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F 選片漫談(三):勾勒一片台灣紀錄片風景
TIDF 從 1998 年成立至今,今年邁入了第十屆,影展每兩年舉辦一次。從 2014 年起,在甫升格不久的國家電影中心下,設置了常設辦公室,專職辦理紀錄片影展。在節目規劃上,也調整為不以年度主題作為影片挑選的方向,而是以「再見・真實」的影展核心精神,作為整體單元的策劃依據。其中,三個以區域為劃分的競賽單元——國際競賽、亞洲競賽、台灣競賽,則會公開向全世界的影像創作者徵件,今年台灣競賽項目一共有 186 件作品報名,經過一番激烈的選片過程,最終挑選出 15 件台灣紀錄片作品入圍。
攤開台灣紀錄片發展譜系,我們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主流論述多從台灣紀錄片發軔於 1980 年代中後,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時刻,以綠色小組等團體具備高度政治、社會責任、為底層發聲的作品開始談起,但是對於更早之前,如張照堂於 1970 年代在中視拍攝的一系列關於素人藝術家、民俗祭儀等台灣風土文化,以高度實驗風格呈現的紀實影片,卻鮮少在台灣紀錄片的發展脈絡中被提及,僅被視為插曲。而所謂呈現「真實」、為底層人民喉舌的紀錄片,則因應台灣社會民主轉型的需求,成為某種「社會公器」——紀錄片要為弱勢發聲,要為社會不公不義打抱不平。
許多紀錄片工作者以此為己任,扛起攝影機所乘載的報導真實性,特別是在新聞媒體被黨國威權控制的 1980、1990 年代,被商業利益、各種意識型態綁架的當下,社會大眾也相應期待著,紀錄片能比新聞報導更深入、更「真實」。近年來紀錄片在台灣的發展,更走向另一種「上院線」、「包場觀影」的熱潮,召喚對國族認同、土地鄉情的情感。對比於多數紀錄片工作者仍是極小成本獨立製作,拍完後沒有管道可以播映、發行,少數獲得好票房的紀錄片可謂是某種台灣奇蹟。
當代藝術跨界,美學形式創新
在此脈絡之下,回看 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競賽入圍的 15 部作品,我們欣見今年的入圍影片一反過往強調社會議題式、報導式的紀錄片主旋律,而更多了與當代藝術跨領域的結合;原本並非拍攝紀錄片的創作者如陳界仁、黃亞歷、趙德胤,皆以各自的創作風格,為台灣紀錄片風景添上幾筆亮麗的色彩。
資深導演推陳出新,年輕導演潛力無限
除了跨領域的創作者加入以外,年輕世代也紛紛交出成熟、充滿活力的作品,其中幾位還是第一次拍攝紀錄長片——李念修的《河北臺北》、林婉玉的《台北抽搐》、廖建華的《末代叛亂犯》、蘇弘恩的《靈山》、李珮毓的《有一天都要說再見》以及盧彥中的《就是這個聲音》,這些年輕的創作者對議題的敏感度、主題的多樣性、技術性的操作,皆有優異的掌握。而資深導演,亦堅持走在創作的道路上,李立劭的《南國小兵》深化對滇緬老兵的關注、吳耀東的《戲台滾人生》從戲曲照看人生、李惠仁的《蘋果的滋味》如一面照妖鏡,映射出台灣媒體的問題癥結;柯金源的《海》、黃信堯的《雲之国》在開拓新題材之餘,亦持續推陳出新,在美學呈現形式、拍攝手法上,展現具實驗精神、創新的嘗試。
檔案・文本・紀錄片
影片題材含括的範圍廣泛豐富,包含環境、國族歷史、藝術文化、生老病死等,特別是幾部關注歷史(記憶)的作品,例如郭亮吟、藤田修平的《灣生畫家-立石鐵臣》等運用大量的檔案資料、文本,透過復刻、再製、動畫等實驗性的手法再現,以填補大寫歷史中常被忽略、排除的,轉而更貼近個人的、地下的,甚至是展現創作者意識的,小寫的歷史。
製作、映演管道需持續拓邊
綜觀這 15 部作品,獨立製作的紀錄片工作者仍佔了大多數,但今年亦多了不少由電視台委託製作的作品,且題材與形式無一相同,顯示出電視頻道正逐步敞開對紀錄片類型的接受度,不只有單一類型的作品才會受到青睞。這對觀影口味過於單一、映演管道一向不足的台灣紀錄片來說,無疑是個更為正向的路徑。然而,必須留心的是,電視頻道對節目時間長度的要求,也會限縮紀錄片的自由度。如何讓創作環境、觀影管道更加開放、多元、友善,是未來持續努力的目標。
這 15 部作品,呈現了 15 種以影像說故事的方式,15 段當代台灣社會的切面,是創作者和被攝者們以身為度,共同編織出的台灣紀錄片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