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莉絲知道,無知可以非常華麗:《Cooking With Paris》,繼續扮演傻白甜

芭莉絲知道,無知可以非常華麗:《Cooking With Paris》,繼續扮演傻白甜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4.08.2021

水晶鍋鏟、彩虹調理盆、無限亮粉點綴出 bling bling 寰宇奇觀,Paris Hilton 的廚房如她常說的——Beyond——太超過了,讚嘆意味。

1981 年出生、今年正好滿 40 歲,從小報狗仔、實境秀到紀錄片,Paris Hilton 在鏡頭下活過大半生,早已不是初出道時模糊的「希爾頓飯店千金」,名字一出,自帶粉紅與閃光。有人追隨,也有人厭膩,但一路看著她以張狂姿態度日的人們,在這一年,竟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角度重新思考 Paris Hilton 的存在。

我不是傻白甜

2020 年由 YouTube Original 推出的紀錄片《This is Paris》主打「你從未認識的 Paris Hilton」。如何從未認識?上映隔天,《Vogue》刊出的採訪破題,標題引自她所說:「我不是個傻白甜(Dumb Blonde),我只是擅長扮演傻白甜。」

承襲 2017 年 Lady Gaga 紀錄片《五呎二吋》、2020 年 Taylor Swift《美國小姐》,明星紀錄片需要有「翻轉」意圖與視角。當明星在社群透露生活大小事已成常規,「紀錄片」這一相形有歷史的媒介,則需要成為更鋒利、展現更深層意涵的載體,透過他人的鏡頭(而不是自拍視角)作為見證,邀請觀眾進入看似更深刻的人物內心。

而《This is Paris》確實也如此嘗試。片中有許多私密鏡頭,走入飯店房間,拍下她漫漫長夜失眠反覆、在演出後台,她與當時男友爭吵⋯⋯,她談縈繞深夜的惡夢,不為人知的、童年經歷的苦痛。紀錄片找來共同目擊者,從親族到朋友,翻案因而有了說服力——Paris Hilton 到底是怎樣的人?在定型了二十年後,紀錄片改寫了定局,把她的人生寫成問號。

翻案 Paris Hilton,一定會追溯回當年她爆紅的實境秀《Simple Life》。2003 年,她與好友 Nicole Richie 作為富家千金代表,去「鄉下」體驗各式各樣的體力活,做平凡人的營生。她一戰成名——在餐桌上她問,什麼是 Walmart?這個對比於「什麼是全聯/頂好/家樂福」的問題,震驚世人,也為她留下了「不知人間疾苦」的形象。

十七年後的這部紀錄片裡,一同生活過的朋友淡淡地說,我看《Simple Life》時笑出來,因為那不可能是真的妳。

紀錄片和實境秀,圍繞著「真實」而生,在 Paris Hilton 身上像是詭異的雙生關係。實境秀(reality show)從名稱中就標榜真實(reality),這也成為許多觀眾觀看的趨力——想看見「人的真實樣貌」,特別著迷於名人私下的那一面。捕捉到「富家女不知 Walmart」的欣喜因而巨大,因為真實,所以有趣。

當一部紀錄片聲稱實境秀是謊言,真實到底在哪裡?或是,真實的追尋已經到終點了嗎?

我們忽然也不太確定,當年在餐桌上說出「Walmart 是什麼?是賣牆(wall stuff)的嗎?」的 Paris Hilton,到底是表演真實的天才,還是連超市都不知道的富家嬌嬌女。

她的廚房與真相

帶著對真相的懷疑,觀看 Paris Hilton 最新的實境秀《Cooking With Paris》,反而成為一場嶄新的體驗。

在六集節目裡,Paris Hilton 回歸她所謂的「傻白甜人設」——那個她在紀錄片中澄清「我不是如此」的角色。對於觀賞過、甚至是相信紀錄片的觀眾來講,《Cooking With Paris》簡直成為一場劇情片,在其中,Paris 身兼編劇與主演。奇異的是,比起過往認知「她只是一個傻妹」的實境秀讓眾人笑她笨,紀錄片彷彿開啟了她的實境秀第二春,讓《Cooking With Paris》成為一齣角色扮演般的娛樂大作。

節目通常開始於一場採買,她穿著高調、戴著滿佈鑽石或水晶的口罩上超市或小農市集。而後回家準備料理的前置作業,每集邀請至少一位來賓與她一起下廚、品嚐料理。

IMAGE

第一集的購物裝扮。

第一集開始 30 秒,她一襲拖地粉紅裙、推著推車轉過超市彎道,拿起麥片,微風吹得她髮際飛揚——下一幕拉遠,攝影機與劇組人蹲低著搧風。這集的採買片段,收在工作人員幫她擦拭拖地裙擺,也為這齣「實境秀」訂下基調:Paris Hilton 展現的是,所有人心中想像的極度完美,以及完美背後的狼狽。

