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57】為何群眾徵件?專訪視覺統籌羅申駿:不只是素材,是每個人生命的片段

【金馬57】為何群眾徵件?專訪視覺統籌羅申駿:不只是素材,是每個人生命的片段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0.11.2020

2020 年 11 月 21 日,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一年末尾,台灣這一晚如常舉行了金馬獎頒獎典禮。嚴峻的環境,反而迎來台灣電影百花齊放的一年。

繼去年金馬 56 以「尋找黑馬」為主題,盤整過往歷史、串連現有資源,為台灣電影的未來提出想像,今年 JL DESIGN 羅申駿再度接手金馬獎視覺統籌。當世界運作喊停,原本的未來被擱置扭轉,台灣電影如何重新思考自己的明天?金馬獎頒獎典禮前,BIOS monthly 訪問羅申駿,分享從「TAKE ONE:前往明天的路上」主題出發,團隊如何展開群眾徵件活動、電影人的共同創作計劃,最後,也分享影人創作的 12 支破口影片的發想與概念。

IMAGE

今年金馬獎 logo 延續去年的設計,再加上 TAKE ONE 去做變化。
 

IMAGE

金馬 57 海報,除了來自大眾的生活攝影,也邀請去年入圍金馬獎的温貞菱、巫建和、王淨、曾敬驊以及曾獲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的李千那提供他們在上半年的日常紀錄,

BIOS monthly:今年金馬獎的主題是「TAKE ONE:前往明天的路上」,當初你與團隊是如何發展出這個核心概念的?

今年的肺炎疫情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重要拐點,最早開始討論這屆的主題,我們就決定要扣回當下的時事。接下來要思考的是,如何去談?如何將這個主題回應到台灣電影?

後來概念的發展,是想到「電影來自於生活」,於是我們想將這一年的台灣生活記錄下來,這也是另一種從生活裡長出來的「台灣電影」。疫情期間台灣人表現出的韌性與自治,我們如何以隱性的方式讓大家看見?我不想要條列舉證出台灣做得多好,而是希望透過這些生活紀錄的呈現,讓大家自行從情境去感受。既然要說台灣的故事,就不能只由我們去拍攝,那樣不會是大家的故事,在這樣的基礎上,也決定要舉辦群眾徵件活動。

我們以一部電影的結構看待這屆的金馬獎。「TAKE ONE」跟「前往明天的路上」屬於分開的概念——「TAKE ONE」是電影的開端,在一部電影當中,take one 非常重要,不但開啟了、也很大程度定義了一部電影。在金馬 57 這部「電影」裡,take one 由所有人一起構成,除了運用電影人提供的生活照片作為 2020 年的切片,主視覺海報上,我們也利用拼貼、大力膠帶、金漆筆的元素,呈現出電影製作、執行的過程;裡面的電影筆記元素,是去向陳駿霖、張榮吉導演要到的真實手稿,交織出今年金馬獎的第一個畫面。

有了 take one,金馬也開啟一波波宣傳,而徐漢強導演的年度廣告,將每個演員各自的生活詮釋成為每個人面對這個時代、一起進入隧道的狀態,把每個群眾投稿的素材化成「金馬」的主視覺 logo。年度廣告像是這部電影的預告,最終會在典禮現場將「前往明天的路上」完整呈現:黑暗之中,台灣人透過電影連結在一起,共同踏上未來的路。

金馬 57 年度 CF 由去年最佳新導演得主徐漢強執導,邀請演員獎得主陳以文(最佳男主角)、楊雁雁(最佳女主角)、劉冠廷(最佳男配角)、張詩盈(最佳女配角)、范少勳(最佳新演員)參與演出。

BIOS monthly:金馬獎首次舉辦群眾徵件活動,背後有什麼樣的思索?整個計劃是如何執行的?

金馬獎作為華語電影的最高殿堂,但我們希望在電影愛好者之外,它能被擴散到一個更大眾的領域。電影是屬於大家的。我很喜歡李安導演說過的:金馬獎是我們華語影人的大家庭,你可以出去,但我們隨時歡迎你回來。這樣的想法可不可以擴散得更廣?假使今天我們想譜一部屬於大家的電影,要怎麼做?

