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地方老店變成文青小店啦——李政道、曾熙凱的萬華浪流連
我們與政道在艋舺清水巖祖師廟正前方相見,等待熙凱到來的過程中,他像里長伯接待外賓一樣手忙腳亂地熱情招待。先是在一旁的沙茶牛肉大王點了牛雜湯、炒牛腦、荷包蛋、不在菜單上的神秘沙茶炒蒜,再叫了幾碗白飯後,又奔去隔壁先幫熙凱叫他喜歡吃的水餃。
好不容易坐定位,熙凱也現了身,政道突然又拉開後背包拉鍊,拿出不知道何時備好的冬瓜檸檬手搖,與月桂冠一起倒進啤酒杯裡。就是這一味,大白天的,一群人認真喝了起來。
魚丸傳情:這是鄰居的默契
《萬華世界WAN der LAND》並非兩人第一次碰頭,2016 年政道以《西城》名義發起「Designer Battle Night」系列講座,熙凱就是講者之一。「那次是因為我看到很多老品牌被改造,但改造的都他媽的白痴。只想動人家招牌,好像改招牌就是幫品牌做再造了。」想起許多老品牌淪為去脈絡化的文青小店,政道還有點氣噗噗,「找了熙凱後,發現他對脈絡的理解本我想像的深很多,也帶很多國外的思維回來,不是那種東西砍掉就算了的人。」那次合作雖然短暫,卻確認了彼此氣味相投,一年多後,兩人更正式在 CIT 成為鄰居。兩位離開 CIT 後,也相繼搬進位於西門町附近的老公寓內,該棟三樓只有兩個空間,政道跟熙凱各據一方,所謂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大概就是他們的生活景況。
熙凱回憶起政道的暖男舉動,「我們有事沒事就會聊一下,他還常常買東西回來給我吃。比方說大豐魚丸、牛蒡甜不辣都會分我,我就想說,哇靠這人很大方。」聊多了,禮尚往來也成了習慣,鄰居的特殊默契便自然產生。位於台北西邊萬華老城區的新富町文化市場的宜玲總監從旁看出這份火花,與營運單位忠泰基金會於是在 2020 年初時邀請他們為萬華共同策展。
「很好揪啊,這是一種鄰居的默契,沒事就坐下來聊,聊久要一起做事的時候,就知道對方興趣在哪裡、會接受什麼東西。我們不想找藝術家來創作,不是說他們不好,藝術家有藝術家的作用,我們想把焦點放在真正做生意的人。」藝術需要介入地方嗎?介入多少、如何介入?這些是兩人花最多時間討論的核心問題。
兩人不願做一個曇花一現的展覽,更期待產生實質的轉變,「我們都是設計背景,比較目標導向。藝術介入地方,大部分是幫助觀光,但我們面臨的是凋零的產業,人潮進來了有辦法改變嗎?」看展了,然後呢?如果萬華在地的攤商,無法提供消費者需要的產品,人進來了貨也出不去,「他們所提供的服務、內容,是不是當代人需要的?如果我們要創造出好的循環,那應該讓店家創造出現代人也有興趣的東西。」若無法推動質變,一次次的外力刺激、文化消費,最終只會導致在地攤商的疲乏。
確認目標一致後,他們便開始了為期約一年的田調,政道負責潛入地方,熙凱負責收束脈絡。熙凱認為,政道擅交遊的個性很適合文史調查,「一般可能會做訪談,但他是用消費開始,對店家來講,你要先變客人、交朋友才能聊啊。」政道感謝起媽媽,「我是跟我媽學的,以前我家是三角窗,她是街長,鄰居都認識她,常常互相送東西。」所以他不只會送魚丸給熙凱,還會買 A 店家的紅豆湯圓給 B 店家老闆,再經過 C 店家坐下來喝碗熱湯。
「把他們當成阿姊、阿嬸、阿伯,沒事關心、練痟話一下,他們很多事情都會跟你講,要透過不同方法卸下他們的心防。」里長伯的煉成,並非一朝一夕。
建構萬華世界
《萬華世界WAN der LAND》能長成現在的樣子,木村拓哉功不可沒。2019 年底,他們追完《Grand Maison 東京》[註1]深受啟發,「那時疫情還沒那麼嚴重,我們就想說,透過 fine dining 的手法把萬華的文化輸出,外國人看到一定會懂。」政道於是寫下「萬華與世界的關係」這個申論題,要與熙凱一起討論,卻意外定調了展名,「熙凱看到就說,那展就叫『萬華世界』啊,我就覺得,對欸,好像這樣就很帥了。」