節目有許多精巧安排之處,規劃出屬於她的這個「浮華到不容於世」的獨特角色,我們目睹華麗的災難,無傷大雅的失敗,從中油然而生一股荒唐。

再複習一次她所說——「我不是個傻白甜,我只是擅長扮演傻白甜」——她在採買時不知道什麼是 chives(蝦夷蔥),問店員那個 C 開頭的起司(Queso Cotija)是什麼。她抽拉塑膠袋如此不順手,拿洋蔥會掉地,執著要戴手套導致手滑各種打翻,遇到原型肉類(整支火腿、火雞)就反胃異常⋯⋯若看作一場表演,簡直出神入化。

《Cooking With Paris》裡,「無知」幾乎是最大的展演特色與看點。除了食材外,Paris Hilton 也發問,什麼是 tong(夾子)、zest(檸檬皮)、decor(裝飾)?來賓有時爆笑有時認真解釋,但 Paris Hilton 發問起來,無所畏懼——這可是一個因為不知道 Walmart 是什麼而被笑了快二十年的人。

第五集她邀請 Lele Pons 來烤火雞、做餅乾,我難忘某一幕,Lele Pons 不小心把亮粉沾到臉上,Paris 幫她細心擦拭,發現清不掉,請化妝師幫忙——我們突然意會到,每一集要在廚房創造出來的各式災難裡存活、維持美麗,Paris Hilton 不知花費多少苦心,也幾乎是一種技能了。

在社群年代所有人著急著聲明「我比較厲害」的此時,Paris Hilton 以大量的無知,奇妙地展演出新的自信。無論她是否真的知道 tong 是什麼、無論這是「真的她」還是演出來的,虛幻與真實交織在 Paris Hilton 上,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

製作我自己

《Cooking With Paris》的製作人之一,就是 Paris Hilton 自己。如果可以一定程度地決定如何展演自我、設定題目,她到底想透過這部影集做到什麼?

綜觀料理、來賓的選擇,《Cooking With Paris》可說是顧及了方方面面。她聲稱最愛麥當勞薯條、擁抱從墨西哥料理搖身一變為新美國世代的國民美食塔可餅,也有義大利料理、好萊塢絕對政治正確的素食,最後以牛排與松露金箔大餐作結。在美國主流都認識的料理中,找到與個人形象高反差的平價美食,又有高價單品創造窺奇感,面面俱到。

第一集邀請來賓是 Kim Kardashian。當年曾是 Paris Hilton 的服裝助理,如今 Kim 為人母,顯得穩重,在廚房裡甚至有點幫頑皮孩子收拾殘局的意味。兩人從謠傳不合到再次同台,二十年過去的這一頓早餐,滋味最複雜恐怕不是端上桌的烘蛋,而是青春期到成年的各種回憶與權衡。

IMAGE

第一集就邀請來 Kim Kardashian,兩人之間的關係,
是許多人在意的看點。

Kim Kardashian 在《This is Paris》中曾說,Paris Hilton 給過最好的建議,就是「看著她」——如今無人不知的 Kardashian 一家同樣以實境秀走紅,把 reality(現實生活)活成 variety(綜藝),全家族坐穩流量豪門,要說是 Paris 給她的啟示,或無不可。

後面每一位來賓,也都是流量之選。高人氣嘻哈歌手 Saweetie、脫口秀演員 Nikki Glaser(兩位看起來還真的有點不熟,是最為尷尬的一集)、同樣為億級追蹤者的歌手 Demi Lovato,以及其中最年輕的,出生於 1996 年千萬訂閱 YouTuber Lele Pons⋯⋯涵蓋各種表演面向,吸引少年少女眼球無數。

《Cooking With Paris》深諳博目光之術,又將廚房一舉一動落在安全範圍內——我們並不擔心廚房危險,完成品也不真的恐怖到無法下嚥(雖然有幾道可能真的不太好吃),甚至已不因為她「多笨」而生氣(可能只是一場表演),於是,每集都像是一場嘉年華,我們輕鬆坐看主持人如何穿戴滿身豪華靚妝,強度關山。

然而,在《This is Paris》裡,紀錄片也曾見證血跡斑斑,回憶當年一介名流如何成為每個人的談資。以《Simple Life》爆紅後,前男友 Rick Salomon 未經 Paris 的同意,把兩人的性愛影片公諸於世,並製成《1 Night in Paris》光碟販售,所有人搶著觀看,也不乏質疑她「為了想紅」自導自演的聲音。

要到許多年後,「復仇式色情」(Revenge porn)這個詞才出現。等到許多人理解發生在 Paris Hilton 身上的可能是何等情境,又過了更久。

從性愛光碟的被迫露出,到如今實境秀她主動展演,即便箇中曲折不可能完全為觀眾所知,但  《Cooking With Paris》連結到個人史的翻案,更像是 Paris Hilton 的一場示範——我們彷彿用二十年見證她如何利用鏡頭和大眾對「真實」的自以為是,折射出一個新的自己。

