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選的人|專訪李問:選舉選的是價值,而不是 CP 值

敗選的人|專訪李問:選舉選的是價值,而不是 CP 值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2.04.2024

還沒等到真正選上的一天就暫時離開,是什麼讓你放下心裡的遺憾的?想聽李問聊聊關於離開的決定。

邀約訪問的前幾天,民進黨傳來李問即將從馬祖回到中央黨部,接任國際部主任及發言人的新聞。訪綱裡問到他的放棄與離開——寄出後一個小時先收到信件回覆,150 個字的回信濃縮後的訊息只有一個:李問沒有放棄馬祖。

決定

在馬祖的這幾年裡,李問聽過太多「放棄吧」的聲音,選舉之前如此,選輸之後更是只多不少。背後沒有明說的,是對他決定深耕馬祖的質疑。

事後回頭看,那些人生重要關頭的決定,他都是選擇最被質疑的那條路。

高中畢業那年考指考,志願裡唯一填的科系是人類學系,看在家人眼裡有驚訝也有困惑,但最終還是由著他自己選擇。台大畢業之後繼續到芝加哥大學唸書,為了研究計劃到四川村莊裡蹲點田調,某一日無意間對著來到村裡的參訪團拍照,當下他沒有想到,那一下快門會帶著他繞上另一條路。

拍完照片,李問瞬間被十幾位警察包圍,後來才知那是一群共產黨的官員。那是他第一次身處不自由。隔幾天,他寫了一封 E-mail 給父母,信上說,他決定在畢業之後回台灣當兵。

當時還保有美國籍的他,肩上並沒有扛著服兵役的國民義務,不只許多人無法理解他倉促的決定,連李問自己都有點迷惘。很多年後回顧那個做決定的當下,李問在臉書上寫:「單純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繼續保有自由與資訊透明的環境。」

服完兵役隔年,他甚至連美國籍都放棄了,回到台灣,在民進黨國際部裡擔任幕僚。第一次選舉那年上廣播節目《寶島少年兄》,連主持人都忍不住當面對他說,「唉唷怎麼這麼傻啊,傻孩子。」雖然是玩笑話,但當時人人都覺得他傻。

但再怎麼傻,都沒有後來自願到馬祖選舉來得傻。

IMAGE
IMAGE

起初關於選舉的路並不那麼難。2019 年時,民進黨中央黨部希望徵召當時擔任發言人的李問投入選舉,時任祕書長的羅文嘉對他開出的選項是台北市或新北市,或許艱困,但靠近政治中心,總還有鎂光燈照亮。李問拒絕了。

「坦白說一開始我不是那麼想選舉,因為那時候對自己的定位,就是做國際議題的幕僚,所以我就說對雙北沒興趣。」直到同年七月和羅文嘉一起到印度拜訪達賴喇嘛,在機場的時候對方重提選舉,李問才心念一轉。

他說,「那我希望在馬祖選舉。」

那是最困難的一條路,但至少他身上還有達賴喇嘛的加持。

IMAGE

黨外

馬祖初來乍到,李問為那場選舉定下的標語是「讓世界看見馬祖」,他親自穿上淡菜裝,拖著兩片藍色貝殼到馬祖的街頭巷尾拜票。整個台灣都認識了馬祖有個淡菜男孩,叫李問。

在網路上衝出氣勢,但在馬祖,民進黨卻是不折不扣的邊緣人。

「我們進去馬祖的時候,我們甚至不是兩大黨,而是第三勢力,要跟其他在地的政治勢力競爭——我們 2020 年才在馬祖成立黨部,這有點像以前民進黨在其他縣市的黨外時期。」

他知道自己是黨外時期披荊斬棘的開拓者,從零開始的支持度,需要在一次一次選舉中累積。「當然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要勝選,但是如果我們政黨在馬祖的發展階段,就是還沒有到那麼容易贏選舉的一步,我們還是要為自己定下目標 KPI,要不斷地成長。」

每一次的輸,都必須朝向勝利去輸。

IMAGE

在馬祖打選戰,李問不避諱抬出中華民國的招牌,競選旗幟上民進黨旗和國旗並列——而他的民進黨旗甚至是特製的四鄉五島版本。同時他以第三勢力的姿態猛攻民生及地方建設議題,他說,「要開砲,要敢得罪人,要敢當壞人。」但,「不是去攻人家的統獨意識形態。」