從建構萬華世界的角度切入思考,他們才慢慢發展出了現在的六個展區——〈廟宇〉、〈市場〉、〈青草巷〉、〈大理街〉、〈工藝〉、〈花街〉。並分別以 fine dining 概念,從前菜走到甜點設計出六道相對應料理,走進展間,視覺、聽覺、嗅覺等五感體驗瞬間大開。
對於萬華深厚的文史脈絡,兩人都認為僅用一年理解是不夠的。他們誠實面對不足,說其實直到正式展出期間,都還在增補、調整內容,「像廟宇那區有一塊牌,開展後還寫『神主牌』,後來我跟一個師傅聊天,他說:什麼神主牌,那是『ㄧˋ ㄗˇ』牌!」政道跟老師傅嚼太多檳榔導致落風、台灣國語的發音搏鬥了好一陣子,才總算明白他的意思。
「懿旨牌,司馬懿的懿。如果是天后宮等等女性的神明,就叫懿旨牌;像青山宮的牌子,男性的神明就叫玉旨牌,玉皇大帝的玉。」他滿臉不好意思,說展期前一個月全是寫錯的,跪求勘誤,「當下就覺得,幹我們好無知,很多知識沒有跟耆老聊是不知道的。」
為了獲取知識,政道也時常沈迷於臉書社團「萬華人的小宇宙」,上頭有人分享清法戰爭時,祖師爺在艋舺、淡水之間支援的故事;也有人貼出水餃一盤 2.5 元的古老菜單,上頭中文字從右到左「店露面對寺山龍華萬」[註2],留言串於是討論起了這間店當年可能座落的位置。
這種一邊做一邊長知識的情況,其實讓熙凱有點緊張,「這東西很危險,因為我要負責專案的收尾跟呈現,所以我們中間必須要斬斷一些事,凝聚出展覽明確的方向。」萬華地方之豐富,他們始料未及。因此,最終成果距離帶來產業轉變及文化輸出的野心還差一哩路,熙凱自嘲,「哎唷,這沒有講那麼開過,如果拿我們最初的想法來驗證產出,可能就會打自己臉啪啪啪。但我們的產出,這些用萬華文化創作出來的東西,是有資格站上國際舞臺的。」雖不完美,問心無愧,他們是有幾分說幾分的人。
政治正確之外的萬華
一月就開展,我們的訪問其實已經落在展覽尾聲了,這遲了一點的時間點,卻讓他們有機會分享這幾個月來接收到的反饋。「我覺得很開心,很多人來看展,會覺得這不是他們看過的萬華、原來萬華可以是這樣。」對政道而言,這次展覽是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這個「蕪」指的卻不是雜亂無用,而是指那些難以被外人接受、乍看政治不正確的事情。
熙凱舉例,「像阿公店超健康的好不好!想寫腳本的人就去阿公店找姐姐,每個人背後故事都爆滿。」政道接力,「對,花街,大家會覺得髒髒的,阿伯在裡面抽煙、喝酒、很爽的陪女生。但它其實影響了整個萬華的飲食產業,這是個 24 小時都吃得到蚵仔的地方,還有牛肉、鱔魚、鮮蝦、生魚片、麻油雞雜,滿滿的膠原蛋白,因為阿伯超需要補的。你不喜歡花街文化,但它帶來的飲食產業,你喜歡吧?」他唸完,我都餓了,沒有花街文化,就沒有這些特殊的小吃。
政道也說起萬華地區長久下來最具爭議的遊民及幫派議題,「那些遊民、角頭,都跟廟宇有關,你不能看到廟宇信仰,卻沒有看見背後的勢力,或那些因為廟宇的仁慈而帶來的聚集效應。大家會產生負面觀感的東西,其實都是一體兩面的東西。」這次策展,他選擇先不談這些,盡量挑選大家容易接受、進入的素材,將門檻放低,再引發進一步思考。
他們能理解一般大眾會對萬華有的刻板觀感,「主要是我們怎麼改變大家的觀點,讓萬華看起來非常有魅力?比方說青草巷,我們就做出一款琴酒,完全翻轉一般人對青草巷的印象。」熙凱仍認為,實質改變得從消費做起。「像現在大家都習慣在空間裡點蠟燭,可能是鼠尾草、聖木,或印度、西藏來的香。但老明玉香舖也有很棒的香,只是他們不懂包裝。」未盡之想像,他們都許願能在未來完成。
台灣文化的召喚
細探兩人的背景,政道經營媒體網站《西城 Taipei West Town》,樂於分享台北的老味道,重拾場域記憶及地方意識;而熙凱則是自 2015 年從倫敦回台後,陸續進行了《Eataipei》、《Eatopia》等論述台灣在地文化的的展覽,可見他們對自己的主體文化有一定的認同感及好奇心。不過,這樣的關懷並非與生俱來,而曾經過一番摸索。
