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趟島嶼記憶的召喚之旅:風起潮間帶-澎湖大風藝術季

來一趟島嶼記憶的召喚之旅:風起潮間帶-澎湖大風藝術季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9.10.2016

澎湖群島,是個近乎半年都籠罩在強勁東北季風下的地方,每年 10 月到隔年 3 月,便進入澎湖的冬季、乾季,亦是大風呼嘯的季節,當地人都說,前幾日剛走的中度颱風還只是小 case 而已。面對大自然強大的力量,澎湖人早已發展出一套與之抗衡、共處的生活方式,運用海水潮汐起落捕魚的石滬、以當地咾咕石堆砌而成的菜宅,用以抵擋挾帶鹹雨的強勁海風,保護自家種植的農作物;飯桌上常見的菜干、曬魚乾,更突顯出這地對食物資源的珍惜以及環境的侷限性。而澎湖群島作為相對於台灣本島的「離島」,除了自然資源的限制以外,在資源分配上,始終是島嶼的邊陲,除了逐漸凋零的漁業、少量的軍公教機關員額、自耕農、自由工作者以外,就是仰賴觀光撐起來的產業,但明顯這皆受到季節更迭的影響,一旦夏日進入尾聲後,往來澎湖的飛機與船班就不再是滿載著受到陽光、沙灘、海洋所吸引的觀光客,而也正是十月,大風即將吹起的時節,澎湖正式宣告進入了觀光淡季。

然今年在觀光旺季的尾聲,澎湖迎來了第一屆的「風起潮間帶-澎湖大風藝術季」,由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向文化部申請「藝術浸潤空間計畫」,召募策展團隊辦理,從藝術參與社區、藝術融合常民生活的理念出發,邀請了 17 位國內外當代藝術家(共 10 組),從夏末開始進駐澎湖各村,展開為期一個月左右的駐村創作。這 17 位藝術家在駐村前,便走訪了澎湖群島各村,從中挑選了各自感興趣的社區進駐,範圍涵蓋:湖西鄉南寮村、湖東村、菓葉村、龍門村、隘門村、白沙鄉小赤村、西嶼鄉二崁村和竹灣村,一共八個村子。這些藝術家多是初次來到澎湖,有的是在澎湖出生但卻很早就離開家鄉到台灣讀書工作,也有的是土生土長的澎湖人,每位創作者皆帶著不同的背景與故事來到這島嶼,並與島嶼上的人們一起工作、生活、彼此交流、相互觀察,從在地的風俗文化,浸潤出素材、形式各異的藝術作品。

以湖西鄉南寮社區為據點的藝術家張允菡和馮志銘,兩人觀察到這座島嶼多居住著高齡人口,年輕人多外出工作打拚,離去與歸來如同潮汐交替,關於家鄉,似乎有著相似的記憶。兩位藝術家訪談了多位澎湖人的離鄉故事,共同編寫後,再請報導人朗誦,在一間廢棄已久的小屋中以舊式的錄音帶播放,並透過村莊裡常見的播音系統放送。這作品《岸濤迴》,記錄了不同時代下的年輕歲月。走進這空間,從牆上挑選一捲錄音帶播放,就像是打開了一顆時光膠囊,任憑記憶流瀉。

同樣在南寮社區,還有由丁禹仲和葉育君合作的作品《菊島之力》《菊島神力籤》,蒐集湖西鄉當地的民間傳說與神話,舉辦工作坊讓民眾繪製神話中的意象,為村裡的宮廟保寧宮設計了具有菊島特有故事及島嶼精神的新款籤詩,讓每一位來廟裡燒香拜拜的香客都可以抽上一首;而那些傳說故事,更由在地居民捏成一尊尊精巧迷你的人物角色,鑲嵌在古老的建築遺跡上,打造出幽微的時光舞台。