我們抓出電影的五個要素——對白、人物、情節、場景、物件——邀請群眾從這五個方向思考、進行創作。我們希望大家能真的參與這件事,並且知道為什麼要參與,所以徵件過程的溝通非常重要,每一個面向包含授權等細節都要被檢視考慮過。確定下網站徵件形式之後,我們不斷優化網站使用流程:聲明能不能再更簡單?設計能不能再調整?原本我們有預定的網站上架日期,但我覺得可以做得更好,最後延後了十天才正式上線,過程中團隊都十分焦慮。

IMAGE

為了徵件搭建的網站,最終徵到 7800 多件作品。
 

金馬獎過去沒有以社群做過這麼大型的徵件,團隊剛開始都非常挫,覺得能收到 1000 件作品就要偷笑了。我們分了好幾波不同方向的電影人、KOL、學系社團進行宣傳。最後卻收到了 7800 多件。在這 7800 多件徵件作品,我們看到很多人記錄台灣的山、台灣的海,分享台灣的人、防疫的狀態⋯⋯,這都是我很希望看到的樣子。我們可以盡可能將台灣的風土與人,呈現在金馬獎典禮上。

很多人會問我,收到的群眾徵件當中有沒有最喜歡的?但對我來講,最大的挑戰只有一個:我希望對得起這些人,對得起他們花三分鐘、五分鐘十分鐘,把他們的一張照片、一段影片貢獻給我們。

它們絕對不是素材,是每一個人生命的片段。我們一定要好好發揮它,把故事說好。

BIOS monthly:今年金馬獎邀請上一屆 12 位個人獎得主,以「前往明天的路上」為主題,利用群眾徵件素材拍成一分鐘短片作為廣告破口,露出在該得主獎項的頒獎之前。想請你分享這個計劃的概念,以及過程中有沒有面臨什麼挑戰?

延續先前說的,我們希望用不同的角度記錄當下的台灣。當一個人願意貢獻他生命中的一張照片、一段影片,我們應該怎麼使用它?我不希望由 JL DESIGN 單獨來呈現這些素材,想看到更多不同面向的感受跟觀察,一起構築出 12 個場景。12 位電影工作者一定有自己對於電影的想法、對於疫情的感受、思考疫情如何改變每個人的生活,我們就想把這個位子空出來,希望透過這樣的共同創作,讓這一屆的金馬,是屬於大家的金馬。

過程中我們會保留最大的創作空間給電影人。當然還是要先跟對方討論好主題,避免重複;也提供不同類型製作支援的人力,因為每個電影人的專業領域不同,包含剪輯、攝影、音樂、美術、設計等也都有自己的視野,我們會盡可能去 support 大家,如果他們需要,我們都會在這邊。

我覺得每位電影人都滿興奮的,有些人覺得很實驗性、是一種挑戰,會想從徵件素材中看到多樣的內容,同時也有自己的故事想說。這就是我認為非常理想的共同創作模式,你聽到一個故事,再用自己的方式去詮釋。從 12 支影片裡,我們看到每個人的手法都很不一樣,有人談自己的記憶、有人談對世界的觀察、有人呈現的手法是很黑色幽默的⋯⋯。我覺得滿符合我期待的狀態:有開心、有難過、也有挑戰,很多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前往明天的路上」這件事。不過也因為創作內容跟形式的殊異性,在整合的時候要花更多心力異中求同、讓 12 支影片和諧地呈現。

BIOS monthly:這次在典禮舞台、入圍影片中也運用了群眾徵件的素材,當天的設計有沒有什麼巧思可以跟我們分享?

典禮的開始,我們會播放「前往明天的路上」的完整版 intro,像是電影打出標題之前的鋪陳。裡面很多畫面非常感人,其中一個投稿者在武漢準備封城時離開,拍下當時的武漢大橋;也有人記錄了疫情後出生的新生命。我們將這一段時間裡發生的事組合在一起,呼應到今年的主題,典禮進行間的舞台設計,也會有手拉著手、成為彼此微光、互相扶持向前的元素。

