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湖畔要被土地開發了?──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無垠之漾 Limitless」,打破界線的驚喜

天鵝湖畔要被土地開發了?──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無垠之漾 Limitless」,打破界線的驚喜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5.10.2023

跨過疫情的這一年,似乎更使人們體驗「無限」的可能性——然不只是科技可以使人超過邊界,藝術創作的無限,從來就是讓人心交匯、打破原則的拓荒者。2023 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舉辦的年度盛事「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便以「無垠之漾 Limitless」為題,準備陪伴觀眾,以五部感官經驗截然不同的作品,使我們飛越界線。

戀愛史詩攜手生態浩劫:現代版《天鵝湖》

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將法國普雷祖卡芭蕾舞團給請來了。每一次出場,都帶著震懾人心的視覺衝擊,從燈光到服裝的美學調度,置身現場觀看,每個眨眼都像是捕捉一幅畫作。

舞團擔當、編舞家安傑林・普雷祖卡,曾被《紐約時報》稱為最具才華之實驗編舞家,過去曾不只一次改編經典舞作、賦予現代靈魂。本次所帶來的《天鵝湖》亦然,你恐怕很難想像,這幾乎可說是古典芭蕾中最經典的一個作品,普雷祖卡竟有辦法安放進環保議題於其中,卻不打壞原先的浪漫抒情意味。

在本舞作中,故事主調不變,開篇依舊是公主被惡魔施法變成了一隻白天鵝,然而角色刻畫上卻與現代結構緊密結合,反使邏輯更順理成章──置身現代的惡魔,其詭計參雜著龐大的利益因素,原來他不僅是一位黑魔法的使用者,還覬覦著湖畔開發事宜,因此對於心向環保的公主更加反感。一場愛情史詩正要啟動,生態浩劫的危機也緊扣著不放。

不過,讓人激動的不只如此,普雷祖卡的《天鵝湖》不僅只是改寫劇中背景,也是「重新發現柴可夫斯基」的一趟旅程。不同於傳統經典的表現方式,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原曲長達三小時,普雷祖卡從柴可夫斯基多首音樂中去挖掘,在交響樂、管絃樂的作品中尋找新的可能,使原版主旋律成為基底的配樂基礎,讓人在熟悉的旋律當中,聽見不同以往的《天鵝湖》。

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

編舞家安傑林・普雷祖卡改編經典芭蕾舞作《天鵝湖》,將環保議題融入劇中故事。(圖片提供|Jean-Claude Carbonne)

2023 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 - 普雷祖卡芭蕾舞團《天鵝湖》
2023.11.18 (Sat.) - 2023.11.19 (Sun.)|臺藝表演廳
 

像是一口氣拿到五張彩票:《混 Mix⁵》

回到台灣,我們自身舞蹈又生得什麼模樣呢?這個答案,可體現在各個世代每個舞蹈家身上,並恰巧可由《混 Mix⁵》見其端倪。

由《混 Mix⁵》策展人蘇威嘉統籌本次大觀舞集的現代舞展演,展開非常新鮮多元的嘗試。邀請楊桂娟、姚淑芬、林文中三位各具風格的編舞家進行創作:楊桂娟創作主軸以生命與書法探索出發,作品特色結合台語唸唱與細緻內斂的肢體,創造獨特詩性舞蹈語言;第二十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姚淑芬,則擅於以魔幻寫實影像和後現代主義拼貼的三度空間概念結合,形塑如夢似幻卻極具感知真實的舞作氛圍;林文中曾被美國舞蹈雜誌稱「無比的力量與控制能力」,作品《長河》榮獲第 13 屆台新藝術獎年度作品。

此外,更邀請曾為荷蘭舞蹈劇場創作的編舞家迪莫.米列夫長駐校園,帶領學員完成新作。也首次也開放新世代舞者加入徵選行列之大膽之舉,「讓大家看看新鮮的肝長什麼樣子,可以帶來多意想不到的作品。」蘇威嘉說。

當蘇威嘉以策展人的角度組織《混 Mix⁵》製作,他試著為此藝術節帶來驚喜。他說:「我想試試看,策展人的加入能不能把很多固有的東西『混合得均勻一點』。」所謂均勻,除了指將不同創作者匯聚之外,其實也對應著觀眾能如何看待舞蹈一事。

「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看不懂舞,其實看不懂是正常的。」蘇威嘉說,現代舞是一門會不斷觸碰(甚至觸犯)觀眾腦中界線的創作,如他過去唯愛芭蕾,如今則懂得欣賞各種創作方法,甚至是審美的態度,「透過舞蹈,我也在包容我不如一般舞者纖瘦的身材,很多過去我守著的界線都一直在破除了。」

