說他們是『共產黨』……由於這種誤解所造成的壓力,許多黨外人士也就擺出『民主鬪士』的姿態,甚至對整個執政黨充滿了仇恨。」
「這種相互的猜忌與仇恨,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恐怖循環。」
讀到這裡,你忽然覺得頭有點暈:奇怪,現在是哪一年呢?這裡到底是過去,還是現在?
《查禁圖書目錄》上還有許多書,被禁的原因近乎牽強附會。如開明書局在民國 37 年所出版的「開明少年叢書」系列:《我是飛機製造家》、《地球的歷史》、《父母子女》、《少年電機工程師》、《人類之家》等書,與反動或敏感事件沒有關連,卻因是翻譯自蘇俄的著作,也被以「為匪俄宣傳毒素」而查禁。
有更多書,你根本不知道它們被禁的原因:《日用計算手冊》、《最新小兒科學》、《英文文法ABC》、《礦石機裝製法》……所幸,當年負責查禁的執法人員也留下了漏洞。若非作者有名或書名遠播,《查禁圖書目錄》上的禁書並不一定全都會被帶走,因為執法人員也認不出它們來。
即便是重點取締書籍,書販也有各種方法因應,例如唐山書店,月底時會刻意把幾本禁書留在顯眼位置,讓警總人員帶回去交差;由於禁書往往因被禁而價格高昂,一些出版社和書販索性採取「賄賂」手段,讓取締者帶一批出去私賣、作為留下一批書的交換。在你的時代,老家書架或拍賣網站上偶爾也可見到這些禁書,就是因為它們在當時這樣倖存了下來。
從 唐 山 書 店 離 開,你 很 想 帶 幾 本 禁 書 回 到 你 的 時 代 , 但 還 是 放 下 了,讓 這 些 書 留 在 這 裡,繼 續 陪 伴 當 時 的 台 灣 人 吧。看 著 正 埋 頭 書 堆 的 大 學 生 , 你 很 想 知 道 民 國 1 0 8 年 的 他 們 在 哪 裡 , 做 些 什 麼 。 心 中 有 點 慶 幸 : 好 在 未 來 他 們 已 經 不 用 再 偷 偷 摸 摸 了 。 你 在 心 底 偷 偷 對 他 們 說 : 三 十 年 之 後 , 台 灣 一 年 會 出 版 四 萬 種 新 書 … … 而 且 再 也 沒 有 人 會 闖 進 書 店 把 書 帶 走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