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嶼浪同存】線上策展,已經成立了嗎?黃姍姍 ╳ 周琍敏 ╳ 林昆穎談後疫情時代策展

【嶼浪同存】線上策展,已經成立了嗎?黃姍姍 ╳ 周琍敏 ╳ 林昆穎談後疫情時代策展

作者BIOS 文化創意顧問
日期04.01.2022

2021 年臺灣疫情一度升溫,三級警戒發佈,文創產業被一鍵暫停,在這一年之中我們經歷衝擊,學習和數位科技相伴,試圖在挫折中找尋新生。2021 BIOS 年會【嶼浪同存】首場主題論壇,以「轉型X策展|跨越時空與藩籬的展覽趨勢」為題,主持人小島裡文化品牌總監林凱洛引用東京森美術館前館長南條史生的論述開場:

「如果藝術是推銷城市的工具,他認為用途有三個,第一是開設美術館或藝廊等永久設施;第二是發展像單年展、雙年展等短期大型活動;第三則是推動城鎮中的公共藝術計劃。」

本場論壇的三位講者,分別可對應上述三種面向,透過忠泰美術館總監黃姍姍、合方創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琍敏、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林昆穎,一起回顧 2021 的重要展覽活動,從中提取趨勢和觀察,進一步探索什麼樣的展覽,才是後疫情時代的新日常?

疫情正是一場大型策展,人類行為和心境有何改變?

林昆穎認為,Covid-19 疫情像是整個世界的大型策展,觀展者與策展者的行為模式被徹底改變,比如疫情期間,更多人轉而久居故鄉,地方的小型展覽顯得更為有機活潑。花蓮出生的他,觀察今年故鄉一系列的展覽,包含花蓮跳浪藝術節、深谷稻浪藝術節、海或瘋市集等,活動型式結合旅行和在地探索,不再只是一群人聚在特定展場,增添更多向外的身體經驗,「你可能突然搭船出海、前進深山,更自我也更自然地抓取新體驗。」

周琍敏則以 2021 年 5 月 14 日為分界點,此前臺灣策展界朝氣蓬勃,印象最深刻的展覽是在北師美術館展出的「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眾人摩肩擦踵、親炙本土藝術前輩的追求,但三級警戒後,接踵而來的卻是考慮取消、退票,館方也開始思考展覽延期或轉型。策展界開始習慣採用預約制和線上系統,以控制到場人數,或是提供其他的線上分享機會。但仍有不少現場演出難被雲端替代、只能取消,對展覽單位來說都是極大的掙扎,籌備的心血也化為烏有,必須學會接受。她說疫情讓大家都學了一課,「意外和衝突就是人生的體驗。」

黃姍姍今年印象最深的展覽則是「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覽最後一區是由藝術家訪問孩童對於「靈魂」的看法,認真純粹的回應讓人印象深刻,也啟發思考。她在疫情爆發前後各參觀了一次,正因疫情帶走許多生命,使人對於生死的解讀有不同的感受:「除了悲傷不捨,我更願意看正面積極的那一面,人類短暫生命有無限可能,也有機會留下雋永的意義。」

IMAGE

忠泰美術館總監 黃姍姍

從實體到雲端,展覽空間的未來樣貌?

疫情使得策展單位積極思考線上化的可能,「也許不久之後大家會變《一級玩家》,肉體參加市集、手機看 NFT。進入元宇宙,展覽會變成怎麼樣的領域?」林凱洛拋出提問。

忠泰美術館長期經營實體場館,黃姍姍不諱言,團隊過去習慣策劃現場,疫情之後,每個展覽都要準備不同備案,如果現場被迫暫停,才能及時應變。「我誠實地講,過往兩年線上策展的企劃和內容,都是同事自己摸索製作,沒有發包給別的團隊,無法說是非常專業,但這就是個需要學的時代。」對於線上策展和互動方式,團隊都在學習和摸索,這兩年分別嘗試過線上講座、直播和論壇,也必須時時針對設備和網路狀況隨機應變,整個團隊更靈活地應對外在世界。

