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青春紀事》(#BKKY) : 虛實交織的酷兒戀愛夢

《曼谷青春紀事》(#BKKY) : 虛實交織的酷兒戀愛夢

作者電影啟事
日期23.10.2017

「欸,要不要當我女朋友?」電影第一幕的鏡頭壓在課桌椅下,上方傳來兩位年輕女生羞澀的告白,略帶戲謔的笑語、若有似無的肢體觸碰。我們像是搭了時光機回到高中歲月,偷窺那段青澀又坦率的愛情。「好來,卡!」導演的命令和打板的手突然伸進畫面,阻止我們繼續緬懷和浪漫青春的愛情故事。《#BKKY》(中譯《曼谷青春紀事》)的前身是導演南塔瓦.努班查邦(Nontawat NUMBENCHAPOL)的田野調查。 努班查邦的前兩部作品皆為紀錄片,分別探討泰柬邊境問題和礦產工業與人相互依存的矛盾性,也接觸到泰國偏鄉的青年和孩童。在這第三部片中,他回到曼谷尋找都市裡的年輕人,拍出他們多數無法符合社會標準的愛情價值觀。

電影劇情與田調的採訪段落交叉進行,明快的剪接節奏和多軌的敘事讓《#BKKY》整體呈現一股輕鬆明朗又親切的氛圍。從採訪的段落中,我們看見少男少女對愛情、家庭、教育和社會體制的感受。在國家和家庭政治嚴謹的氛圍下,年輕人流動而多元的情慾成了強大對比:傍晚六點國歌響起,所有人立正起立。兩位女主角卻無動於衷,繼續依偎在彼此懷裡。

但也許是導演為了維持一貫青春美好的氛圍,許多受訪者的回答只暗示了泰國的 LGBTQ 環境,缺少一般田調能夠挖掘的深度和精準度。例如一位受訪者表示,向她告白的女生「自認不是一名T(tomboy),而是同志(queer)」。這是否暗示普遍泰國人會先以「T 或婆」來分類女同志,而非「酷兒」?我們無從得知。又如一名男生夢想「成為人妖(ladyboy),但不想要成為女人。因為若認為自己是女人,被其他男人發現自己變性,他們會做何感想?」

在泰國,自我認同是否一定要在一個明朗的標籤底下,而非自己說得算?導演並沒有追問這兩者的差別。另一名男學生說自己夢想在未來寫異性戀愛情小說,當採訪者問他為何不是書寫自己(非異性戀)的愛情故事,他解釋:「因為這樣朋友們就會知道我真實的感情和感受。」從這個回答可以察覺到泰國表面多元包容的社會氛圍中,許多酷兒的主體性和個人情慾無法正大光明地拋頭露面。

從《#BKKY》的劇情部分也能稍略察覺到一點蛛絲馬跡。劇情改編自其中一名受訪者的口述和日記,但也許考量時間分配,也許與民族性有關,角色的刻畫都比較含蓄,也離鏡頭較遠。但若單比較片中「女女」、「男女」和「男男」的愛情描繪,異性戀的愛情線的確表現了更多雙方的個性、興趣和情慾。相對而言,一開頭的女女戀和最後的男男戀,在前因後果和情慾描寫上都隱晦得可疑。尤其一百則訪談中,導演選擇一則女同志最後以異性戀關係收尾的故事拍攝,在角色剖析不足的情況下,是否變相加深女女戀終止於女校生活的大眾印象?

「BKKY」代表「Bangkok Youth」(曼谷青年),導演利用標籤(hashtag)的形式命名,強調這是一部屬於年輕世代的電影。Hashtag 作為年輕世代的語言,暗示一個共同群體,強調「我們」。採訪找來的年輕男女各有不同的性向和性別認同,感覺的出導演有意識地營造「多元」的氛圍。有趣的是,通常當我們使用「酷兒視角」閱讀文字或影像(不論文本的主角是否在性向上屬「酷兒」)時,目的都是為了討論個體與常規的差異性。導演藉由此片強調「所有性向和性別認同的人,其實在愛情關係裡都很相似」,在認同的同時我也不免擔心如此籠統的故事線會削弱角色的個性,甚至浪漫化、刻板了青春和酷兒戀愛的想像。

《#BKKY 曼谷青春紀事》放映資訊
2017. 10. 27(五)19:30
【特映場 Special Screening】躁動青春:電音、滑板與愛情  
2017. 10. 29(日)15:20
【16:45 咖啡座 Coffee Talk】導演開講——南塔瓦.努班查邦 Nontawat Numbenchapol

【當代敘事影展——鳥在弦上 Bird on the Wire】
時間|2017.10.20-10.29
地點|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網站購票粉絲頁

#曼谷青春紀事 ##BKKY #酷兒 #當代敘事影展 #LGBTQ #性別 #電影 #泰國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陳韶妤
圖片提供2017 當代敘事影展——鳥在弦上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