知道翻轉困難,但感覺有贏的可能嗎?李問說,「選舉過程中,都會覺得有機會贏。」

直到選舉開票,他才發現自己還有另一個敵人:賄選。而在馬祖,賄選買票可以有一百種方式。

直接一點賄選方式是強迫亮票,樁腳讓選民在離開圈票處後假借要晾乾印泥,為的是確定對方蓋下印章的位置;另外更大宗的漚步(àu-pōo)則是「記號票」,事先和收賄的選民約定將選票折角,或是把投票章蓋在固定位置作為辨識。若最後記號票的數量沒對上,迎來的就是秋後算賬:操作職務調動、抵制店家生意,多的是讓選民沒辦法好過的方式。

而這是大城市裡的人沒見過的選舉場景——在這種地方,要怎麼選贏?

李問自己也沒有答案,抵擋不了的地方現狀,只能要求自己。第三次選舉,他主打的口號是「清廉法治新馬祖」,回到中央接任國際部主任之後,留給馬祖黨部的十大原則,第一項就是「不砸錢賄選」,以及第八項的「不派樁腳尾隨在選民背後,指使選民『晾乾』選票強迫亮票」。

「想起來其實有點難過,因為這都是很基本的事情,但偏偏在我們的地方政治就是非常普遍。」

最後 2020 年第一次的立委選舉,李問拿下 706 票,對比國民黨陳雪生的 2938 票和地方勢力曹爾忠的 2198 票,毫無疑問的一敗。

但李問自己的敗選視角是,比起民進黨上一次在馬祖立委選舉拿到的 142 票,當然是成功的。也因為票數成長亮眼,才讓他得以說服中央在馬祖成立黨部,才有了紮根的支點。

2022 年,李問再戰連江縣長選舉,想著穩紮穩打,贏過自己就好。沒想到第二回的戰鬥,卻連自己都輸。從 706 票到 586 票,120 票的差距在其他縣市看起來無關痛癢,換到連江縣選區卻無庸置疑是個讓人劇痛的打擊。

挫折難免,更多的是困惑。「一開始會不能理解這個結果,畢竟那時候已經在馬祖待到第三年,但理性分析後才知道,原來五合一選舉、地方選舉的動員程度跟廝殺程度,和立委選舉完全不一樣。」

比起立委選舉,僅有簡單的總統票、政黨票和區域立委票,五合一選舉一次涵蓋縣市長、鄉鎮市長、議員、鄉鎮市民代表和村里長,而且候選人全都是近在眼前的地方勢力,彼此組成複雜的策略聯盟進行換票——也就是一個層級的候選人與另外層級的候選人合作,開出名單綁定投票,並且透過記號票的方式確保兩者的換票策略沒有跑票。

「這些人或許跟我們的候選人有私交,甚至總統大選願意投民進黨,但是到了短兵相接、廝殺嚴重又緊迫盯人的小型選舉就全部歸隊,必須聽從家族的指令。」

精準的動員立成一道無法打入的防護牆,選舉資歷不過兩年多的政治新人再次接受震撼教育。「在立委選舉,我只要提防我的選舉對手買票;但到了五合一選舉,我還要提防其他不同層級的人在買掉我的縣長票,複雜度就高很多。」

即使如此,「我們不會放棄。因為我們看的不是敗選,而是自己設的成績」那一次的成績是,團隊裡的夥伴當選北竿鄉民代表,這是民進黨第一次有基層公職在馬祖勝選,同時馬祖黨部也確立了提名機制,開始拓展地方層級的選舉。

只要還有贏,就不是全盤皆輸。

CP 值

2024 年,李問第二次投入連江縣立委選舉,第三次選舉的戰績是 1382 票,幾乎是四年前第一次選立委時的兩倍,而李問一人的票數,更是超過總統票的兩倍——選舉是輸,卻也是更大的成功。

即使還有人喊「李問回來吧」,但更多人看到馬祖確實有翻轉的可能。只是在這個時候,李問卻回來了。敗選的 33 天後,民進黨宣佈李問即將接掌國際事務部主任,並兼任發言人。