不過這些改變並非只為了因應疫情,「忠泰美術館的空間有限,開館以來就期許展覽可以突破館牆,走到城市和街道與觀眾互動。」今年的「Off-Site Project」邀請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展出近年重要的精選作品,並為展覽設計全新的戶外空間裝置作品,讓展覽得以走出場館的室內場域,增加觀者與展品互動途徑。

IMAGE

忠泰美術館「場域・啟發—隈研吾展」(圖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這兩年忠泰也與國際單位合作,將實體展覽線上化,透過影片和線上資源,讓更多國際專家有機會參與討論和分享。但展覽並非從此轉型線上,原有的實體展場同樣不可忽略。「親臨現場的經驗無法被取代,如何在實體展覽上精進,讓人願意花時間走到美術館,會是未來的挑戰。」

針對線上策展的下一步,黃姍姍提供一個可能的方向:「單純把實體內容放到線上呈現,已經是上個階段的目標,下個階段或許更應該從虛擬空間出發,思考如何讓觀眾更沈浸於虛擬體驗。」

從地方的公共藝術切入,周琍敏以「2021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感情線:看見未見的萬華」作為實例,過去的地景藝術採限地策展,觀者需必須來到指定的場域,和地方發生連結。但當疫情來襲,限地成了枷鎖,究竟能不能舉辦都充滿未知數,策展團隊該如何應對?

周琍敏與團隊挑戰了限地策展的概念,在對公部門提案時,提出兩個設於萬華的實物作品,及一個線上作品「萬華大商場」。提案最初遭到質疑,線上作品如何表達地景藝術,她卻想,「為什麼不能?如果真的不能到現場,不能在線上展現地域形象嗎?」

最終線上作品發揮了虛擬的優勢,突破了時空限制,闡述臺北西區百年來的歷史變遷,創作者建構了消失的中華商場,透過 360 度環狀影像、接近真實比例的呈現,讓過去與現在相互扣合。

IMAGE

2021 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感情線:看見未見的萬華」(圖片來源:藝術地景.記憶臺北)

這次導覽活動也採線上、線下雙軌並行,實體交流之餘也召開線上研討會開放觀者提問,策展團隊觀察到觀眾已經熟悉線上論壇和會議的模式,但若遇上好天氣,人流就會轉向實體導覽。新的參與方式正在型塑,人們依舊喜歡實體的樣態,線上展覽則是無法來到現場的另一個選擇,有助於策展單位擴大參與對象。展望未來,如果線上還能創造出新的遊戲模式,更能讓體驗加分。

「有沒有可能實體展館可以更數位、更多技術導入,讓人們來到這裡做更多虛擬沉浸的體驗?」在周琍敏的想像中,空間依然重要,但絕非單純的活動場域,而是有更多機制建構出全虛擬體驗,比如萬華大商場於臺北 101 的沉浸體驗展演空間「双融域 AMBI SPACE ONE」發表,在實體展場中可以親身經歷萬華商場的變化,打造全新的接觸機會。

「策展人不僅要說服藝術家和創作者思考如何把作品虛擬化,還要說服贊助和主辦單位,才有機會負擔相關技術所需支付的成本,讓雙方能理解作品線上化的過程和結果。」主持人林凱洛將問題拋給今年白晝之夜嘗試各種科技技術的林昆穎,而他的回應倒是很平常心。

「疫情的改變其實就是常態,隨著 5G 和科技的發達、人們花更多時間看螢幕、滑手機,習慣線上化的一切。」現在策展單位將過去的執行方式複製在數位的世界,往往會發現無法創造足夠好的體驗,表示策展的研究方法需徹底翻轉,技術也要連帶革新。

以林昆穎的自身經驗而言,習慣了在家工作的生活,就再也回不去太無聊的線下活動,需要有更厲害的展覽、讓觀眾在家裡無法還原體驗,才能吸引人出門。過去展覽的體驗設計限縮於空間創造的行為和心理狀態,現在更需要討論的,則是觀眾如何從家裡出發、進入展覽現場、展覽呈現和瀏覽內容、觀眾從中帶走和留下什麼、以及展覽如何帶動周遭的消費環境。

