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豔陽海波浪,
我們的新香蕉樂園

南國豔陽海波浪,
我們的新香蕉樂園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7.06.2017

我們都聽過台灣的黃金傳說。一車車香蕉上了船,從台灣的庶民之果變身進貢日本天皇的上品。那個年代,「香蕉之路」沿線的旗山、溪州、鹽埕彷彿閃耀著金黃色——不只香蕉,還有因此滾滾而來的金錢——老一輩人記憶中的亮黃光點,底色是大船慢行的海港碧藍,入夜後則襯著燈紅酒綠。這是南國最輝煌的五彩風情。

叁捌旅居,是一間深根於鹽埕的民宿,前身則是同樣在黃金年代輝煌一方的「正美禮服」。老闆邱承漢將外婆的婚紗店改為滿富歷史細節的民宿;平時也經營在地導覽,延請不同專長的帶路人,讓鹽埕展現不同風采。這次,他和許多返鄉的青年一起,循著當年讓台灣致富的香蕉之路,帶我們尋訪老地方以及蒙上塵埃的人與物。

於是,我們在南國暖風下,開始一趟雖是三天兩夜,實為穿越過去的「新香蕉樂園」小旅行。

吃香蕉,就是最 Rock ‘n’ Roll 的事

高雄市旗山區溪州地區,小徑蜿蜒,放眼望去滿是香蕉樹。藏在樹叢間的,卻不只農舍,而是古厝洋樓。穿著夾拖、拿著大聲公在廟前榕樹下等著我們的是「台青蕉」團員:「老王」王繼維、「玩具槍」王繼強。兩人肌膚黝黑,背後有台寫著「農用」的卡車,上面載的卻不是香蕉,而是音響設備。

早上他們是蕉園裡的農夫。下午,他們是香蕉的最佳代言人。下午天氣好,我們吹著涼風、跟著兩兄弟在溪州騎腳踏車,聽香蕉的黑白兩道八卦。兩人草莽氣息濃濃,說起訪談在地耆老的香蕉風雲史,像是南國無間道;拿起 iPad 展示珍貴的文史資料,又是仔細柔情在對待歷史。溪州的香蕉文化讓這裡自成一國,而當地之王,就是選別師。選別師是香蕉外貿出口的關鍵:看一眼,手起刀落,就能決定這串是賣去日本,還是留在台灣次級品。陳水扁選總統時,拜票就只找選別師一人。

呼風喚雨的選別師,現在只剩少少幾位。儘管位高,但底下的兵將卻稀疏了。我們在空蕩蕩的集貨場聽這故事,旁邊只有幾隻野狗或坐或站;牆上寫著每週兩天下午開放。我問起從前規模,老王說,以前集貨場不僅日日營運,還得輪早中晚三班。這樣聽來,剛剛路上所經過的大洲戲院、因香蕉致富而蓋起的洋樓古厝,都閃爍著流金歲月留下的星塵。

「台青蕉」的哥哥老王說起溪州老房,總以地方精彩的人物為基底,發展出親切的歷史故事。

繞了一圈溪州,我們回到廟前榕樹下偷個涼。只見台青蕉團員們在卡車上架起麥克風,我們一手拿著剛剛買的青草茶,又忍不住要開啤酒。這是有點可愛的場景,但台青蕉可不是隨便的音樂人。除了土地意識強烈的作品,每年春節左右他們會在旗山辦「搖旗吶喊」音樂季,迄今已七年,持續用行動將人流、關注帶回因香蕉產業氣息微弱的家鄉。另外,只有要文資老物件要被改建,居民總是可以看到他們站在第一抗爭現場。

「很多人說我們是文化流氓啊。」老王笑笑地說。但聽這樣的「流氓」說故事,又遠比一般的導覽更深刻。台青蕉,讓我們看見帶路人對自己所介紹的地方愛慾強烈時,能激盪出怎樣的火花。於是,太陽漸漸落下的時候,我們和香蕉之神在廟前有了一個魔幻時刻。在溪州,最好的酬神表演,就是一首為了香蕉寫的歌。

