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法院寫生——以陳敬元畫作為例
自 318 學生占領立法院開始,除了黑島青年以外,也有許多藝術家投入這場社會運動。舉凡從外部的太陽花相關的意象創作、絹印版畫到塗鴉作品,甚至到年輕藝術家陳敬元在議院現場對「守城」進行學生肖像創作。從社會運動內部,藝術家的角色是否必須摘下畫家面具,回到公民身分?或是這次伴隨運動這次占領議場的活動是否能提供臺灣當代藝術另一種政治可能?雖然 2007 年林宏璋教授曾以頓挫藝術的命題,對「特意規避政治力」的政治因素,如過去戒嚴造成藝術主體到主題的傷害,如同臺灣在世紀初對文學指責年輕創作者作品過度私我化。當時林宏璋投下的問題,至今仍讓許多臺灣當代年輕藝術家一直思考的問題。但在這次臺灣史中,累積許多社會能量的學潮,是否也使藝術進一步創造社會空間的在場,或是引發了什麼是藝術家必須面對記錄的危險,在這次藝術家的行動打開什麼新的歷史框架與話語空間呢?
這一次,後來被稱為太陽花學運的學潮,有趣的是藝術家一方面促就了太陽花的視覺詮釋權,或者說藉由藝術家的創作與傳播,不知不覺取得這次學潮的命名;另一方面,龔卓軍帶領藝術家發放「報民」反服貿宣傳品,以及在許多藝術家與音樂創作者幫忙〈島嶼天光〉都在這 318 運動促就社會記憶的產生。以藝術家做為政治活動主體,在這次學潮中有些有趣的現象,當我們對比前現代的藝術家角色或許可以理解,政治與藝術在此次意外的結合與結果。比如陳敬元在立法院從水彩寫生到後來的油畫,無一不敲動政治與藝術兩個自治場域的邊界。
若以前現代的藝術活動做為比較框架,過去宮廷畫師在政治空間游走的可能,是否給與現代藝術政治的基進性,在這次事件讓我感到好奇。比如中國翰林圖畫院之後的畫院制度畫家與政治象徵系統,或是 16 世紀末歐洲各國便有意識地在君主肖像畫強化君主的神聖,成為統治的有力政治工具。板倉聖哲曾針對宮廷畫家馬遠討論,舉例〈觀鹿圖團扇〉畫面視角聚焦在高士的政治意識。雖然空間與政治角色,藝術家角色已經今非昔比。但在前現代的宮廷畫家,做為政治空間的穿越者,政治與藝術的角色並非兩面切割。
若以陳敬元在立法院寫生為例,首先的意識到是畫家不如吟遊詩人自由。但在臺灣的藝術教育脈絡,從石川欽一郎留在臺灣寫生教育的痕跡,比如英國水彩畫家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1775-1851)的大氣色彩描繪技法與康斯塔伯(John Constable,1776-1837)的鄉土人文題材意識早在歷史階段慢游入臺灣歷史。日治時期,台北國語學校將「圖畫」列入學校課程中,美術寫生便是一部份。寫生在臺灣的脈絡,對比的是自然與自我,外與內的空間差異。值得提醒的是,Richard Sennett 過去曾在《眼睛的良心》談過現代政治空間的封閉,比如現代城市的視覺景觀,政治空間不如雅典的建築空間向外敞開。寫生教育,無涉政治內核一方面有關於藝術家的空間限制,與藝術教育藝術類種內部的主題限制。
當然面對政治,藝術家有不同的題材與選擇,比如陳敬元就在現場用廢紙箱及膠布做了一隻獨角獸,象徵活動的單純、善良與和平。但面對寫實畫作,可能所遭受到詮釋權爭議時,可能比其他藝術類種更欠缺倫理基礎,或者說更受限在美術中歷史知識狀態。或許 Stanley Cavell 提到現代藝術中藝術家與受眾中對信任的分離某種程度來自於現代藝術對於掌握歷史真實狀態的衰退,才是背後的焦慮因素。也因此當 Robert Pippin 進一步討論繪畫中的真確性,其中提到何為真實存有着身體在作品與自然、社會時空中不可分離的特性,而其中所交織的,是以這些實踐與身體位置、移情投射跟實踐行動被展現而出。一方面,立法院寫生改寫的正是藝術的框架。一方面,藝術更回到一種社會運動在生產中的多餘狀況,理解自身理解的命運之中。
Andre’ Bazin 曾提過:「現實主義未曾有過絕對而清晰的意義,多是用來對影片現實是否忠誠的某種傾向。對於現時有成千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對現實主義辯論嚴格來說本身是毫無意義。這些活動只有當它對其創做出來的作品帶來更多的意義才有所意義。」在這個意義下,陳敬元的立法院畫作,一方面描述了占領立法院的透明空間,但同時也描述著其正常狀態下的不透明。同時,影像被生產的過程,在寫生框架,也描述了原本藝術類種本身內部政治的限制。但無論藝術家多麼有技巧,他的作品永遠遷繫到無可逃避的主體性,但也是藉由人類手上的畫筆干涉影像本身代表的懸而未解的狀態。
當陳敬元自 318 開始在立法院寫生,到日本展覽「亞細亞安那其連線」(Asia Anarchy Alliance)即時轉播其畫作與立法院實況,我們看到一種藝術在社會運動中,整體經濟性的過剩時,如巴岱耶提及的非生產性消費(nonproductive expenditure)。而當藝術被當作社會運動的一種剩餘時,社會運動被中斷的、受到衝擊的、奇跡般的時刻改寫了寫生的藝術框架。藉由陳敬元的立法院及其人物的寫生,以及整個藝術界的動員,如收下一份一種藝術主權的禮物,視覺藝術誕生一種政治空間內部觀看的可能。
【專欄簡介】
藝術作品不會主動地揭開它的深刻,本專欄將提供台灣當代戲劇、視覺藝術展演的介紹與論述。由「關係藝術」的理論,這勢必帶著藝術作品與文學之間的認知差距,但也希望藉由這些差距,討論作品的文化脈絡及其美學觀點,提供讀者進一步的討論空間。
【印卡】
七年級詩人,秘密讀者編委,詩歌作品散見於《自由時報》、《字花》、《衛生紙》、《創世紀》等刊物,曾被收錄於合集《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著有詩集《Rorschach Inkb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