因此設計展覽體驗,已經發展為設計顧客的一趟旅程,線上線下的技術絕非一刀切,而是如何在不同的節點創造更完整的感受,「作品需要線上和線下串聯在一起,才能成立。」比如他曾看過的一個樂團演出,是讓觀眾在線上票選現場展演的下一步,決定演出歌曲和呈現方式;而明治神宮也曾經舉辦的 AR 展覽,觀眾需要親臨現場,才能感受虛擬作品與環境的互動。這些線上線下共同建構的展覽,單從實體或虛擬來思考,都無法成立。

至於與贊助和出資單位的溝通,林昆穎認為,策展人和藝術家不該區分「我們/他們」,管理單位的任務是以熱鬧繽紛的展覽吸引城市觀光,而藝術單位則負責製造內容,雙方的共通點都是要跟受眾溝通,無論形式如何,促進人的交流才是最終目標,也才能滿足三方的需求。如果要再往前推進一步,他期待管理單位能夠屏除「縣市 PK」思維,以島嶼共同體的意識,建構串聯起臺灣各地的論述,當各方展覽呼喊島嶼的整體性、鼓勵參與和描述,文化就會更加成形。

IMAGE

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 林昆穎

展望 2022 年,對於策展有何期待?

黃姍姍以過去在日本策展的經驗提出觀察,臺灣各地的節慶和地方活動,大部分由公部門發起,以達成城市行銷的效益,「就像是過去幾年的日本,他們的下一步是由在地生活者發起活動,讓論述紮根。」

這兩年接受科技與展覽融合的震撼,她相信展演虛實整合的趨勢已經勢不可擋,一方面期待明年有更多展覽和不同的產業合作,開發出更多感官互動的技術和形式,觸及不同文化領域的辯證與討論,讓文化與科技有更多對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積極思考實體展演空間的存在本質,「好的展覽像是去了一趟旅行、品嘗一頓晚餐。不光是人抵達了,還包含環境氛圍和參與互動,這種現場體驗很難被取代,我們如何去呈現這種經驗給更多觀眾?」這些實地的參觀體驗,正凸顯了實體無法被取代的理由。

林昆穎更相信展覽「智慧化」的發展,未來所有的展覽都有機會加入科技互動,活用線上和線下探索,就像建構電玩情境。當人們都熟悉數位產品、創造數位參與,策展人應該積極思考如何讓參與的觀眾在獲得知識、觀看展品的同時,獲得沈浸式的現場體驗。「回頭看 2021 白晝之夜所做的線上策展,成立了嗎?我很疑惑,但總是可以往下思考,做完一堆事情之後再來看,哪些是重要的事。」

他舉例,「當你飛到威尼斯雙年展,費盡心思選了一個好展、觀看兩小時,這一趟旅途就真的會成為你生命中的一段劇情,」如何透過跨域合作、創造這一段留在生命裡的體驗,是他明年更想嘗試的事。

周琍敏認為過去觀展有儀式感、也會期待與藝術家交流,形成完整的體驗,在嘗試線上作品之後,新的科技改變展覽的形式,不能直接斷言是變好或變壞,只能以更多的包容心,盡可能地實驗。

IMAGE

合方創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周琍敏

面對後疫情時代,所有展演團隊都在思考,或許並不只存在於一種展演形式,以及如何挖掘有更多樣的商業模式。當線上服務、異地共演、遠距課程成為未來趨勢,沉浸式體驗和虛實整合等應用型態更加受到關注,臺灣的展演活動產業正面臨全新的轉機與挑戰。

「這些新的、策展人想做的事,是不是能被觀眾接受?」從此疑問出發,策展人還在尋找的路上,「尋找也是一種美好的過程。」

 

#BIOS 年會 #嶼浪同存 #策展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Sana
攝影Gelée
責任編輯陳劭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