行程的安排巧妙,讓我們當晚住在「香蕉與黑膠三合院」,讓音樂繼續放。這是曾任雜誌攝影師的鍾士為回美濃老家整理的民宿,山腳下煙嵐繚繞,田間綠意盎然,屋瓦之下沒有速成簡便的傢俱,都是經過代代人的手摩擦潤滑出來的歷史感。廚房裡有著古雅的灶,還有當年製菸場所改建的住房「菸樓」。最特別的地方,是一間黑膠室。鍾士為的母親曾任中南部電台廣播,在黑膠年代,有許多公關唱片會寄來,現在就全部穿越時間留在這裡。

 

在房裡,我們聽舊時光流過;出了房,就是滿田野的蟲鳴。騎了一下午的腳踏車,入夜後我們皆有些疲憊,慵懶地在黑膠室裡席地而坐,隨意點唱。在只屬於自己、只屬於當晚的民歌四十裡時而暢笑、時而感傷,直至午夜。

鹽埕城市散步,海上吹風散心

溪州種出來的香蕉,以鐵路運抵旗山後,再到高雄港出海,也促進了港口及周遭區域的繁榮;這是當年農產品的「黃金之路」。不過,曾經外銷年產量高達 14 億噸的香蕉,現在大約只剩五千噸。

離開時光洪流裡的溪州、旗山,我們循著黃金之路「進城」,送香蕉出海。

 

邱承漢帶著我們從鹽埕埔中心的叁捌旅居出發,繞著當年繁華的鹽埕走一遭。二〇到六〇年代,高雄港所在地的鹽埕有過四十年的輝煌歲月。二戰末期港口受美軍嚴重轟炸,一度成為死港。但鹽埕因美軍而滅、卻也因此而生;戰後美軍因韓戰、越戰協防台灣,艦隊一批批到來,被規定只能在鹽埕區活動,大批的舶來品也就被鹽埕第一手接收。隨之而生的,還有美式西餐廳以及酒吧街——如今的七賢三路。

白天先不喝酒,我們到「美食街」大溝頂。說起鹽埕大溝頂,現在遊客多來吃虱目魚。除了最知名的店家,附近亦有幾間虱目魚店,各有風姿。湯頭有濃有淡,但無一不充滿雅致的海味;魚皮、魚肚或魚丸上裹一層薄薄魚漿防過熟,以同樣食材做出層次變化,是充滿精緻飲食概念的古老智慧。台灣有這麼多漁港,但其中味道還是有所差異,大抵是愛吃的人最寬慰得意之事。第三天的早餐,就是叁捌管家買來的獨愛虱目魚丸。

大溝頂在日據時期還是愛河的支流,後整治為大水溝。1954 年後加蓋,成為攤販的集中地。當年商圈熱鬧,眾人在新樂街買布、做衣服、買金子,去逛最時髦的百貨公司,逛累了就來大溝頂吃東西。鄰近的大勇路上兩間對望的百貨公司興亡史,就蘊含了幽微的台日關係史。 1941 年日資「吉井百貨」開幕,獨棟五層樓,和台北菊元、台南林百貨合稱三大百貨,還有最流行的電梯。1958 年,傳說吳耀庭在吉井百貨想買東西給媽媽,卻遭到櫃員冷眼冷語,憤而在對面開設「大新百貨」;裡面為了與電梯抗衡,有一個更「好玩」的電扶梯;這是老鹽埕人一定記得的熱鬧光景。

大溝頂。
俗稱的「銀座」,是全台灣第一座有頂的市場。

無論當年競爭多麼猛烈,現在兩棟百貨公司都離開鹽埕了。現在的鹽埕不再是血氣方剛、意氣相爭的小夥子;人潮散了,平日裡時光靜靜流動,更像是成熟的安穩的海。近年來駁二新開,也加深大眾對高雄「海洋」的意象。但在以前,海是危險、不可親的。以前美軍上岸之處的七賢路,台灣人就禁止進入。邱承漢身為在地人,說起這段被隔絕於海之外的日子:「小時候,這些都是禁區。」也因此,重新學習如何親近海、感受海,或許是我們最近、也最遠的尋寶之路。

