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坎城影展|得獎片分析:電影裡外的救贖

2023 坎城影展|得獎片分析:電影裡外的救贖

作者楊晴絮
日期31.05.2023

第 70 屆坎城影展已於前晚(27 日)順利落幕:由二度獲頒金棕櫚的瑞典導演魯本奧斯倫(Ruben Östlund)所領軍的評審團,雖曾遭受各界質疑評審團組成的成員平均資歷尚輕,但還是交出了尚具說服力的得獎名單。

評審團團員尚有法國新銳導演茱莉亞迪古何諾(Julia Ducournau、《鈦》)、摩洛哥導演瑪莉安圖澤尼(Maryam Touzani、《雙手的溫柔》)、非洲尚比亞裔導演朗嘉諾尼歐尼(Rungano Nyoni,《你才女巫,你全家的都女巫》)、「驚奇隊長」布麗拉森(Brie Larson)、法國男星丹尼斯門諾切特(Denis Ménochet)、美國男星保羅戴諾(Paul Dano)、阿富汗編劇阿提克拉希米( Atiq Rahimi)、阿根廷導演達米恩斯弗隆(Damián Szifrón )。

IMAGE

是枝裕和《怪物》
 

今年的 21 部競賽片裡打頭陣的《怪物》,是是枝裕和導演在結束兩部跨國合拍後重回日本拍攝的作品。

這次他一改自己擔任編劇的習慣,找來也是大師級的編劇坂元裕二合作,果然賦予是枝裕和電影另種樣貌:一起看似不單純的校園霸凌事件,加上牽涉其中的家長、老師;透過縝密巧妙的故事安排,不僅將常看到的日本校園、社會問題用不同面向呈現於銀幕之上,批判之餘還能滲透其中,是枝裕和導演電影裡慣有的理解與包容,越近終曲越令人動容。

儘管《怪物》一開始被安排在距離閉幕頒獎典禮最遙遠、策略上最不利的首場(日)放映,讓人一度擔心是否拿獎無望,但這部普遍被國際媒體低估的作品,還是爭氣地拿下最佳劇本獎。

IMAGE

努瑞貝其錫蘭《關於枯草》

向來以詩意影像著稱的土耳其大師努瑞貝其錫蘭(Nuri Bilge Ceylan),這次是 7 度進入坎城主競賽。喜歡攝影而被派駐到多庫德族裔的鄉間任教的中年男老師,他有點自視甚高,偏心聰明女學生,看低生活在當地的友人,也不承認對患有殘疾的女主角有著好感。新作《關於枯草》(About Dry Grasses,片商暫譯)故事圍繞在這些角色身上。

近 200 分鐘的片長,除了再度檢視了中產階級的憂鬱,也不乏對邁入中年的自省。而其中一場男女主角驚人的對白,從討論社會參與、公民義務到激辯生命意義,還檢視了保守父系社會裡的女性地位,無論是篇幅之長或犀利程度皆是錫蘭作品之最,令人咋舌之餘也是由衷佩服。

《關於枯草》雖然替女主角梅爾薇迪茲達(Merve Dizdar)拿下最佳女演員獎項,但令人更難忘的是德尼茲切利洛格魯(Deniz Celiloglu)所詮釋那個全然不討喜,最後卻會令人對他心生同情的男主角。

IMAGE

強納森葛雷澤《The Zone of Interest》

英國導演強納森葛雷澤(Jonathan Glazer)電影作品不多,卻以前衛的視覺風格聞名。這次他選擇改編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的同名小說,但拿掉書中人物故事情節,僅保留書中「德國將領生活在集中營旁」的背景設定。

《The Zone of Interest》單純只是「觀察」將領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而他們舒適的豪宅與奧斯威辛集中營僅有一牆之隔,所以觀眾看不到納粹的殘酷惡行,且受害的猶太人也從未入鏡,只能從高牆另一側傳來的各種駭人聲音推敲——對比牆的這邊德軍之家的美滿,一切更顯得喪心病狂。

以「納粹屠殺」為題材的電影數量不勝枚舉,已有許多珠玉在前,強納森葛雷澤卻以大膽手法及全新觀點回應,儘管鏡頭總是帶著距離,缺乏特寫觀察演員表演的細節,葛雷澤還是以豐富的聲音設計,搭配冷調視覺完成精彩的場面調度,也讓他首度入選主競賽並成功抱回評審團大獎。

IMAGE

潔絲汀楚特《一場墜樓的分析》

一起丈夫墜樓意外卻被檢警認定為他殺,人氣女作家因此成為謀殺案的頭號嫌疑犯,唯一的目擊證人卻是他們盲眼的獨子。

法國導演潔絲汀楚特(Justine Triet)上次以《寂寞診療室》入選主競賽,新作《一場墜樓的剖析》(Anatomy of a Fall,片商暫譯)一樣側重女性狀態剖析,這次卻更上一層樓。透過法庭之上一場場女作家與檢查官精彩的攻防,不僅揭開了婚姻生活裡的赤裸真相,也趁機審視了當代婚姻制度背後的社會結構。首映結束獲得滿堂彩,也順利替楚特拿下金棕櫚獎,劇中飾演關鍵角色的小狗也拿下狗狗金棕櫚。

不能不提的是完美詮釋劇中冷靜自持女作家一角的德國演員桑德拉惠勒(Sandra Hüller),同時也是今年另一部金棕櫚大熱《The Zone of Interest》的女主角,兩相比較更顯桑德拉精深演技。而《The Zone of Interest》裡刻意帶著距離的拍攝手法對演員拿獎不利,故賽前大多預估除非《一場墜樓的剖析》拿下金棕櫚,不然惠勒會以該片封后,沒想到《一場墜樓的剖析》果真拿下金棕櫚,但這次也無追加頒發最佳女演員(坎城影展只有在 2013 年破例,讓《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的兩位女主角共同獲得金棕櫚獎的殊榮),是全片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IMAGE

