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科的生存之道(三):
從生活尋找人類學家的宋世祥

人文學科的生存之道(三):
從生活尋找人類學家的宋世祥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3.11.2016

「一門學科如果無法創造經濟收益,它注定曲高和寡。」這是宋世祥開始在各行各業裡尋找人類學蹤影的原因。

人類學長期被視為最沒用的學門之一,在高教市場萎縮的現在,逐漸浮現「生存危機」,「但事實上,它絕對不是沒用,只是少了和社會的接口。」宋世祥說,過去人類學者習慣在學術圈內彼此對話,深耕田野調查、發表研究論文、保護文化遺址,但卻極少讓大眾理解人類學的內涵。於是,他開設「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粉絲專頁,將自己讀到的人類學相關文章「轉譯」成淺顯易懂的文字,再傳遞出去;蒐集各種應用人類學知識和概念的案例,點出人類學和其他領域相碰撞後的成果,讓大眾理解人類學的可用之處。「當愈多人能在生活或職場中接觸到人類學,純粹的學術研究也會有更高的價值,形成一個循環良好的知識生態圈。」

挖掘生活中的人類學家

從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回到台灣後,宋世祥發現許多「依循著人類學思維生活」的例子,令他驚喜無比,「以前沒有人告訴我,人類學原來可以這麼用!」

電影《總鋪師》的顧問黃婉玲就是這樣實踐人類學的文化工作者。黃婉玲是土生土長的台南人,因為兒子出國讀書前問了一句:「台灣有什麼吃的文化可以帶往國外?」而開始探索起台南的庶民小吃,四處走訪糕餅、小食、點心等老店,就像人類學家一樣做起「田野調查」──觀察、提問、記錄,把這些府城的生活一一寫下來。初期的調查並不順利,黃婉玲只得嘗試先融入「觀察的客體」,長時間待在廟口和市民聊天,逐漸發現不同群體的台南人用語有所不同,慢慢了解大家交朋友的邏輯後,重啟店家訪問計畫就順利多了。之後,為了深入認識臺菜的文化,她更從辦桌菜色、辦桌的工作者、需要辦桌的儀式、辦桌會用到的語言都詳細訪談紀錄,最後收錄成《總舖師辦桌》一書。

「她忠實呈現辦桌文化的所有細節,就像一部人類學的民族誌。」宋世祥解釋,黃婉玲所做的田野調查正是人類學的核心工作,當某個人長期關注某個場域,把他看見的文化結構和現象轉譯成一般大眾可理解的內容,讓外界足以想像和應用該文化的內涵,就稱得上具備「人類學的視角」。其中,「轉譯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田野調查的過程,研究者一定會慢慢釐清自己與客體(被觀察者)的差異,爬梳文化的脈絡,並推導出自身的未來行動,就像黃婉玲出書、協助《總鋪師》拍攝、開設烹飪教室,都是給自己設定的「行動」,藉此保存和傳承她所蒐集到的台灣文化。

不只黃婉玲,宋世祥在《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一書介紹來自各行各業裡的人類學家,包含世界設計之都執行長吳漢中、服務設計師林承毅、作家洪震宇等,如何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實踐人類學行動。

「當人類學走出學術的邊界,所有人都可以自發性地做出文化關懷、保護和反思的行動,這個學門的路就能走得更廣。」就他觀察,台灣的社區營造、性別議題、原住民和新住民關懷相關組織,或多或少都帶著人類學家視野,做出相應的行動,「只要有人把這些行動和人類學連結起來,人類學有機會成為更大的群體,發揮更多的價值。」

人類學沙龍,凝聚有相同知識偏好的人

一如人類學家所做的觀察、記錄和行動,宋世祥給自己設定的行動方案是籌組人類學應用推廣講座。

他說,台北的講座盛行,已經逐漸形成一種沙龍文化,每個團隊透過講座溝通核心理念,而聽眾會在這之間流動,吸收不同領域的知識,也從中認識觀念合拍相同知識興趣的朋友。但在他工作所在的高雄,仍需要想方設法吸引人們參與交流,逐漸養成對人類學知識的好奇。實際的做法,是每週一次的人類學討論會。這是標榜不收費的推廣活動,每週設定和生活高度相關的題目勾起參與者的好奇,再由宋世祥分享人類學觀察及相關書籍,曾舉辦過的主題包含飲食文化、設計思考、策展、資訊傳播等等。「我沒辦法逼大家改變偏好,但可以透過持續轉譯和傳播知識,讓外界有機會接觸相關內容。」

除了引導外界接觸人類學,宋世祥更在思考將推廣人類學視為「經濟活動」的可能。「畢竟知識應該有價。」因此,出版書籍、在台北舉辦收費講座之外,他也嘗試將人類學論述轉化成可販售的內容,可能的解答是影音節目,也或許是教學工作坊,像是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團隊成員陳懷萱是戲劇專家,最近開設了工作坊「劇做老年」,讓參與者藉由戲劇體驗老年人的生命經驗,幫助未來發想和設計銀髮相關的服務,期盼這些商業模式的探索,為人類學找出新的生存之道。

#總鋪師 #人類學 #宋世祥 #人文學科的生存之道 #洪震宇 #林承毅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Layu
圖片提供百工裡的人類學家、果力文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