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與劇場跨界,資本主義的反思──《搶錢的世界》劉亮佐專訪

商業與劇場跨界,資本主義的反思──《搶錢的世界》劉亮佐專訪

作者舞台上下
日期21.05.2013

90 年代,資本主義正踏上全球化的蓬勃發展,傳統工業受到新的經濟挑戰,「轉型」或者「被併購」成為許多傳統產業的出路,當時劇作家傑瑞.史德勒寫下《搶錢的世界》劇本,用傳統產業老闆和華爾街併購大亨兩者截然不同的角色,進行新舊經濟價值的辯證。

反觀現在台灣傳統產業的沒落、金融遊戲的發達,讓果陀劇場選擇在此時引進《搶錢的世界》,由屈中恆飾演併購大亨賈非格、趙樹海扮演傳產老闆周根生、郎祖筠則是周旋其中的女秘書凱蒂,而傳產公司裡還有呂曼茵飾演的秘書碧亞,以及劉亮佐詮釋的高階經理人柯而斯,期待與觀眾一起思考:在以個人利益考量的經濟體系下,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生活?

 

劇場和資本世界間存在的距離

因為台灣舞台劇極少接觸企業併購的議題,劉亮佐在訪問的開頭就點出演員的難處,「我們五個人所演的角色,應該都沒有自己經歷過或是熟悉的」,企業家的生活離劇場的世界太遠,對於連班都沒上過的演員而言,顯然需要花費龐大的力氣進行了解,劉亮佐也不避諱的說,拿到劇本時乍看覺得這群人十分冰冷,但是這齣戲卻又十分好看。「通常演員看到角色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一看到就非常喜歡,很想要演,另一種則是在自己身上完全不會發生,那又該怎麼演」,而柯而斯正屬於第二種,這種無感和陌生就是吸引劉亮佐演出的原因,進而開始想辦法與柯而斯培養感情。

雖然高階經理人的談吐、舉止和思考邏輯,都是劉亮佐極不熟悉的模式,但正巧他這兩年就讀於台大 EMBA,對於過去人生中極少接觸的經理人們感到十分好奇,透過上課、吃飯跟討論報告的時間進行觀察,也得出一些有趣的發現。「其實身體上就會有一些不同」,他觀察到聊天時經理人會貼著椅背,雙方距離較遠,但對劇場人來說,如果對你很有興趣,就會前傾、雙手伏案的聊天,而經理人對於策略、數字、表格的思路非常複雜,也很會判斷企業經營的問題,但這樣的工作習慣讓經理人少了很多時間去觀察人們的生活,因此在生意談判以外的閒聊,不一定能很快了解正在聊天的朋友,這些肢體語言和生活型態,全都成為劉亮佐演出的靈感。

 

找出金錢以外的人類基本情感

其實,在排練的上半期,每個演員對於金錢語言的掌握不高,也會一直懷疑這樣的戲到底有誰想看,哪些觀眾能夠接受,演員又該怎麼將商業知識消化後傳遞給觀眾,進而引起共鳴。「畢竟大部分的舞台劇都跟人有關,但這齣戲是談論金錢與產業,和人有關的比例顯得少」,這讓劉亮佐感覺排練的前期總少了一些人味,但到了後期演員們理解商業的邏輯,角色的層次開始變得立體,人物性格和內心掙扎漸漸浮現出來,似乎就和其他舞台劇一樣,都是在談論人與人間的關係。

劉亮佐這次演出的柯而斯,是在具有人性關懷但經營不善的傳統產業,與併購大亨的投資效益中拉扯,內心不停在思考自己究竟能得到什麼。他是傳統企業中最大的齒輪,帶動公司發展,製造最大的企業利益,對公司而言柯而斯十分重要,但並非必然,一旦產業環境發生改變,企業轉型或走向毀滅,柯而斯也得捲舖蓋走路。其實,在台大 EMBA 學到「商業基本精神是創造股東最大利益」,是劉亮佐在這次演出找到角色定位的關鍵,當兩種老闆都在維護自己想法的同時,又有誰來照看受聘的員工,而柯而斯不就正是社會中每一位上班族的代言人?在此信念之下,劉亮佐對於劇本和柯而斯的角色,也從抗拒轉向接受和理解。

 

舞台劇成功的因素,一定是掌握了觀眾的基本情感,而在冰冷的金錢交易裡面,劉亮佐認為《搶錢的世界》反應出商業社會下,每一個人工作的心情,反觀台灣在傳統產業的沒落、工廠外移、引進外勞的環境下,人們究竟應該怎麼面對,這也是台灣舞台劇少見的題材。

這次《搶錢的世界》中,演員的表現令人期待,賈非格和周根生兩大段的辯論,被譽為戲劇史上最重要的獨白;凱蒂除了有商業的語言之外,還需要納入法律的知識,並為周根生提供各種企業併購下的策略;柯而斯在劇本中前後期的轉折也是劇中一大亮點,其他的就等待你自己進入劇場,找到金錢遊戲外的價值觀。

 

果陀劇場《搶錢的世界》演出資訊

台北 新舞臺:5 / 31~6 / 02

台中 中山堂:6 / 14~6 / 15(六) 19:30

中壢 藝術館:8 / 24~8 / 25

高雄 至德堂:8 / 31~9 / 01

詳細訊息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舞台上下 #劇場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韋惟珊 
撰稿韋惟珊 
攝影潘怡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