陳英雄《火上鍋》
 

好久沒拍片的陳英雄,這次的《火上鍋》(The Pot-au-Feu[註],片商暫譯)描述 19 世紀美食家與他的廚師兼伴侶愛情(美食)故事。這是一部不宜空腹進戲院觀看的電影:開頭只見飾演廚師的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與美食家班諾馬吉梅(Benoît Magimel)在偌大的廚房裡被豐富食材及各式專業複雜的料理工具包圍,兩人正有條不紊地準備一道道工序繁複的精緻佳餚,行雲流水般的長鏡頭,搖曳跟拍兩位主角在廚房裡外的忙碌身影,只見他們默契十足,宛如琴瑟和鳴。

電影長達四十分鐘的開場令人驚艷,也替全片定調。美術及攝影到達新高度,讓電影裡展現的烹飪嚴然是另外一種藝術,且盤中珍饈搭配細膩光影也能拍得性感。全片不見戀愛橋段也沒有性愛場面,卻能將廚師與美食家的愛情詮釋的說服力十足,陳英雄的執導功力不在話下,也讓他在 1993 年《青木瓜的滋味》獲頒金攝影機獎之後,終於拿下最佳導演獎。

IMAGE

阿基郭利斯馬基《落葉》
 

坎城這幾年歷經連串改變,包括這兩年新增加的「坎城首映」觀摩單元、訂票全面改成線上系統⋯⋯等。不為外人所知的,因為受到新增「坎城首映」單元影片影響,媒體晚場直接被調整(擠壓)至深夜時段——對每天需要消化四到六部電影的影評媒體,每天一早開始第一場電影,要撐到凌晨時分才得以結束看片行程。每日睡眠時間不到五個小時之下,影展開始沒多久每場放映就需要祭出強大的意志力在黑暗中與疲憊(睡魔)對抗。

在這麽壓縮的行程裡,影展中後段出現片長只有 81 分鐘,阿基郭利斯馬基(Aki Kaurismaki)的愛情小品《落葉》(Fallen Leaves,片商暫譯)無疑是久旱(倦)逢甘霖啊。

這位芬蘭大師向來關注底層人物,在《落葉》裡,男女主角邂逅了彼此之後,卻因男生弄丟抄著女主角電話的紙條,他們開始展開尋找彼此的過程。

在郭利斯馬基一慣的喜劇世界裡,角色永遠都端著撲克臉。若要說郭利斯馬基新作與以往不同之處,唯有主角老式收音機裡頻頻傳出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的新聞。此外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劇中人物依舊沒有行動電話,聽的也是收音機,刻意做舊的美術場景卻有著自成一格的繽紛,再再顯示老派的美好。可惜這股美好未能延續到最後,儘管是眾多媒體心頭好,郭利斯馬基也只拿下評審團獎。

IMAGE

文溫德斯《Perfect Days》

 

若說郭利斯馬基是影展進行到中段出現的及時雨,影展尾端出現的溫德斯,則是療癒了眾人的疲憊。

德國大師文溫德斯(Wim Wenders)新片《Perfect Days》來到東京拍攝,役所廣司的角色專職公廁打掃,儘管不是體面的工作他還是本著職人精神,要求盡善盡美。獨居的他每天進行相同的作息;不工作的他則鍾情二手書店的書本、用底片相機拍照及聽著舊式卡夾播放的西洋歌曲。沒有明確交代角色背景,但從主角周圍的蛛絲馬跡,也能判斷他或許有過一段傷心的過去。

《Perfect Days》的美好,就在於他不帶批判,始終維持溫柔、包容的凝視。而溫德斯捕捉到那些日常的枝微末節,搭配 Lou Reed 的〈Perfect Day〉,在漆黑影廳與一秒二十四格的光影之間,不只畫面裡主角所選擇的人生,彷彿連同畫面之外的我們也一同被救贖了。

|The Pot-au-Feu 原指法國傳統蔬菜牛肉鍋


第 76 屆坎城影展競賽得獎名單:
金棕櫚大獎:《一場墜樓的剖析》(Anatomy of a Fall,片商暫譯)/ 潔絲汀楚特 Justine Triet
評審團大獎:《The Zone of Interest》/ 強納森葛雷澤 Jonathan Glazer
最佳導演:Tran Anh Hung 陳英雄 /《火上鍋》(The Pot-au-Feu,片商暫譯)
評審團獎:《落葉》(Anatomy of a Fall,片商暫譯)/ 阿基郭利斯馬基 Aki Kaurismäki
最佳劇本:《怪物》/ 編劇 坂元裕二 
最佳女演員:梅爾薇迪茲達 Merve Dizdar /《關於枯草》(About Dry Grasses,片商暫譯)/ 努瑞貝其錫蘭 Nuri Bilge Ceylan
最佳男演員:役所廣司 /《Perfect Days》/ 文溫德斯 Wim Wenders 
金攝影機獎 (新導演):《Inside the Yellow Cocoon Shell》/ Pham Thien An 范天恩(平行單元,導演雙週)
最佳短片:《27》/ Flóra Anna Buda
最佳短片 特別表揚:《Fár》/ Gunnur Martinsdóttir Schlüter

 

#坎城影展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楊晴絮
劇照提供FESTIVAL DE CANNES
核稿編輯陳劭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