最好的方式,或許是出海一趟。我們帶著圖釘餐酒館以當地各種特產製成的海味餐點、放在萬先蒸籠店手工製造的優雅便當盒,搭上遊艇。解說的大姐是旗津出身,渾身濃濃的海洋開放性格,說起海港歷史也大方可愛。風徐徐吹來,拍照拍累了,就吃幾口涼了也好吃的日式風味便當,再和大姐調笑幾聲。海很神奇,溫柔的時候,給人的愜意和舒爽就是無窮無盡的寶藏。

圖釘餐酒館的特製便當,食材都出自鹽埕老鋪。盒子則是鹽埕老店萬先蒸籠店為這個便當打造的。

咬一口,香蕉帶給城市的無限可能

香蕉除了有歷史故事,當然還是很好吃。南國豔陽之下,我們拜訪兩間冰店。常美冰店的老闆小豪原先是影像工作者,回旗山繼承了阿嬤的冰店,賣起七十年傳統的香蕉清冰。所謂的香蕉清冰,其實並沒有香蕉;但加了「香蕉水」的細碎冰,搭起綿密紅豆、紮實芋頭,是無論時代一定會受歡迎的味道。店內的擺設復古,但有著充滿設計感的小細節。不知是否因為是影像工作者,就連擺盤和餐具也充滿簡潔、舒爽的元素。

小豪在鎮的另一頭和友人小露經營一間截然不同的冰店「小露吃」,主打義大利冰淇淋,和阿嬤的傳統冰店遙遙對望。這裡的原料全是契作,菜單上除了有品名,還有產地、農夫的名字——那瑪夏綠茶、崙背花生,都是土生土長的立體滋味(香蕉口味是真的有香蕉)。我最喜歡的,還有冰店裡架構的閱讀空間。彷彿用食物把全台灣收進來這方寸之地後,再從裡面擴展出無限的心靈世界。逛逛就可以發現選書十分精緻,是和冰淇淋一樣很有自己味道的獨立書店。

常美冰店與老闆小豪。
小露吃冰店,左側後方為閱讀空間。

第二晚,我們回到主辦小旅行的「叁捌旅居」。身為鹽埕老居民,房子透露著當地人的安然自在性格,從騎樓走過,很容易不小心錯過。雖然是得過 ADA 新銳建築獎首獎的老屋,但整修起來沒有勉強要來的年輕新奇,而是能讓一頭白髮顯得優雅自信的設計。五層樓都有不同的格局,最大的是外公外婆從前的房間,日洋混合風格,就像當年從日本留學回來的時髦外婆,裡面甚至有個小吧台。四樓的樓中樓設計,則像是新型態的年輕夫妻可以獨立生活的小空間。再往上,則是適合單身背包客的遊戲場。

踏著一階階石子梯,似乎每個人都能在鹽埕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故事;這是曾經送往迎來太多人的海港之城特有的包容力。五福四路上的房子們都身軀窄,想見以前繁華時期房價貴。叁捌在改建時把部分建築表層拆去,幾乎與前街後巷呼吸相連,光線穿過刻意保存的半透明屋板流瀉進來,我們在此與社區一同睡去,醒來,生活。

第三天一早起來,又是南國陽光金黃亮麗的一日。轉個彎,虱目魚店裡用完早餐的人們陸續走了出來,開始一天工作。大溝頂的麵攤高曬著麵,像是市場裡的瀑布。如果再轉個彎走進冰果室,心中會想著,無論香蕉價格貴賤、國際行情如何高低起伏;香蕉故事,是台灣的故事,也可能是我們的故事。

【叁捌生活】
以高雄在地生活文化為核心,包含旅居、旅讀、旅行三大領域,也跨足出版、展覽、活動等各種領域。 試圖以各種生活提案串聯新舊時空,深耕塩埕的同時,也打開往通往台灣與世界各地的可能。「新香蕉樂園」是叁捌生活第一個跨出塩埕的地方旅行提案。

#香蕉研究所 #香蕉黑膠三合院 #大溝頂 #常美冰店 #小露吃 #台青蕉 #叁捌旅居 #香蕉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溫若涵
攝影溫若涵、邱承漢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