以蘇威嘉的說法來談,此藝術節的節目《混 Mix⁵》「一次拿到五張彩票,五個作品從短到長——最長的演出三十分鐘——都有各自的精彩,總是會有一齣打中你的心吧?」

2023 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 -《混Mix ⁵》
2023.12.02 (Sat.) - 2023.12.03 (Sun.)|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臺藝表演廳
 

深深沉睡的歷史,聲聲召喚後甦醒

另外三檔作品也在打破界限中,試圖召喚熟睡著或已被遺忘的。如《勾心鬥角——跨界藝象 4.0》,橫跨了系所、媒介、文化領域的冒險,也可看作是表演藝術學院的四大科系(戲劇系、音樂系、國樂系、舞蹈系)之聯手亮相。

而談到跨界,不可錯過《島嶼聲聲》。該作品是由臺藝大國樂系領銜,攜手甫入圍第 33 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跨界音樂專輯類的國樂樂團「三個人」,與兩位音樂家陳崇青、刁鵬所打造音樂饗宴。

所謂跨度,未必總是向外探求,更多時候是往內尋找,《島嶼聲聲》之概念乃建構在台灣文化的歷史長河上,以音樂思考「台灣的聲音」,用耳朵來爬梳歷史──上半場以新創曲目開篇,下半場則以台灣各時期的經典曲調,如《武聖佛-啟動》、《祈雨》、《來食茶》、《遶境隨想》、《花漾寶島》⋯⋯融合多元族群,使觀者聽見這塊島嶼的豐富底蘊。

整體演出編制上,將同時結合多媒體影像,以插畫輔助音聲,在錯縱的表現中,如使人看見音樂,聽見色彩,從而領會這塊島嶼的多樣性。

另一方面,同樣著眼歷史,為韓國的作品《Root-Route:深深無邊》。該演出將韓國藝術綜合學校傳統藝術院整個搬了過來,演出陣容浩大,師生集合共三十多名齊聚舞台。

雖編制繁複,然結構卻縝密得純粹,其名「深深」,是欲帶領觀眾走向深深的時光隧道,探究傳統韓國文化。走入以後,可見宮廷之屬,如舞作《太平舞》,是對於豐年的祈求,以穩重與輕快的步伐交錯進行著,融合歡鬧與沈穩的迷人元素,使之獲選韓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第 92 號;除此之外,亦有民間視角之《四物遊戲》的編排,該舞作同樣祈求來年的太平之願,乃由韓國農民文化發展而來,以樂器鼓、長鼓、大鑼和小鑼四種打擊樂器組成,完美與舞蹈動作融合,展現市景小民的熱鬧與活力。

至於,團隊是如何將傳統的宮廷的繁華與民間文化之深刻,與現代元素作結合?這就是他們之所以名為「無邊」之意——歷史應不存在著界線,只要撒一點點創新的火花,就能使人在今時今日感受過往的魅力。

無論是《島嶼聲聲》或者《Root-Route:深深無邊》,異地異文化的交會,都同時彰顯強大的延續性。萬物之生或許皆有其終點,然而「生命力」則會藉由藝術不斷流淌,回望傳統也是梳理此刻。

我們對於美的體驗,將是讓歷史甦醒的關鍵。

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

韓國作品《Root-Route:深深無邊》除了聚集宮廷舞作,亦能從《四物遊戲》的編排窺見民間視角 (圖片提供|韓國藝術綜合學校傳統藝術院)

2023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 -《Root-Route:深深無邊》
2023.12.09 (Sat.)  14:30|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臺藝表演廳
 

一腳踏入無垠之海

藝術節的五檔作品,本身便如形色各異的煙火,長短不一的綻放。

作品的共通點,在於兼顧在於橫向的跨越,與直向的傳承:前者意味著各系之間的緊密連結,同時邀請海內外藝術家的進駐;至於後者,在於強化畢業校友與在校生之間的連動性,讓藝術節成為一個積極的網絡平台,彙整與交流。

如此相聚,勻稱的混合了各世代的藝術美學,雖是以校園為基地,但內裡的卻不是生澀的嘗試,而是一道道敢於冒險的浪,欲使人一腳踏入,如臨無垠之海。更多節目購票資訊,可至大觀國際表演藝術官網查詢。

 

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

2023 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
演出時間|2023.10.14 (Sat.) - 2023.12.09 (Sat.)
演出地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臺藝表演廳
購票連結|https://bit.ly/3thehzM

#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 #蘇威嘉 #天鵝湖 #表演藝術 #舞蹈 #音樂 #藝術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專訪統籌杜昱欣
撰稿郝妮爾
圖片提供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Jean-Claude Carbonne、韓國藝術綜合學校傳統藝術院
核稿編輯廖昀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