回歸中央的理由,單純是因為連江縣黨部主委的身份已經達到任期限制,暫時無法繼續,無關那些勸退的耳語。

IMAGE

IMAGE

他其實從來也沒把那些勸他放棄的聲音放在心上,儘管知道大多數人出於善意,「但出發點不需要去貶低馬祖這個地方,也不需要去貶低我們在當地做的事情的價值。」

難以想像所有人都在否定自己決定的那種感受。有時選區之所以艱困,不只是因為難以攻破的選民結構,也有那些本該在背後支撐的力量,投來的卻是不理解和輕蔑。

「如果這個地方有團隊願意經營,願意付出,那就是給他們一些鼓勵,而不是說,你們都在浪費時間,那這樣子在地的支持者,怎麼辦?」

他連選民也覺得不捨。網路上習慣將選舉比喻為智力測驗,但他沒辦法拿著這樣的說法面對投給他的 1382 張選票。

「我很不能接受有些人說馬祖就是愛國民黨、馬祖就是愛陳雪生,所以你就放棄吧,就不要做。或是如果馬祖在建設上有一些做得不好的地方,就說這邊的選民活該自己選的——我說不對,那些不是投給陳雪生的選民才會跟我抱怨啊!每個地方有不同的人,如果你全部都在罵選民,一下子罵花蓮人,一下子罵苗栗人、南投人,你把所有人都罵光了,這樣這些地方都不用選了嗎?

或許是因為還帶著人類學者的眼光,「雖然有點老哏,但我是很堅信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價值。」

是價值,而不是 CP 值。

「雖然馬祖確實是艱困選區,但我從來不覺得我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至於有些人說是浪費時間、CP 值不夠——我不知道他講的 CP 值到底是什麼標準下的 CP 值、或者是對誰的 CP 值?是對我嗎,還是對國家嗎?還是只是對他自己個人?」

說到底,「就是他作為一個網友,看到李問做什麼而開不開心的 CP 值。」

從美國回台灣、從台灣到馬祖,他沒有一次後悔過決定。「說不值得或浪費時間,我覺得是落入一種傳統或主流的心態,認為都會區就是好的、偏鄉就是不好的,那是一種未經思索的價值判斷——就像如果你選擇從美國回台灣工作,他就認為美國一定比較好。但在台北工作又一定比在馬祖工作有意義嗎?我覺得不一定,有些人在都會區也在浪費時間。」

他一直知道自己在努力的是什麼。這樣就足夠了。

IMAGE

放棄

連續選了三次,總有人覺得李問在馬祖已經深耕多年,但實際算起來,距離第一次選舉,也不過只有四年的時間。

來到馬祖的第一年,最讓他覺得麻煩的,是不時有鄉親會在半夜打電話給他,因為喝醉了,需要有人代駕。「一開始會覺得『半夜怎麼還要做這個?』但後來也習慣了,變成也會半夜打給人家,要別人來載我。」

後來他不把這些麻煩事當成選民服務,而是一起生活。

宣佈要回到中央接任國際部主任的那天,馬祖的支持者們沒有太多的可惜和挽留,一來是因為馬祖人早就習慣來來去去的日常,從馬祖調到台北,或從台北回到馬祖,已經是離島生活的常態。二來是他們知道,李問並沒有放棄馬祖。

「大家都知道調動是每個人必經的成長,對團隊也是好的,回到中央也是多一個可以為馬祖爭取資源和曝光的機會,而不是從此跟這個地方斷絕關係。只要在能夠為馬祖發聲的時候,我就會繼續發聲。」

當然也想過真的在馬祖勝選的那一天,「我們的目標就是讓馬祖能夠出一個改革派的民意代表,可以是我選,也可以是我們的團隊。」

但關於勝選,難道沒有其他選項嗎?李問說,那是一種責任感。

「我不會在其他選區選舉。因為馬祖就是我的選區。

IMAGE

敗選之後 𝗔𝗳𝘁𝗲𝗿 𝘁𝗵𝗲 𝗱𝗮𝘆 𝘁𝗵𝗲𝘆 𝗹𝗼𝘀𝘁...

你以為民主的世界會越來越好。但事實是票多的贏,票少的輸——十年後回頭,才發現自己經常站在票少的那一邊。儘管如此,手上的選票卻握得一次比一次更珍重,因為你記得台上的人說過,「可以悲傷,但不要放棄」。

他們沒有放棄,你學著在重整與放下之後繼續前進。敗選之後,路還沒有走到終點。

#李問 #民進黨 #馬祖 #米其林 #敗選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專題統籌・撰稿陳劭任
視覺統籌周筱晨
攝影Liszt Chang(IG:@lisztchang)
核稿編輯吳浩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