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夫妻與他們友愛的「第三者」,家的錯覺:《現代愛情》對談番外篇
編按:榮格分析師暨精神科醫師鄧惠文,以及作家陳雪,與新經典文化副總編輯梁心愉續談《現代愛情》裡的「第三者」。《現代愛情》(Modern Love)是《紐約時報》從 2004 年持續至今的人氣專欄,既邀稿也接受投稿,刊登這時代與愛情相關的真實故事,其中一篇故事為家庭中介入了一位第三者,第三者有可能是開放性關係,也可能非關親密關係——關係裡的第三個人,依附著原生建構好的關係而生長,這樣的人追尋的不一定是愛情,更急切尋找一個歸屬於自己的家。
梁心愉(簡稱梁):這本書裡有一篇故事比較不一樣,是〈第三者〉。
陳雪(簡稱陳):這篇我沒有看很懂,他是真的第三者嗎?
梁:我在美劇裡看過三人行的故事,就是一對夫妻共同邀請另一位女性(我看到的劇是女性,可能現實裡也有男性的情況)加入,組成三人行。他們會談好一些要共同遵守的約定,比如一切要三人共享,不能有哪兩個人特別親密。所以我一開始以為是這樣的故事,後來發現不是。
這位作者是 podcast 主持人,男性,戀愛苦手。故事一開始為了這對夫妻朋友要來家裡作客而雀躍歡欣,早早起床準備精緻的早午餐。在他們的三人模式裡,他會和先生去打球、看球賽;跟太太去逛街、逛美術館;或三個人一起聊天到深夜,夫妻朋友睡著了,他輕輕關上門,默默回家。他覺得這樣的生活踏實而滿足。
但轉折來了。有一天那對夫妻要搬家了,搬到別的州,於是他崩潰了。他過度換氣,恐慌到不能自已,最後癱在浴室裡,打電話父親。父親告訴他:「你的安全網被狠狠抽掉了,所以心痛。」
我覺得這個爸爸很偉大。如果我是他,會不曉得怎麼跟別人描述我當下的情緒――多麼像愛情,但怎麼會是愛情呢?
陳:對,我仔細看發現是在講友誼,很親密的友誼,三方都非常接受。我想這篇是在講失落。
梁:是,朋友離開帶來的失落感,巨大到嚇到自己。
陳:就算不戀愛,人還是會失落。只要在親密感裡,或只要跟人互動,總是有失落的可能,而且程度可能不亞於戀愛。當我們跟別人產生親密關係,就要迎接失落。這對夫妻朋友帶給他非常大的安全感,但有時候我們就是會失去安全感。面對的方法不是再去找一個依靠,而是怎樣建立自己的信心,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很明顯的,他很難突破自己的生活圈。
爸爸叫他先獨立生活一陣子,這很重要。之後才能慢慢地進一步跟人互動,無論是婚姻、愛情或友誼的互動。這篇很誠實地說出一個男人怎麼去依賴他的朋友,也很幽默,最後他說哪天旅行時要去找他們。他還說,如果哪天他離婚的話一定會崩潰,問題是他根本就還沒有戀愛(笑)。
他是一直在害怕的人。愛情,就像這本書的美國版編輯說的,是脆弱、欲望跟勇氣的綜合體,還是要有勇氣。不過,有了勇氣並不表示會放棄友誼,只是會懂得怎麼跟這段友誼維持更好的關係,不再是依賴的關係。
鄧惠文(簡稱鄧):這個角色滿常見。我比較會去看的是,我們的文化裡面,如果爸爸、媽媽自己後來變成了單身,有可能會跟已經成家的兒子、媳婦或女兒、女婿變這樣的狀態。
心愉剛剛的描述非常清楚,他跳過了親密關係裡困難的過程,直接進入有家的階段。這篇寫的其實是:我已經有家了,幹嘛還要約會?但到最後會發現,那終究是別人的家。從另一邊看,這對夫妻的信任基礎很穩固,才能容納這位戀愛苦手的主角。可是到後來,你發現你的客廳變成了他逃避人生的地方,為了他好,得跟他切割。
書中這個故事,也許是夫妻兩人還沒辦法建立起穩固的家,所以讓一個好友一起來扛著。其中某一人的換帖好友或閨蜜,深入參與新家庭的生活,在夫妻之間扮演緩衝角色,讓兩人關係鬆開,可以少掉一些針鋒相對。但在夫妻家庭功能穩固後,這角色終究要退席,就像本篇故事,夫妻搬走了。扮演這種角色的人,透過分享好友的家,快速得到家的感覺,但那是錯覺,成家的路沒有捷徑。
陳:有的人願意在各種關係裡學習,也有很多人不願意。
梁:有一種說法滿常在網路或報章上看到,就是如果可以把一個人的生活過好,就會遇到對的人。真的是這樣嗎?
陳:人一定要先學會獨立,才可能擁有進一步的關係。但過度獨立也可能導致別人沒辦法有進入的空間,誤以為獨立就是把前面堵起來,不去練習跟別人一起,永遠在做自己。兩個人一起走路得互相配合,速度不一樣就走不到一起。
「如何完滿自我」就是意味著:我可以一個人,很獨立,感覺很舒適,但也能容納另外一個人。這比「因為無法自己一個人,所以去尋找兩個人的生活」來得好。
《現代愛情》
作者|丹尼爾‧瓊斯
譯者|吳品儒
出版者|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