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編年|日舞影展:什麼是「獨立電影」的態度?
文|Pony(馬曼容)
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柯恩兄弟(Coen Brothers)、保羅.湯瑪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戴倫.艾洛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吉姆.賈木許(Jim Jarmusch),這群耳熟能詳的導演們,現今皆站上世界電影舞台發光發熱。但你知道他們究竟是從何時何地被看見,才得以嶄露頭角的嗎?這個答案,絕不會是奧斯卡金像獎。
一年一度的奧斯卡始終充斥著公關與行銷手法,資源都掌握於大片商的手裡,優秀的獨立電影/工作者不但難以被挖掘,更別說獲得日後計畫的投資,或踏入好萊塢的電影產業。因此,從 1984 年開始,著名導演、演員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便創辦一個專為獨立電影人和影片而設的影展,鼓勵低成本及獨立製作,旨意聚集更多有想法和才華的獨立電影創作者們,展示自己的作品;也讓一群願意投資新銳的製片人們,齊聚此地,建立起彼此交流的橋樑。
於是,在每年之初一月的猶他州(Utah)帕克城(Park City),舉行為期10、11天的盛會,綻放出屬於獨立電影的鮮活光芒。這就是現今美國獨立電影的發源地——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
日舞起源:從鹽湖城的猶他/美國電影節到滑雪勝地帕克城(1978-1984)
1978 年 8 月,當時還稱為猶他/美國電影節(Utah/US Film Festival)的日舞前身正式登場,由當時任職於猶他州電影委員會的約翰.厄爾(John Earle)、Cirina Hampton Catania 及當時勞勃.瑞福公司 Wildwood Enterprises 的負責人斯特林.范.瓦格納(Sterling Van Wagene)共同籌辦。而勞勃.瑞福不僅擔任董事會主席,也是首屆電影節的主席。
電影節舉辦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嚴格挑選,放映屬於美國製作的電影,以此凸顯獨立電影的魅力。此外,透過競賽設立、經典電影的展映交流以及電影節的盛大,來提高猶他州電影製作的知名度,藉此吸引更多投資者前往此地拍片。
首屆電影節主要聚焦美國獨立電影,放映包括伊力.卡山(Elia Kazan)的《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約翰.史勒辛格(John Schlesinger)的《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殘酷大街》(Mean Streets)等片。另一方面,電影節也舉辦系列電影回顧、電影製作的研討會和獨立電影競賽。
首屆猶他/美國電影節最終慘賠四萬美元,但團隊並沒有因此氣餒。好在發現獨立電影竟意外賣好過經典電影,他們秉持獨立電影的精神繼續前行,選擇續辦下去來償還債務。然而財務困難並無法輕易解決,於是在 1981 年,執委會聽從導演薛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的建議——「成為世界上唯一在滑雪季滑雪勝地舉辦的電影節」——將電影節搬到有「滑雪度假勝地」之美名的帕克城,希望以滑雪場為主的冬季節日,來吸引好萊塢和大製片廠前往電影節的意願,舉辦時間也從原先的 8 月換到 1 月,改稱為美國電影/電視節(US Film and Video Festival)。不過好景不常,債務問題依舊繁重,舉辦至1984年,在第六屆電影節結束後,管理層和導演協會產生巨大分歧,不時傳出徹底停辦的消息。
在此之前,1979 年范.瓦格納因要領導日舞學院計畫,而退出電影節,隨後勞勃瑞福也離開,兩人則在 1981 年創立日舞電影學院(Sundance Institute),旨在發現和支持來自世界各地的獨立電影製作人、戲劇藝術家和作曲家,希望協助他們完成自己的創作,更將他們介紹給廣大觀眾,以培養美國電影中的獨立性、冒險性和新聲音。從 1981 年開始第一屆計畫,十位新興電影人被邀請到猶他州山區的日舞度假勝地,如同夏令營般,在那裡開始與著名導演和演員合作,開發他們的獨立項目。
1984 年,范.瓦格納領導的日舞電影學院正式接管面臨財務危機的美國電影/電視節,並任命勞勃.瑞福來管理影展的運作。直至 1991 年,影展才正式更名為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而「Sundance」一詞出自於勞勃.瑞福主演的電影《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1969),其中他出演「日舞小子」一角(註 1)。
日舞競賽:獨立電影的大平台(1985-至今)
日舞影展與其他影展一樣,都有籌辦正式競賽。不過不如現在單元繁多,在 1985 年初期,僅針對美國電影劃分為劇情片與紀錄片兩單元,競賽也僅頒發兩個最佳影片的獎項。首屆日舞影展劇情片單元最佳影片的獲獎者,即是柯恩兄弟的《血迷宮》(Blood Simple, 1985)。
