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青發騷|為搖滾而藝術:從封面淺談搖滾樂與現代、當代藝術的糾葛

憤青發騷|為搖滾而藝術:從封面淺談搖滾樂與現代、當代藝術的糾葛

作者摩登少年
日期24.09.2015

50 年代的美國,經濟繁榮,物質充裕,卻無法滿足人類的精神需求,反之,社會的道德敗壞,紙醉金迷,青年對社會失去希望與信仰,轉而從音樂上尋求寄託,「搖滾樂」一詞出現,被加以定義與命名,並在往後由許多大師、歌手及樂團注入生命,在時代與科技的推波助瀾下,得以發揚並延續至今,50 年代中期,搖滾樂手自覺將作品視為藝術,唱片封面也已不單單只是個具保護性功能的空殼,而是表現風格與概念的存在,最直接傳達搖滾精神的視覺載體。

60 年代的樂團地下絲絨 The Velvet Underground 與普普藝術家 Andy Warhol 創造了搖滾史上最經典的組合,在紐約東村聖馬克街 23 號垂下的布條寫著 “Exploding Plastic Inevitable”,成為 60 年最被記憶的畫面之一,宣布了藝術與搖滾的革命,現代藝術被引入了搖滾樂,《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1967)成為劃時代的經典之作,The Rolling Stones《Love You Live》(1977)、John Lennon《Menlove Ave》(1986)等專輯,也都出自 Andy Warhol 之手。1967 年的英國,同樣有張非凡的作品誕生,The Beatles《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通俗、幽默、色彩鮮豔,是普普藝術的典型風格。普普藝術最早出現在  1950 年代中期的英國,盛行於美國,希望挑戰當時流行的藝術概念,反抗權威文化和架上藝術,推翻抽象表現轉向大量生產的符號、商標等通俗藝術,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大眾文化興起,被認為後現代藝術、當代藝術的重要開端。而往後的唱片封面,也可嗅到普普藝術之存在,U2《Pop》(1993)採用 Andy Warhol 的複製形式、Green Day《American Idiot》(2004)經典配色與剪紙拼貼都是普普藝術的慣用手法。

70 年代至 80 年代竄起的龐克搖滾,其反叛姿態與達達藝術的前衛精神如出一轍,質疑理性,崇尚自由與平等,拒絕約定俗成的藝術標準,反抗政治壓迫與強權脅迫、反對各種傳統的束縛,與社會的經濟、政治及文化關係緊密。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達達主義的藝術理念建立在對舊秩序的毀滅上,被認為是催生普普藝術及許多現代與後現代流派的重要思潮。矛盾的是,高唱「反藝術」的達達主義卻是現代主義的一個重要流派。達達式的文藝思潮也運用在許多唱片封面中,如 Sex Pistols 的單曲《God Save The Queen》(1977),英國女王的雙眼和嘴被印著 “God Save The Queen” 和 “Sex Pistols” 的字條封住,憤怒、尖銳、諷刺及抨擊社會傳統的精神無庸贅述,比起普普藝術,達達藝術充滿諷刺性、破壞性和漫無秩序。

現代藝術中的印象派也常被巧妙地運用至唱片封面,常會以一種愉悅、輕鬆的情景做為題材,表現浪漫的感受,自然純樸的美感。Album Leaf《Sun Giant》(2008)專輯封面是一片風景映襯主唱,色彩自然輕快,散發田園閒適的悠閒感,表現出印象主義的風格特色。有時則運用來呈現憂鬱、沈著、壓抑的氣氛,Ride 《Nowhere》(1990)深藍色海潮,細碎的波紋,層層堆疊,就像等待吞噬淹沒的抑鬱。表現主義及抽象表現主義也被微妙地使用於封面,表現主義著重人的內心情感,忽視對於描寫對象形式的摹寫,所以偶爾會扭曲或抽象化,Love 《Forever Changes》(1967)三個頭以不協調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搭配強烈絢麗色塊及交織的線條,激情又暗含憂傷,The Stone Roses《The Stone Roses》(1989)封面體現出抽象表現主義的情緒呈現,透過點、線、面、色彩等構圖來傳達情緒。

當代藝術於搖滾樂封面的呈現,現今已不足為奇,然而能將音樂和藝術結合得淋漓盡致,不得不提左小祖咒這位搖滾浪人,《為無名山增高一米》是 1995 年他和東村藝術家們合力創作的行為藝術作品,也是《走失的主人》(1998)這張專輯的封面,2007 年,他把《為無名山增高一米》作品中的人全換成豬,取名為《我也愛當代藝術》,並成為專輯《你知道東方在哪一邊》(2008)的封面。左小祖咒獨特的走調方式、強烈的標誌性及行為藝術,將音樂與當代藝術真正的融合為一。

自從搖滾樂誕生以來,藝術就與之形影不離,德國哲學家 Max Horkheimer 曾提出「即使最冷漠的藝術,也包含一種反抗因子」,也許這間接說明了搖滾樂與藝術的契合,都具有本真性及創造性的特點,都具有批判及溝通的功能,因此也有人說搖滾樂就是一門藝術。

 

【愚青涉世 / 憤青發騷】
摩登少年偶爾愚昧,偶爾憤怒,時而悠閒,時而嚴肅。
「愚青涉世」說摩登少年的閒情逸致,報報音樂消息,聊聊電影與文學,說小話、做小事,就是愚青甘之如飴的生活態度。
「憤青發騷」說摩登少年的憤懣與不平,渴望與激情,承載大多數人的悲涼和憤怒,以音樂出發談社會觀察後的思辨及抒發。
我愚蠢滿足,我憤怒激昂, 這是我的摩登,我是摩登少年。

【摩登少年】
忠實的煙民,沾染社會而後厭惡社會,音樂重症者,電影啃食家,文學略懂。下雨天,比起遮雨,更喜歡淋雨。

#憤青發騷 #摩登少年 #搖滾 #音樂 #設計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摩登少年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