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油解膩,身心調劑——莊祖宜的廚房外日常
採訪當天約在咖啡廳,莊祖宜用完午餐走進來,放棄了美式咖啡、點了去冰甜柚茶,說:「剛剛螞蟻上樹有點膩,需要去油解膩的東西。」那天音樂空靈,除了廚房裡的事,我們也聊了不少廚房外的生活。這些生活的細節和做菜互補,是餐與餐之間的甜柚茶。
怕看莊祖宜的東西總是肚子餓?This is it,就看這篇(騙你的):
〔Special Feature 1|麻瓜指南〕
如果不在廚房做菜,莊祖宜很可能在其他地方勸人做菜——無論是早期的部落格、現在的臉書及各種新書宣傳活動,她一次次分享做菜美好。初入廚房必定還是有些不安,我們請「勸人向膳」經驗豐富的莊祖宜,畫幾張讓新手克服心魔的符咒:
第一項大原則:做就對了。茱莉亞・柴爾德(Julia Child,也就是《美味關係》中梅莉・史翠普飾演的那位)也是三十八歲才學做菜,結果變成知名的電視大廚。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煮菜頻率與方式,但最重要的是開始嘗試。
有關購物,許多人或許覺得要去菜市場討價還價、手麻眼利的揀選新鮮貨才是內行,但莊祖宜說,因為她自己也是在國外開始煮菜,反而比較常去超市。在超市是個好開始,想交流的時候再去交流,熟悉了自然而然就不會怕了。通常超市裡擺出來都是那幾個部位,或許去了好幾次後,累積起足夠的勇氣再去問肉檯的人可不可以給整塊的肉?可不可以幫忙去鱗、或把肉片下來?
另外她也強調,超市裡的海鮮及肉類都有比較完善的冷藏,一味追求「溫體肉」是種中式謬誤,如果肉已經在夏天的市場裡待了一上午,會比超市裡一直保持冷鏈的好嗎?
我聽完,想幫總是擔心被菜販瞧不起或白眼的大家下個結論:只會去逛超市也沒關係,請安心地從讓自己舒服的地方、放鬆的節奏開始。
〔 Special Feature 2 |不在廚房的時候〕
有道是,得道者見山不是山,莊祖宜不在廚房時,也彷彿在廚房。我們請她分享幾項廚房外(但終究還是和飲食有關)的嗜好:
Q1、有沒有喜愛的食譜書?
我很喜歡一位名叫 Diana Henry 的食譜作者,她的食譜原則和我的「簡單、豐盛、美好」很接近,出過許多本書。她最近有本《A Change of Appetite》我特別能體會。書中說的是,她到了人生某個階段,自然而然地想多吃一些蔬果、雜糧,不想要一直吃肉。受到亞洲、地中海及南美菜系影響,她的食譜味道鮮明又不複雜。我年輕時也是肉食動物,但近幾年來漸漸感覺身體其實不需要這麼多肉了,吃太多的時候,身體會用各種徵兆告訴你。我的口味還是偏重,所以大蒜、香茅、辣椒等等不會捨棄,不過非常能理解 Diana Henry 說的那種「味覺上的改變」,也開始追求更明亮、辛辣但清爽無負擔的味道。
那種很美麗、鋪張的食譜書,我現在已經不會買了,我知道自己根本沒有力氣去做。剛離開廚房的時候還想說等小孩大了,要回去鍛鍊廚藝。現在可能因為離開那個世界久了,也對那種尖端廚藝、精益求精的東西失去興趣了。就算以後要開餐廳,那也不是我要追求的事情。
Q2、除了食譜之外,和飲食有關的寫作,有沒有偏好的類型?
我其實很少讀那種優美的飲食散文。但像是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或是麥可・魯門(Michael Ruhlman)等,寫作方向是比較有知識性的內容、文筆又好,特別吸引我。在他們身上會看到,烹飪的實踐和文化理論可以跨界的。
最近則是在看丹・巴伯(Dan Barber)的《第三餐盤》(The Third Plate)。他是紐約奉行「產地到餐桌」的餐廳 Blue Hill 知名主廚,也是難得天天在做菜、文筆又好的廚師。他也做過幾次 TED 演講,談飲食倫理。從實際執行、實踐者的角度來看飲食,非常有趣。
有時候,反而不是在飲食為主題的書裡被食物的力量感動。之前看的一本小說《Interpreter of Maladies》(中譯《醫生的翻譯員》)講述印度移民在美國的故事,裡面有關食物的段落所帶出來的移民心境轉折,就非常讓人動容。
Q3、飲食相關的電影也會勾起你的興趣嗎?
常常會有點興趣,但也很容易失望。總覺得商業片容易落入窠臼,有點煽情。食物的迷幻和美好,看得有點煩了;大廚總是在生氣、情感又如何隨著食物昇華等等......我反而喜歡比較老的片子,比方《飲食男女》、《芭比的盛宴》(Babette’s Feast),都是用比較內斂的情感去講飲食的故事。
紀錄片方面,我看過幾集的《Chef’s Table》。比較熟悉的,還有《舌尖上的中國》。我算是對西式廚藝的鑽研比較深,但身心疲憊的時候還是最想吃中菜。我總覺得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比較講不出個所以然,所以也少寫這方面的東西。但我已經花了十年的時間用中文在介紹西方的飲食,現在反而對喜愛的中菜有點心虛,想更了解中式飲食。
Q4、書中有提到看茱莉亞・柴爾德、安東尼・波登等人的料理節目,現在還有喜歡或常看的節目嗎?
國外有很多料理節目,美國甚至有 24 小時全天播放美食節目的電視台,但我覺得在台灣還是沒有什麼我特別喜歡的節目。我六年前剛開始要做視頻的時候,就是覺得在整個華文市場裡沒有好的做菜節目,不是白天的購物頻道有人賣鍋子順便教做菜,不然就是戴個廚師高帽、嚴肅正經地教,也不在年輕人收看的時間播出。在香港時,最常看到的就是一個老饕當主持人,旁邊站兩個低胸美女,老饕每吃一口就調侃一下美女,這種節目形態。
所以後來,我就想做一個快狠準,自然簡單的東西,讓真的想做菜的年輕人有東西可以看。現在華文圈也很多人在做了,而且做得也很不錯,我想我就可以停下來了(笑)。
Q5、應該很多人問過你要不要開餐廳?
我有很多種想像,但一切都取決於我們會落腳在哪裡。畢竟也不確定會到台灣還是哪裡,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可能。
採訪結束,偷偷問了祖宜的下一站——原來是傳說中的天府之國,四川。愛吃辣的她看起來十分期待,期盼新作的讀者們,也流口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