家庭人生如戲

最後一集,Paris 邀請了妹妹 Nicky 和母親 Kathy。三人在廚房裡各行其是、手忙腳亂(Paris 看起來是最鎮定的那個),幸好最後依然可以坐下來好好吃頓飯。

Nicky 和 Kathy 也在《This is Paris》出現過,但那時,氣氛可沒那麼輕鬆。Nicky 一開始出場時鄭重聲明:二十多年來她都不願意受訪,這一次,是為了提供真相。她談 Paris 小時候如何叛逆、像個野孩子。以及她被帶走那一晚,兩人都被蒙在鼓裡——為了管教 16 歲時的 Paris,她爸媽請人在夜裡綁架般把她帶走,留在猶他州的 Provo Canyon School 嚴加管訓。

Paris 回想起在管訓中心的日子,依然落淚。

她說,這是她永遠不再相信人的原因,即使是家人也一樣。在 Provo,孩子們被體罰、謾罵、餵不知名的藥物,也有人見證過性侵害。有次 Paris 偷偷把藥丟掉被發現,她被剝除衣服,關禁閉 20 小時。她說,無數睡不著的夜晚裡,她會重回那個被帶走卻無人願意救援的房間裡。

紀錄片後半段,她與其他倖存者重逢。她們見證了 Paris 的受難,一一陳述痛苦經驗,並對學校提起告訴。最後,她和媽媽第一次說出真相,換來一個擁抱——或許是眾人指證歷歷太過可怕,直到《Cooking With Paris》裡母女做菜,那段爭執、衝突、對孩子造成的傷痛,都還隱約在心底浮現。

於是,那張團圓的餐桌,又更像是一場戲了。

《Cooking With Paris》是一場扮演嗎?這個問題,同樣讓人回想到在《This is Paris》最後,紀錄片導演在鏡頭外與 Paris 的一段對話。起初,他們拍這齣紀錄片,想呈現的是 Paris Hilton 工作強人的那一面,她擁有 19 個產品線,從包包、香水到化妝品,但她覺得不夠,人生夢想是賺到 10 億美元。拍出 Provo 的故事,在他們口中是一場意外:

Paris:「我花了很多力氣才打造出這個品牌,展現出一個完美的、快樂的生活。這個(Provo 裡發生的兒童虐待)故事從不屬於這個品牌。」

Alexandra Dean:「那妳和這個品牌現在可以離婚了嗎?」

Paris:「不。」(笑)
Paris:「這會是一個非常昂貴的離婚。」

像是為《Cooking With Paris》的人設回返做出預告,紀錄片落幕,實境秀幕起,少女依然亮麗登場。

獨角獸的回歸

對於九〇後來說,2021 年意外容易陷入時光漩渦,然後被過去的口水嗆到。

和 Paris Hilton 同樣出生於 1981 年的 Britney Spears 在法庭上所言,幾乎讓所有人重新思考過去報章雜誌到民心是如何險惡地對待一個女性。如果可以,未來不想再稱呼她小甜甜, #freebritney 蔓延,帶著更多人對一介流行 icon 的重新評價與自我反省。

今年初,播映了 14 年、20 季的《Keeping Up with the Kardashians》宣告結束,Kim Kardashian 和 Kayne West 婚姻生變的傳言甚囂塵上。而 Paris Hilton 則是去年就在紀錄片裡說了:我 2004 年就不想當實境秀明星(reality star)了啊。

外表幾乎沒有變化的 Paris Hilton,依然 bling bling 光芒萬千,粉紅心閃亮情,以高糖度少女的姿態活著。曾被說是「沒有話題」的她,秉持著意志與精巧的自我設定,再度回歸。或許這也是《Cooking With Paris》內核中竟有些觸動人心的部份——過了這麼多年,依然有人持續扮演著華麗的荒唐,精益求精(看看那些佈景、食譜)。

荒唐至底,就成絕學。捲土重來,Paris Hilton 冷靜的浮誇意外地適合此時鄉民環境,謎因裡她雀躍飛奔去買菜,適用於「好開心~來去買」情境;手叉腰大步走向前,適用於「I’m the Queen」情境⋯⋯她的戲劇化生活,也是我們愛心爆發的小宇宙。

想起紀錄片中,Paris 提到奶奶是如何期許幼年的她長大成一個好女人,金髮美麗的樣子像 Grace Kelly——但或許在這個揭露自我太多的社群時代,比起優雅自持,Paris Hilton 更像是時代的象徵。

IMAGE
#Paris Hilton #Netflix #實境秀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溫若涵
圖片提供Netflix/IG @Paris Hilton
責任編輯蕭詒徽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