很難想像現在完全融入西區生活的政道,曾是個遊走於民生社區、帶筆電泡咖啡店的東區人,「以前喜歡富錦街那種氛圍,騎腳踏車,舒服又悠閒。啟蒙我的是台北城市散步,那時參加了城隍廟的祭典,突然發現一切不是那麼簡單。」每年歲末,艋舺青山王黑夜暗訪,掃除妖魔鬼怪,信眾跟隨遶境,熱熱鬧鬧直至午夜,這樣的文化,身為台灣人的我們為何卻不熟悉?正好當時適逢新文化運動館開館籌備,他一不做二不休報名了許多講座,後續又參加了蔣渭水文化基金會的導覽活動,「這樣一層一層扒開,才發現這是我的黨國教育裡沒有的事情。」他在震撼中開始產出內容,介紹大稻埕滷肉飯、條通文化,這次能走進萬華,對他而言像是幸運地補上了西區最後一塊拼圖。
若說政道是東區人,熙凱則是從小到大生活在士林、北投一帶的純正北區人。「淡水、北投、石牌、天母這段,包括高中也在士林,補習班有延伸到台北車站啦。」他過去不喜離開北邊,只享受熟悉的舒適圈,直到受了設計訓練,才回過頭來認真思考台灣文化,「因為我受的訓練是,要成為一個品牌、設計師,要和其他人有所區別。如果要做一個城市品牌,我們是什麼?思考過程中,台北老城區就一直隱隱約約地召喚。」他說自己一開始,是用結果反推原因,「比方說為什麼會有廖小子這樣的設計師出現?他用噴漆、霓虹燈色;或是另一個很屌的藝術家沈昭良,他用長時間曝光去拍大量的電子花車。」比美感更重要的是設計背後的靈魂與脈絡,政道與熙凱現在對過去看不上眼的物件,都感到深具吸引力了。
「我過去也會受到當代設計感吸引,覺得某些東西很美,對台灣的這些物件不感興趣。但補充了文史背景後,這些都是有生命的東西,比方說這個招牌燈光是很巧妙的存在,如果換成當代的燈光,就沒感覺了。」舊舊的塑膠招牌,裡頭藏的是已經不太給力的日光燈管,那種介於亮與不亮之間的幽微,對政道而言才是真正的台灣味。熙凱轉身舉起牛肉大王的紅色板凳(老闆娘抱歉),「這個五、六〇年代的貼皮,就是一定要這樣的東西,我現在看到會覺得好想收它,買個橫放的椅子跟老闆換。」熙凱說,理解了,就懂得欣賞、運用了。
「對我來說,萬華比較像是把老台北的樣貌保留了下來。我小時候看到的元素,現在很多都只能在萬華找到。」多年來,城市變遷,在地特色也隨著一次次都市更新、危老重建變得越來越淡。兩人都對這點感到可惜,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台灣的建築,「能不能在新建築裡加入一些在地的工藝、雕刻,不要那麼突兀,出來就是現代主義的西方建築?能不能在遇到有價值的歷史文物時,不要只思考坪數,讓它很美的出現在建築空間裡?」講一講,他們突然自我反省:
「我們好像把話題帶到超哈扣的地方了?哈哈。好想要讓台灣的建案往更好的地方去走,可以做到的話,幹,功德無量。」
兩人這次發揮所長,邀請眾人一同思考、再想像萬華,若有激起一些漣漪,已是無量功德。
註1|《Grand Maison 東京》(日語:グランメゾン東京),由木村拓哉主演,於法國巴黎著名的米其林三星餐廳「L'Ambroisie」拍攝。
註2|露店,日本外來語,路邊攤、小攤販的意思。因是在涼棚內開設的商店,店面僅有頂棚、周圍沒有牆壁﹐故名之「露店」。
《萬華世界 WAN der LAND》
時間
2021.01.16(wed.)-05.09(sun.)10:00-18:00
每週二至週日(遇國定假日照常開放,春節連續假期另行公告)
地點
新富町文化市場
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捷運龍山寺站三號出口步行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