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 STORY 02|道歉是對他好,或只是我自己想要?

道歉 STORY 02|道歉是對他好,或只是我自己想要?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8.09.2023

從美國交換回來的時候,原本的同班同學都升上高三了,只有我成為一名高二生。

雖然高二是重新分班,但這些學弟妹高一時或多或少知道或認識彼此。對我,卻是全然陌生。作為一名邊緣者,很容易可以看出誰跟自己相似。我很快就找到一位外表陰柔的男生,格格不入的我們,理所當然成為朋友。

下課時,我們會一起走到離班級比較遠的地方聊天,我們聊的話題相近、笑點也類似,和他相處也有很愉悅的感覺。我發現自己喜歡這種「很做自己」的人,他整個人的樣子、狀態,就是他自己,不會因為要成為某種大家都喜歡的樣子而刻意改變,好像只要自己舒服就好了。

可是那時候年紀太小了,那樣的不主流,反而讓大家覺得奇怪。

有人會笑他陰柔的動作或聲調,大家覺得他很突兀。漸漸地他也會沒有安全感,他開始變得很黏我。我似乎成為了那個要為他負責的一方,他的黏人開始使我覺得壓力,加上他常常抱怨一些事情,其實那些抱怨也會讓我難受。

於是,某天起我很唐突地開始跟他保持起距離。我嘗試跟別人交朋友,下課的時候也去找別人聊天,不再答應他的每一個邀約。我覺得我的改變是很突然的,但他始終都沒有來問我。不久後,他也就不再來找我了。

當時我其實也受到學校裡面那種權力結構影響,我也想要加入班級上主導性比較強的那一派。後來真的跟那些人變好,有人問我:「欸妳之前為什麼跟那個人這麼好?」我更認知到,這些人是真的在排擠他。面對這種問題,我沒有回應,我不喜歡這種行為。但某種程度上,我也成為這種結構中的加害者。

和他保持距離後,校園生活是真的有些變化,例如分組的時候變得容易多了,班上願意跟我當朋友的人變多了,我確實感覺到在群體裡面的自己更「自由」了。可是我有因為和主流的人變成朋友,就更好或更快樂嗎?是沒有的,被群體接受,沒有讓我變得更酷。

我想,如果現在再回到高中,雖然也沒有把握會不會比較好,但我好像會選擇去跟他溝通看看。會讓他知道,他的一些行為、抱怨會讓我不那麼喜歡。

我對他有這一份愧疚,也一直沒有忘記,自己做出了這一件不善良的行為。可是我始終沒有想要去找這個人、聯繫他,我沒有想要跟他道歉。我不確定,這對他會不會是一份打擾。或許他並不想去觸碰這一件事,我憑什麼當那個強迫他面對這件事的人?或許在現在的情境下,他並沒有想要再跟我有人生有交集了。道歉,是對他好的,還是只是我想要的?這些,我都不確定。

我只知道多年前,我就是已經做了遠離他的這件事,做過的事就是一定在那,我知道它不善良、是錯的,清楚知道這是一件無法挽救的錯事,並不會因為道歉,事情就會消失。所以我願意吧,願意心懷此事,這樣下去。


—— O (24 歲,女)

 

受了傷的人,會留下疤痕。造成傷害的人,也會在夜裡浮現無法消散的瘀青嗎?

「道歉」在成為外觀上可見的行為、語言之前,他們的愧疚、羞赧、不安在心裡迂迴地寫成了什麼樣的路徑?此系列「道歉 STORY」,探入較少有機會被聆聽的「道歉者」的內心,讓這裡的聲音也能發出來。畢竟,人生漫漫,我們都可能等一個道歉,或準備⋯⋯給出一個道歉

#道歉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廖昀靖
攝影Liszt Chang(IG @lisztchang)
核稿編輯陳劭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