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人生的他者——盛浩偉讀《我的奮鬥》

我是我人生的他者——盛浩偉讀《我的奮鬥》

作者盛浩偉
日期12.04.2021

無意間在網路上發現五年前的《衛報》有一則報導:波蘭核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構成那些偉大文學作品的句子,其長度與組織方式之間都具有複雜的「碎形」(fractal)形式。我非專業,只能尋求網路解釋:所謂碎形是種零碎的幾何形狀,看似繁複蕪雜,然而當我們把整體形狀拆分成許多小部分時,會發現每一部份都近似於縮小後的整體,也就是整體與部分具有自我相似性,實際例子,如雪花,如山脈,如某些菜蔬等。

這篇報導還引述研究者們的評價:早在數學家、科學家們之前,歷來偉大的藝術家們就已透過敏銳的眼光與直覺,捕捉到自然界運作的方式,並透過文字、句子、編碼,在作品中向我們呈現這套世界的運作法則。

我無法描述撞見這篇報導是多麼像繆思降臨一樣,原有的那些難以描述、表達的感受和想法,都彷彿瞬間清晰。不,這當然不是指直接套用碎形的理論或幾何公式,像自動販賣機那樣投入零錢、按下按鈕,就會有商品掉出;我的意思是,碎形──細部與整體的自我相似性──的這個想法,好像成為一個類比推衍的原點,遙遙地和我內在那些謎一般霧一般的思緒共振共鳴。那是關於再次閱讀卡爾・奧韋・克瑙斯高《我的奮鬥:父親的葬禮》後的感受。

五年前,在《聯合文學》雜誌的「當代大師」專欄裡,我曾提及克瑙斯高。當時是先注意到國外媒體的報導訪問,其次是注意到《我的奮鬥》系列的銷售與翻譯盛況,而感嘆於臺灣似乎外於世界的純文學潮流,才寫下那篇的內容。現在,我們終於有機會能與世界同步,共享同樣的閱讀經驗與討論,這本該是欣喜之事。但更苦惱我的是,該如何介紹這套書呢?先前簡介時,僅是匆匆翻閱英文譯本,並未細讀,加上語言隔閡,還不能觸及作品的核心;如今終於有了中文譯本,好像靠近這部作品許多,但是反倒更看不清。

到底,除了講述它在國外造成的風潮之外,該從怎樣的角度切入,來概括簡述這部作品?該怎麼描述這套作品的誘人與高明之處?說到底,這長達六部、上百萬字的作品裡,沒有未曾見過的冒險奇異,沒有引人入勝的驚濤駭浪,沒有深奧難解的玄妙主題與討論,而徹徹底底就是一個中年男子的回憶自述兼碎念,關於成長,關於家庭,關於生活,關於所見所思所想,關於一切瑣事。然而,單是這樣的敘述,並沒有任何稀奇,也絲毫看不見其偉大之處,甚至可能平庸得令人生厭。可若是這樣,又該如何解釋這部作品受到世界上諸多大型文學獎的青睞、在各國讀者圈中引發的反響?又該如何解釋,我自己在閱讀時這部作品時的投入與欲罷不能?那深藏在作品當中,極具吸引力的「那個」,到底是「什麼」?

許多評論曾提及,克瑙斯高《我的奮鬥》屬於自傳性虛構小說(Autofiction)。這個詞頗為曖昧,意義界定並無明確共識,但有論者認為它不同於自傳體小說(autobiographical novel)與自傳(autobiography),而(有一說認為)其差異正在於,自傳性虛構小說的敘事者必須是第一人稱、與作者同名,且具有高度的創作者自覺,對自己所寫下的內容有反身性。不過,這僅是評論者的看法,當這種對於真實與虛構的討論放諸至大眾媒體或日常語境中,遂不免流於窺探隱私與醜聞八卦。這是提及《我的奮鬥》時必然會連帶提到的事實,但這是理解這部小說的關鍵嗎?這是它之所以被肯認為「偉大」的根本理由嗎?我認為不是。

直到,我讀到「碎形」。如果說,偉大的作品體現了碎形;如果說,碎形代表部分與整體的相似性,代表的當我們在極鉅與極微的尺度都會看到類似的東西,那不也就意味著,當我們試圖化約整體,我們還是只能得到跟整體極為相似的東西,就像是我們在豹紋裡又見到豹紋,就像是我們在雲朵形狀的邊緣還是會看見雲朵的形狀。彷彿是一種不可化約性。而,不可化約,與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正好是彼此扞格的。

為了理解與掌握,為了溝通與效率,我們不總是在化約事物嗎。勞動被化約為金錢與數字,閱讀被化約為目的與學習成效,彷彿簡單的描述就可以把事物濃縮。但真的是如此嗎?一個好的故事大綱等於一個好的故事嗎?當我們把藝術作品分析拆解為每個細部,那麼再將這些細部拼湊回去,會得到同樣的藝術作品嗎?當我們替亡者的人生書寫一篇訃文,這篇訃文能代表亡者所經歷的所有時間、他曾產生的所有情感、他所想望的每個追求嗎?

是的,時間有限、生命有限,我們無法窮盡所有大大小小的事物與細節,然而,重點或許不在於記住所有東西的「內容」,而是,我們需要一種「形式」,來提醒自己對世界的不可化約性有所覺察與感受。這是文學的本質。事實上,世界文學中那些了不起的作品,都是用其極為繁複的形式宣告這份不可化約性的存在,把這份本質推展至極致;它無法被化約簡述,就像我們即便能用一句話描述完《紅樓夢》、《戰爭與和平》、《百年孤寂》或《二六六六》,但作品本身所承載的、所啟發的,都遠比這一句描述要龐然得多,唯有親身閱讀過一遍,讓文字在讀者流逝的生命中展開,成為經驗,我們才能感受它之所以為它本身、它的「存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對我來說,這也才是克瑙斯高《我的奮鬥》真正的價值所在。我們可以撿拾它其中觸碰到的任何一個主題,然而,這整部作品最核心所欲宣告的、它「奮鬥」了如此鉅量的篇幅所欲傳達給讀者的,就是「真正的存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而閱讀《我的奮鬥》,就是重新喚起我們對於他人「存在」的感受性。這份珍貴的感受無法被化約,非得親自閱讀,以時間為籌碼,才能換得。

在網路上,還找得到許多克瑙斯高受訪的影片。他的外表帥氣,談吐沈穩,極具成熟魅力。其中一部影片裡,他說到自己喜歡一個人待在房間,想著人們並不認識他,他就可以盡情書寫。此時,主持人銳利地反詰:一個人寫了三千多頁的自述、暴露自身,卻是源於「希望人們不要認識我」這樣的念頭?這是否過於矛盾?克瑙斯高回答:但是在小說裡沒有其他人,他才有絕對的自由來表達自身。主持人則再次追問:那又何必將小說出版?

克瑙斯高的回答頗富深意。「因為我是一位小說家。那是小說家該做的事。那作品對我來說是一件真正的『藝術』。文學藝術。那⋯⋯那並不是『我』。不是我的人生,」他如此說道,「那是我人生的他者。」

 

《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

 



 

 

 

 


作者: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譯者:林後
出版者:木馬
出版日期:2021.03

#自傳小說 #小說 #盛浩偉 #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盛浩偉
攝影吳浩瑋
責任編輯李姿穎 Abby Le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