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旅遊與文化觀察(三):茵萊湖畔小村莊

緬甸旅遊與文化觀察(三):茵萊湖畔小村莊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5.04.2016

前兩篇文章分別介紹緬甸民主改革開放的背景,以及蒲甘這個城市的歷史與現況,並指出傳統工藝面臨大量製造替代品的生存威脅,試圖以親身觀察呈現緬甸的樣貌。本篇文章將介紹另一個旅遊熱門地區:位於東部的茵萊湖畔村落、湖上社會以及登山行程體驗,呈現緬甸國內不同地區的各種風情。

茵萊湖(Inle Lake)位於緬甸的娘水(Nyaungshwe)地區,其土地是撣邦高原(Shan State)的延伸,湖水是三面山脈河流匯集而成的淡水,由於水質清澈,生長著許多藻類,於是當地居民在天然、人工形成的「浮島」上種植作物,並以竹子建水上房屋,形成了廣大一片湖上人家。居民也捕魚維生,如果租一條船來個遊湖行程,可以看見小船在浮島、房屋之間穿梭的景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漁民用腳操槳的技術,由於需要雙手撒網捕魚,所以他們大多一腳立在船尾、一腳划船。

湖邊大約有超過 180 個村落,而居民大多是茵達族,他們與八個主要民族之一的緬族說不一樣的語言,主要屬於撣(Shan)民族的一支,由於美麗湖景、環繞的山脈、當地特產的蓮花莖紡織業和銀飾而成為知名旅遊景點。大部份旅客在當地租腳踏車,於市區中遊覽,靜謐的小鎮氛圍和新鮮空氣非常適合休息,不過它可說是緬甸旅遊景點中消費最高的地區之一,座落在湖上的度假飯店往往價位高不可攀。

在湖上除了住家,也有寺廟以及專門讓旅客參觀當地傳統產業的木屋,一趟遊湖行程可以看見手工銀飾、銀器的製造過程,以及蓮花莖、蠶絲紡織工業。當地居民從水上採蓮花,將莖切成一段段,並在過程中在木板上採集黏液,通常 40 根蓮花莖可以搓成一條線,而不知要多少根線才能搓成可供紡織的細線,男人負責採收黏液,女人與長者則負責整線和紡織。

走進木屋可以看見工作者就地而坐,一邊吟唱民俗歌曲手上則不停歇的整線與紡織,他們使用的是木製的傳統紡織機,耗時又費工,所以織品的價位也不菲,尤其是據說百年不壞的蓮花莖織品。一條條乍看樸實無華的米色粗糙方巾,卻經過了多少人的汗水與努力,這是他們保留傳統工藝的方式,也是他們希望給村落帶來繁榮的希望。

茵萊湖地區有名的另一個東西就是印度菜餐廳。有許多長久居住於此、已完全融入當地文化的印度人,穿著當地傳統服飾、說著當地語言,卻烹飪道地的印度餐點,深受遊客喜愛,不過緬甸境內印度人比例很低,大部份也已經認同自己為緬甸人民了。

娘水地區內除了茵萊湖以外,另一個登山景點是在翻越一個山頭後的格勞(Kalaw),因為在殖民時期就曾經是英國人的避暑勝地,所以那裡有更豪華而歷史悠久的山景套房,但旅行重點其實在翻越山頭的這個過程。如果從茵萊湖出發,可以選擇多種不同的行程,如果選擇過夜,將可以體驗在海拔 3000 公尺的小村落住一宿的奇特感受。

這次有幸體驗的是兩天一夜的挑戰行程,從茵萊湖健行到格勞大約 62 公里的路程,經過田野、草原、村莊、森林直到市區,途中景色不停變換,因山區降雨而泥濘的土地、石頭崩落的上坡路對於當地嚮導來說就像是走回家的路,有時也踩著收耕的田地,經過牛群而行走。

山上的村落大部份都沒有水電,一個家庭如果有自己的井水與大房子代表是人丁興旺,他們晚上燒炭用陶鍋、錫鍋煮食,白天耕作。山中的商店與廁所只有幾間,讓登山經過此地的旅客可以補充水源和小解。許多年輕人因為父母代的努力而有機會到山下上大學,但還是可見騎著牛背、拉著牛正耕作的青壯年人口,他們帶著友善的笑容,看見外地人還是會羞赧的說聲:「鳴個喇叭!」(mingalarba 為緬甸語「你好」的意思。)

當地的老農民在兒孫滿堂的大木屋中掛滿兒女大學畢業的紀念照,他們穿的傳統服飾,男人女人纏著頭巾、圍著裙子,兒女則穿上西式的黑色畢業服,小孩在山中小學複誦著英文字母與數字,在村中隨意走動。隨處可見現代化慢慢進入的象徵,有些優渥的人家也在家門口裝上了幾顆電燈泡,或許再過幾年,山中晚上就家家燈火通明了呢。

雖然現代化以及旅遊業興盛對緬甸帶來的影響,不能直接以好壞來評斷,但確實可見當地人民意識到他們必須做生活上的改變。從前保守的、被山脈隔絕的小村落,現今敞開家裡大門歡迎旅客入住,分享其生活空間,他們保留隱私的方式是不與客人一同吃飯,也不希望住客參與烹飪過程。

整體而言,在緬甸所感受到的當地情況,可以用「和善而堅定」來表達,當然也有對待觀光客的市儈氣氛,但旅途大部份的經驗使人對緬甸各族群都抱持敬意與喜愛,緬甸至今開放大約五年,不遠的將來似乎會面臨快速開發與轉變,或許現在正是好時機探訪這個還未完全觀光化的、充滿古老文化與和善居民的國家。

#緬甸 #文化 #旅遊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于念平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