《生活的海平面》/陳曉朋、張嘉珍作品(白沙鄉小赤社區)
《牆的筆記》/丁柏晏作品(西嶼鄉竹灣村)。

陳曉朋、張嘉珍的《生活的海平面》,則以藍曬顯影的方式捕捉澎湖的烈陽與海洋,並將顯影出來的照片嵌入常民人家都會有的咾咕石矮牆,創造出另類的「海平面」。運用當地建築特色的還有丁柏晏的《牆的筆記》,在屋牆上刮畫澎湖風物;簡志峰的《untitled(蘊)》則改造了一間傳統菜宅(菜宅,蔬菜住的房子,是澎湖農民於季風環境下與大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利用牆面來守護除漁獲外的另一個生計來源),將這棟因應環境而生的特殊建築其抽象的功能具象化,迎風面與背風面皆分別彩上不同的顏色以象徵,並以就地取材的方式,在空曠的鄉間小路旁,重新拼貼出多彩繽紛的生機意象。而同樣從菜宅出發,陳冠彰、陳伯義的作品《菜宅裡的潮間帶》則從澎湖海灘的生態浩劫出發,將從海邊收集到的廢棄物清洗、分類,重新用以妝點菜宅。並與村裡的媽媽們合作,以葉片手工編織擋風用的圍籬。

《菜宅裡的潮間帶》/陳冠彰、陳伯義作品(湖西鄉湖東社區)

《愛戀綠光下》/陳扶氣作品(西嶼二崁大草原)

陳扶氣,是澎湖在地的藝術家,擅長運用身邊可見的素材進行雕塑。這次參展的作品《愛戀綠光下》將廢棄的空酒瓶結合大型裝置,創作出足以讓一對戀人共乘的夢幻木馬。乘著夢想出發的,還有神秘的三人組合「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倪祥、邱子晏、陳冠穎,三人在西嶼鄉竹灣村打造了一艘「船上加船」,將即將報廢的漁船金滿盛號重新裝修,然後在其上直接建造另一艘船。這艘《金滿盛2.0》是藝術家反思靠海為生的澎湖群島,其逐漸凋零的造船業、漁業,以及外籍漁工的勞動處境之作。在打造另一艘船的過程中,廢棄與重生,在此疊合,嶄新的航行經驗,也隨著完工那日得以完滿。

《金滿盛 2.0》/倪祥、邱子晏、陳冠穎作品(西嶼竹灣村)

而蔡宛璇、澎葉生(Yannick Dauby)的作品《離島的離島》,則是一件邀請參觀者登船觀看的錄像作品,隨著水波輕輕地載浮載沉,從澎湖孩子的角度出發,描述著島嶼的生活與對小島的想像;一首自己創作的詩作,對應到離島面臨的邊陲困境,因著人口流失嚴重,校園被迫縮編,孩子只得離家。那錄像與那首詩,誠懇地述說了葉宛璇這位在澎湖長大,但離家多年的遊子心情;那些離島的宿命,經過藝術家在現場的朗誦,更是令人揪心。

我的呼吸裡有島的氣味和風向/北風呼嘯南風濕暖/海風讓作物彎腰而堅強/我是小孩/我是島的小孩/我會離開然後/再回來。我希望我/知道如何離開又回來/我希望我會驕傲地/回來,或者自信地選擇/不需離開/可我還在/我還在現在/我是島和海的小孩/我試著描述我的在/「要怎麼形容臭肚魚的味道呢?」/「就是......一個魚味啊!」/我不知道未來是怎樣/我是島的未來

——節錄自《離島的離島》其詩

一如藝術季開幕當天,從小在澎湖長大的藝術家提到「海洋生活經驗」的斷裂,「風起潮間帶-澎湖大風藝術季」便是試圖透過創作的方式,重新在當地召喚關於島嶼、海洋的記憶。儘管不同立場的人對這藝術季都有不同的想像——無論是藝術文化交流的場域,或是運用藝術季延續觀光季節的人氣,亦或是以藝術參與社區的方式鏈結起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係,離島、海洋與身在其中的人們,都將因為這場以藝術之名的行動,在身體與內心中,留下一段專屬於這片群島的回憶。

 

歷經眾多文化的洗禮與列強政治光譜的磁吸效應,澎湖海域的龐大潮間帶地質上所呈載的是厚實歷史堆疊而成的文化潮間帶。建構在澎湖這塊靈感豐沛的土地上,「風起潮間帶—澎湖大風藝術季」期待能在探索澎湖當代美學的同時,開啟人們觀看澎湖文化的新方向。

展覽時間 2016.10.01 ~ 11.13|活動網站

#大風藝術季 #澎湖 #生活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謝以萱
圖片提供風起潮間帶-澎湖大風藝術季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