23 段入圍影片則由 JL DESIGN 製作,同樣是以群眾徵件的投稿為基底,按照每個獎項的主題,呈現出台灣群像。例如「最佳造型設計」,我們會用今年台灣疫情期間的防護衣、口罩等元素呈現;「最佳女主角」處理當代女主角的多樣性,可能是新住民、原住民⋯⋯,來自不同文化背景,透過這些不同影像,建立台灣女性的縮影。台灣是什麼樣子?有哪些不一樣的視角?在設計入圍影片的時候,這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今年入圍影片要請誰擔任唱名者,我們討論了很久。最初團隊裡也有聲音,想要「超越」去年的唱名者規模跟境界,但我不希望每次的決策要圍繞著「今年比去年好、明年今年好」的思維,而是去想,什麼樣的決定適合這次的概念。因為今年的主題圍繞著群眾、素人,我們希望找到的聲音,是大家能產生經驗連結、生活中會遇到的感覺,最後我們邀請了陳竹昇。在每一次唱名結束前,他會用群眾投稿素材內的文字等各種日常話語,搭配每一段主題,像是一種聲音的小彩蛋,期待以他的聲音、大家熟悉的真實的感覺串連每個獎項,我們會提供他一些想法,他自己也有很多更有趣的發揮。

BIOS monthly:JL DESIGN 連續兩屆擔任金馬獎視覺統籌,也都遭遇到特別的挑戰(中國電影停止參賽、肺炎疫情)。兩年下來,你對於金馬獎、台灣電影產業是否有產生什麼不一樣的觀察或想法?

這一次設定這個題目,也是我對台灣現在最大的一個期待——疫情換給台灣時間差,許多國外電影延後上映的同時,近期台灣國片如《消失的情人節》、《無聲》接續上映,也都有很好的表現,觀眾討論力度也足夠。疫情期間不能出國,反而讓台灣人重新向內看,認識自己到底長什麼樣子;同時,許多人才在這段時間聚集回台灣,其實為許多產業帶來新的可能性。在這個時間點,我們如何把握這個機會,讓台灣往上跳?

回到這次金馬 57 的主題「TAKE ONE:前往明天的路上」,後疫情時代的再出發,我們所有人一起。我覺得現階段的台灣,已經有了關於「我是誰」的討論,只是我們可以討論更深,學習怎麼樣去尊重不同意見,這才是民主的真諦。每個意見都有它的價值,我希望盡可能在自己的設計裡面把這些訊息好好地傳遞出來,我所看到的好的台灣價值,也能被大家看到。

 

【金馬 57|破口影片概念】

JL DESIGN 分別邀請去年金馬 56 得獎者,以群眾徵件投稿的照片、影片為發想共同創作「前往明天的路上」作為廣告破口影片。本文特別收錄各得獎者的創作理念,從剪輯、動作設計、音效到編劇等等 12 個不同的電影專業,不同崗位的電影人也交出屬於自己視角的創意。


《痔瘡》

創作者|鍾孟宏,以《陽光普照》獲金馬 56 最佳導演
創作論述|無


《異地 Different Lands》

創作者|楊修華,以《幻土》獲金馬 56 最佳原著劇本

一封流轉於異地之間的情書,內容敘述創作者因人位在新加坡,和他阿根廷的伴侶分隔兩地,阿根廷施行了世上最長的國境封城,前景未卜的兩人只能往後追憶。在這段無法擁抱的日子裡,他們透過一段段的影像,尋找彼此的痕跡。


《黑龍與肉丸來信》

創作者|傅凱羚,以《返校》與徐漢強、簡士耕共同獲金馬 56 最佳改編劇本

疫情消逝的一年後,黑龍與肉丸一邊滑著阿美不再更新的 IG,一邊寫信給她,報告孩子阿勇的近況。他們都很想她,也都因為失去她而受了傷,但阿勇已經有能力去照顧有相同經驗的孩子,比大人想的更堅強。明天就要開學了,我們寫這封信給你,讓你知道我們都好,也希望你在那裡一切都好。


《來日》

創作者|陳志軒、陳克勤,以《狂徒》共同獲金馬 56 最佳攝影

我們總是在孤獨地奮鬥著,期待的下一個來日,在每個日落之後,沒有人能夠知道下一個天明之時,我們要面對的會是什麼。在這個艱困的一年,一切更充滿了不確定性,剛好志軒的女兒在今年出生了,除了用新生命的降臨來暗示我們的未來之外,更希望這段影片能夠對我們來說有另一層意義。


《平安》

創作者|郭憲聰,以《返校》獲金馬 56 最佳視覺效果

2020 這年在台灣其實就像往年一樣過生活,雖然上半年疫情關係大家過得有點驚慌,但還是即將要度過了。嘗試了新的視覺方式來呈現時間的消逝,結合這次的群眾素材貼合在場景裡頭。每到廟宇心靈都會有些許平靜與安心感,結尾畫面就用這樣的畫面,祝福接下來一切平安。

