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聚焦】數位時代的藝文經驗變革(二)藝術作品展出,交由公民決定!

【本週聚焦】數位時代的藝文經驗變革(二)藝術作品展出,交由公民決定!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0.07.2015

網路科技影響了藝術作品的形成,也連帶擴增藝術展覽的可能性。一直以來,大型藝術展覽和主流博物館內展,都是由專業、博學多聞、經驗豐富的策展人,費心安排而成。從展覽主題、展品挑選,到參展創作者,全是專家們擇定後,才能在展覽中露出。

你可以把博物館和藝術展想像成一本雜誌,裡面的「內容」是經過編輯消化整理後,以他們的觀點和角度,呈現出來的世界。這也意味著,任何作品想要站在世人眼前,得先通過策展人這一關。

然而,隨著網際網路蓬勃發展,這道專人把關的篩選機制,是不是有可能被撼動和轉變?

2014 年,西雅圖的 Frye Art Museum 決定交出館內的策展權,讓「館長」換人做,新一代的決策人選,竟然是「觀眾」!8 月時,他們把超過兩百件藝術品放上 Facebook、Pinterest、 Tumblr 和 Instagram 等社群媒體,開放兩週的時間給全球「公民策展人」挑選,計票方式很簡單:按讚數愈高,就愈有機會進入實體展廳,集結為一場名為 #SocialMedium 的展覽。最後,Julius Scheuerer 的 The Peacock 以三千多個讚奪得第一,成為展覽中最重要的作品。

相較於大多數當代藝術館採用傳統策展人精選制度,Frye Art Museum 顯然更貼近「當代」,包容性十足。現任館長 Jo-Anne Birnie Danzker 說,#SocialMedium 完全稱得上是全球性的專案,總共累積四千多位公民策展人的意見、超過一萬七千個「讚」,「策劃展覽的視角,從一個人擴大為四千多個不同背景的觀點,包含孟加拉、加拿大、印尼、羅馬尼亞等國家。」

IMAGE

(藝術家 Julius Scheuerer 的作品 The Peacock 獲得最多公民的支持。)

Danzker 認為,這場展覽中最有趣的是,即使有近 500 個國家的公民參與投票,最終還是會形成共識,找出「大家最喜歡的作品」,展現人們從多樣和異質,走向一致的過程。「這場展覽不只聚焦在精美的藝術品,連帶描繪了網路世界裡的群眾智慧、視覺圖像如何引發病毒式傳播,等於是現代人溝通方式的示範。」

其實,這種開放觀眾票選展品的做法,並不只是為藝術增添意涵,更可視為博物館融入社會、引進觀眾的商業手法。Frye Art Museum 對外傳播總監 Jeffrey Hirsch 坦言,「我們一直在找尋新的方法,去加深現有觀眾的忠誠度,同時又擴大觸及到其他的潛在觀眾。」這次策展的實驗,扭轉館方獨霸的習性,讓藝術變得更開放、更平易近人。

《華爾街日報》對 Frye Art Museum 的嘗試表示肯定,認為這次展覽證實了策展工作外包給群眾的形式確實可行,也等於是公開宣告博物館的權力結構轉移。文中甚至大膽預測,未來可能連館方要不要採購某個展覽品,都能交給觀眾投票決定。換句話說,藝文展覽極可能擺脫菁英思維、遠離封閉小眾,變得更符合大多數觀眾的胃口。

當然,這並不表示我們不需要專業策展人或是博物館管理者,只是在角色和功能上,可能有些轉變。未來,藝術管理者的工作,可能變成運用社群媒體為溝通橋樑,開放人們和創作者及展覽品「對話」,甚至是參與藝術策展的環節,以維護、加深作品和社會的連結。

延伸閱讀:

【本週聚焦】數位時代的藝文經驗變革(一)將別人的作品截圖後販售,藝術家遭遇哪些爭議?

【本週聚焦】數位時代的藝文經驗變革(三)Google 線上博物館,展覽空間的轉移?

#科技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Layu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