雖然初期只針對美國獨立電影,但期間也加入許多獎項,如 1989 年增設製片人獎與觀眾獎,1990 年加入評審團特別獎,1995 至 2002 年間更鼓勵拉丁語電影的產出。隨後在 2005 年,日舞影展的觸角漸漸伸向世界影壇,籌辦美國電影競賽單元(U.S. Dramatic/Documentary Competition)和世界電影競賽單元(World Cinema Dramatic/Documentary Competition),致力發掘美國/世界各地具有獨特視角的新銳影片。
競賽單元沒有太多限制,只需確認提交的影片必須為全球首映(World Premiere)或國際首映(International Premiere,即尚未在本國以外的國家或地區首映過的電影)。總片長 50 分鐘以上為長片,50 分鐘以下另設有短片競賽(Shorts),長片競賽入圍的影片將共同角逐評審團獎和觀眾票選獎。
除了上述競賽單元外,未入選的報名影片也可能出現在影展的非競賽展映單元:如橫跨恐怖和喜劇類型電影的午夜單元(Midnight)、以實驗電影為首的新前線單元(New Frontier)。欲從中找尋藝術表演與影像結合的無限可能,2018 年的日舞影展更在其中開設 VR 體驗(VR Experiences)類別。此外,影展更設有劇情片/紀錄片首映單元(Premiere),提供給知名電影人作全球首映的平台;而 Next 單元則聚焦在創新且具前瞻性的敘事電影,被視為美國電影界的下一波浪潮。
日舞影響:美國電影的獨立精神
時至今日,加上前身猶他/美國電影節,美國日舞影展已擁有 40 年的歷史,從 1978 年僅收到 36 部參展電影、1985 年更名為日舞後的 60 部作品,在 2018 年已增長至每屆 12000 部電影報名。而於 1979 年設立的日舞學院,更幫助多達 5000 位藝術家,完成他們的創作,日舞影展不只提供他們踏進好萊塢電影產業的管道,甚至將作品放眼全球影展。例如,導演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的作品《進擊的鼓手》(Whiplash),即是先透過短片的拍攝,於日舞影展短片競賽獲獎後,才找到資金完成長片;著名導演史蒂芬.索德柏的首部劇情長片《性、謊言、錄影帶》(Sex, Lies and Videotape)先是在日舞首映,該年隨即一舉摘得第 42 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和最佳男演員。而該片在票房上的成功(2400 萬美金,購得價為 100 萬美金),更被視為 1990 年初期獨立電影的重要轉捩點。
如今,40 年過去,日舞影展/學院仍舊是非營利組織,持續致力於挖掘獨立新銳的作品,但他們不再只是單純的影展,也不再僅提供電影的放映。他們成為猶他州重要的經濟命脈,不僅拓展帕克城旅遊業,更藉以電影連結獨立與主流的交流,逐漸成為孕育美國新生代導演的發源地,甚至擴及世界影壇。
不僅如此,近年奧斯卡金像獎上,許多出自日舞影展的好作品更是脫穎而出。如 2014 年《逐夢大道》(Selma)、2015 年《金牌拳手》(Creed)、2016 年《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一路至 2017 年目前獎季呼聲極高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逃出絕命鎮》(Get Out)、《愛情昏迷中》(The Big Sick)等片,皆翻轉過去八大片商的公關優勢。獨立片商如 A24、網飛(Netflix)、亞馬遜(Amazon Studios)亦樂於前往日舞影展發展潛力新秀。此外,好萊塢片商也紛紛創立旗下廠牌關注獨立製片,如迪士尼的米拉麥克斯(Miramax)、福斯的探照燈(Fox Searchlight)、Sony 的經典系列(Sony Classic)和華納獨立(Warner Independent)等,願在之中挖掘寶藏。
更重要的是,日舞影展甚至超越電影平台,躍升成彰顯政治影響力的平台。透過舉辦一場場活動,高談川普的政策、展開支持女權的遊行(Women’s March)、思索產業變遷、探討文化轉移,更提供電影工作者對議題自由發聲的空間。以上種種可說是「電影就是政治」的實際作為鼓勵參與者獨立思考,讓日舞影展成為「獨立電影」名正言順的代名詞。
如創辦人勞勃.瑞福所言:「講故事的人透過參與、挑釁、激勵,拓寬了我們的思路,最終將我們連結。他們讓日舞影展更具多樣性,而這份多樣正是來自於『獨立』這詞彙。」
註1|哈利.阿朗佐.隆格巴(Harry Alonzo Longabaugh),綽號日舞小子(Sundance Kid),是美國舊西部時代著名的不法之徒。曾經犯下多起成功的銀行與火車搶劫,於 1908 年在槍戰中過世。他的事蹟被翻拍成電影《虎豹小霸王》。
參考資料|日舞影展官網紀事
【影展編年】
用影展過日子,也用影展編年記憶。那年搶先看的電影,一轉眼已出現在經典回顧,期間經過的歲月是無法被修復的觀影里程標本。電影濃縮人生,而影展濃縮電影;一場濃度超標的慶典,我們狂歡,我們興奮。當影展改變電影命運、改變我們青春,我們不只想知道電影的事,還想知道影展的事。
【撰稿|Pony(馬曼容)】
Pony,本名馬曼容,1995 年生,台北人,著有 PONY WORLD 粉專與部落格。曾任金馬影展第三屆亞洲電影觀察團,將熱愛電影視為一生志向,希望能以文字帶出電影的無限可能。座右銘:「不只看電影,還可以想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