也感謝這次金馬與 JL 的邀請,謝謝。


《美術組預算下來了》

創作者|王誌成,以《返校》獲金馬 56 最佳美術設計    

對所有美術組來說,「一個好消息的到來」一定是美術預算通過了,美術預算批下來了,瞬時舉國歡騰,普天同慶,可喜可賀,眼睛都亮了。


《旅途 Life Journey》之 那天說了再見

創作者|蔡珮玲,以《夕霧花園》與 Nikki Gooley、Nina Edwards、周麗明共同獲金馬 56 最佳造型設計

2020 年 5 月 6 日,我和家人一起把媽媽的骨灰埋在看得見大海的櫻花樹下。

我總是能活得像鳥一般自由,在世界各地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去年我想邀請她一起參加頒獎典禮,她說她不在乎這些;直到她走後,我才從別人口中知道她有多為我感到驕傲。

我相信她常告訴我的「自由的靈魂 」,我相信她已經成為輕盈的風來去自如,只是我仍深深地想念她。

 

《旅途 Life Journey》之 Moving Forward


創作者|Nina Edwards,以《夕霧花園》與 Nikki Gooley、蔡珮玲、Nina Edwards、周麗明共同獲金馬 56 最佳造型設計

我曾經充滿創造力,自由自在地在四處與才華洋溢的人們工作,設計師、導演、演員等等。但癌症改變了我的世界,我被迫離開了製作中的電影,經歷整年的治療,一切是這樣陌生又讓我害怕。Covid 的出現,全境封鎖,在這段時間裡,透過電影,我的心情、想法受到啟發,但支持我走過這糟糕的一年的強大力量,是我的家人。現在,我又開始創作了,重新回到我愛的工作,電影。


《被世界追趕的我們》

創作者|洪昰顥,以《狂徒》獲金馬 56 最佳動作設計

利用移動與速度的概念,借喻在 2020 這一年,彷彿變速般的,改變全球各地原有的運行節奏。而世界的台灣,卻在這波浮動的影響中,穩健得面對眼前的挑戰、跨越層層阻礙,最後依舊能夠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節奏。


《雨過天青》

創作者|賴秀雄,以《陽光普照》拿下金馬 56 最佳剪輯        

在拿到素材後,我發覺大家對 2020 年,幾乎是對疫情最有感,大約有七到八成都描述對疫情的不安與焦慮。 所以,我就以疫情為題材,描述這場人類與病毒對抗的現況,以及我們的應對與自處。


《從心開始》

創作者|周震、嚴唯甄,以《灼人秘密》與李丹楓共同獲金馬 56 最佳音效

一直到有了寶寶以後,從來不懂為什麼有人敢在這樣的時代有小孩的我,開始被逼著思考生命延續的意義,如果生命自己會找到出路,也許我只是個媒介,或者孩子給了我的生命新的開始,新的課題,在我以為的絕望中,必須找到出路,從心開始出發,看見不同的未來。
            

《越過以後 Beyond》

創作者|張偉勇,以《幻土》獲金馬 56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一致,不一致;和諧,不和諧;同意,不同意。

這個世界正在經歷一個非比尋常的時刻,各種聲音、立場、爭論正此起彼落地充斥在環境、在我們之間。這些話語、訊息可能大聲,或甚至安靜無聲,但我們都在仔細聆聽。我希望,無論如何,我們終將找到繼續共存的方式。

 

《奇異點》之 共生與靜

創作者|盧律銘,以〈光明之日〉獲金馬 56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2020 之前的我們,追求極速。
然而在還沒看清楚周遭的模樣之前,這世界停止運轉了。
我們重新由緩步開始,慢慢走向新的明天。


《奇異點》之 面向未來的第一天

創作者|雷光夏,以〈光明之日〉獲金馬 56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每天早上到頂樓陽台曬太陽。
渴望與其他物種接觸,我在窗邊放上米粒。第二天米粒消失,鳥兒們來過了吧?我總在清晨夢境中彷彿聽見牠們。
提著手袋去超市買魚,是與遠方大海連結的消極嘗試。

宅居,細瑣、自得其樂,與他人無干緊要。
但我們確在同一艘命運之船上。
希望大自然捎來訊息,告訴我們:那洪水已退去。

面向未來的第一天,作為人類,深切反省。

#金馬獎 #羅申駿 #JL DESIGN #電影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馬揚異
資料提供JL DESIGN
責任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