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默國內首次原畫展《小輓與夜晚》:第一次感覺寂寞,因而感覺了完整

阿尼默國內首次原畫展《小輓與夜晚》:第一次感覺寂寞,因而感覺了完整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3.07.2020

「我很喜歡畢卡索,他是天才,他筆下的線條與整體的狀態很自由,我也想要畫出來的東西更自由,而不是去描繪輪廓。當時我是有意識的想要做到這件事,所以才出國念書,但後來畫的時候已經沒在想了,『連想著要自由都不要想』才是真的自由。」

閱讀《小輓:阿尼默漫畫集》是一種非常特別的體驗,即便有閱讀繪本的習慣,依然會在圖像之間被緩緩撼動。阿尼默以版畫質感般的斑駁,繪製了檳榔攤、路邊大佛、紗網、教科書等台灣常民場景,像是被記憶磨損而蒸發為想像態。每一幅圖達成一種幾近和緩的色彩平衡,但翻頁之間,偶爾又有爆發性的血光四射。以繪畫創作帶領讀者抽離、遠觀情感與傷痛,也像是一流的小說,時常在虛構中帶我們回顧現實最真切的模樣。

IMAGE

〈狗與男孩〉《小輓》© 阿尼默 2019, 2020/大塊文化

IMAGE

〈新娘〉《小輓》© 阿尼默 2019, 2020/大塊文化

《小輓》一書述說三個故事,幾乎無字,卻將「死亡」這個巨大的命題談出震撼、溫暖、奇想,翻閱書頁間思緒紛飛。作者善用空間結構經營,具象拓寬了我們對真實空間的體感經驗,因而在閱讀動線裡收納了或是畸零、或是越界、或無限擴充的感受。書名以「輓」替「死」也如同超渡,在阿尼默的畫作裡,死亡意念翻轉至最後,得以轉化為生的一部份。

「《小輓:阿尼默漫畫集》出版後,裡頭的故事還在我的腦子繼續,用很低的姿態掠過,低得在地上摩破了衣裳。我常在座談中提到,這本書的創作過程如何漫長煎熬,把生活與身體過得像是一塊破布。現在回想起來,卻覺得那是曲折而安靜的時光。無論如何,這是一本用無數個很棒的夜晚交換而來的情書。」 

在以《小輓》拿下波隆那兒童書展拉加茲獎漫畫類(青少年組)首獎後,阿尼默從書中的意象出發,蜿蜒變化出一系列技法不同的手繪畫作,加上書中精選十九幅微噴複製畫、舊系列「物忘我」及兩個新系列畫作:「臉譜練習」和「拇指塗鴉」,組成《小輓與夜晚》畫展。這也是 2018 年《白馬屎》微噴複製畫展後,阿尼默在國內首次的原畫個展。

IMAGE

〈猩太郎〉© 阿尼默 Animo Chen 2020

IMAGE

〈臉譜練習4〉© 阿尼默 Animo Chen 2020

新舊系列裡,主題多為不同人物、動物或奇特生物的肖像,不管從造型、線條、或顏色,都可看出阿尼默這十年間的轉變。從這些凝視裡,看見創作者與自由或近或遠的拉扯,一場寂寞的努力。

針對本次個展,阿尼默如此書寫:

「那天,我剛出院回家,由於傷勢在下肢,只能暫時起居於一樓客廳。與外面的世界隔著一扇大窗,聽得見貓咪們在屋簷追逐,對面的廢棄泳池裡有青蛙正在交合。關燈後,躺在事先從臥室搬挪的床鋪上,才發現月光早已鋪滿整片漆黑,那是個藍色的夜晚。我就這樣被控制在藍色的憂鬱裡,身體癱軟無力,心臟來不及反應,眼淚流了出來,沉沉地墜落,往無底深處陷下⋯⋯直到聽到自己的哭聲,覺得陌生,才醒了過來。我拄著拐杖起身,坐在桌前,握著邊緣也沾上月光的畫筆,愉快地畫到日出。這成了我最珍視的夜晚之一。因為,那是寂寞。第一次感覺寂寞,我能感覺到,我更完整了一點。」

IMAGE

夜晚《小輓》© 阿尼默 2019, 2020/大塊文化

小輓與夜晚
展覽時間|2020.07.11(Sat.)-08.02(Sun.)
展覽地點|舊香居藝空間(台北市大安區師大路 117 巷 6 號)

#小輓 #阿尼默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溫若涵
圖片提供阿尼默、大塊文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