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書店風景(二):現代派的單向空間
單向空間原名為「單向街」,2006 年由媒體人許知遠、吳曉波、于威等 13 人出資成立,原本只是這群愛書人一時興起成立的圖書館,給自己和同好打造一座看書的後花園,盈利不是主要目的。因此,首家店開在圓明園附近的廢棄畫廊,古樸雅緻、寫意脫俗,時不時請來藝文圈人士舉行文化沙龍,逐漸形成文藝青年嚮往的指標,吸引大家來此聊閱讀。作家鍾芳玲出版《書天堂》時,就曾在此舉辦新書發佈會。
然而,如同大多數的獨立小書店,單向街免不了四處搬遷的命運。離開了圓明園的清雅,單向街先搬進靠近商業中心的藍色港灣做了三年,2012 年遷往大悅城,增加餐飲、咖啡和生活用品販售,以維持書店營運。2013 年底接受風投的千萬資金,宣告正式邁向商業化道路,先後於愛琴海購物中心和望京花家地開設分店,並更名為單向空間。
設立在購物中心的愛琴海店,讓人感覺像到了誠品。大面積木紋質地外牆、乾淨舒適的陳列、搭配百貨微涼的空調,顯然是企圖經營一種吸引小資男女、社會精英的品牌形象。當班的店員提到,近期在北京開設的書店,大體上都是仿照誠品的氛圍,符合現代社會偏好的書店型態,言談中對於擁有誠品的台灣,滿是欣羨。
仔細探究單向空間選入的書類,包含哲學、歷史、宗教、文學、社科和商業書籍,異於專門鎖定人文社科書系的萬聖書園,更符合城市男女的需求。另外,店家將港台書籍獨立成一區,並選了台灣雜誌設立特殊陳列,包含《小日子》、《PPAPER》等生活休閒類雜誌雀屏中選。這些書系與中國大量集中政經思想的書籍類型有明顯的區隔,或多或少使得外界總以小確幸的眼光來看待台灣,認為這是一座慢活和樂活的島嶼。
單向街之所以更名,隱含著從一家書店轉型為文化平台的企圖。店裡有本自家出版的雜誌叫做《單讀》,由單向空間集結思維獨特、視野開闊的知識份子,提出對政經社會的看法和評論,附帶介紹書籍作品和藝術創作,每雙月出刊。除此之外,單向空間還包含文化沙龍「單談」、設計品牌「單選」和網路媒體「微在」等項目,建構成知識份子的社群,擴大可接觸的群眾。以商業角度來說,這的確是實體書店維持盈利的重要模式,卻也引來不少批評,認為創辦人已經不是風雅的文化人,而是商業人士。
不過,到了花家地店,或許能夠明白單向空間是以商業之名,行文化推廣之實。這間位於小型園區的單向空間,一樓是書店,二樓是沙龍活動場地,店內正舉行著詩歌節。狹小的空間裡竟湧入上百人,明確體現了單向空間仍然是北京的文化要地,擔負著啟發文學創作和傳遞思想給一般大眾的重責。既然轉型的新模式能讓單向空間維持盈利,持續供給文化活動和內容,又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