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華讀劇藝術節】人人自問卻沒有答案──專訪《拳難.拳難》劇作家王健任

【泛華讀劇藝術節】人人自問卻沒有答案──專訪《拳難.拳難》劇作家王健任

作者舞台上下
日期05.10.2015

《拳難.拳難》,是第一屆「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的叁獎作品,為劇作家王健任所寫的中文劇本。劇本的背景設定在西元 1900 年六月,北京西什庫教堂被成千上百的義和團員給團團包圍,那裡頭躲藏了兩千多名的教民,他們在資源極度匱乏的情況之下支撐了整整個兩個月,圍人的、被圍的,卻都被困在這裡了。為什麼?他們自問,卻沒有答案。同年八月,八國聯軍出現,打破僵局,在殘破的、宛如末日景象的北京街頭,有人在街上看到一隻狐狸,看起來並不怕人,不管走得多近,牠就只是靜靜的站在那邊看著,一動也不動。

王健任,台灣高雄人,畢業於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現就讀於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劇本創作組。今年最新的劇作《看!我的左臉比較光滑 YO》才在臺北藝穗節演出。泛華競賽工作小組特別訪談健任,分享他的創作歷程。

泛華競賽工作小組(以下簡稱「泛」):是什麼樣的契機下寫出這個劇本?
 

王健任(以下簡稱「王」):

開始的原因很簡單,平時我就會在網路上瀏覽一些歷史故事,剛好看到義和團與鴉片戰爭的資料。像我這樣一個九○年代的小孩,從小看徐克電影長大,在黃飛鴻這類的電影裡認識了義和團。接觸愈來愈多歷史素材之後,益發被這個題材吸引,其中有個故事是關於北京西什庫教堂被圍攻好幾個月,但始終未被攻下。當時,我覺得這樣的故事非常適合在劇場中發生。對我來說,劇場相較於電影,是種有多樣限制的表演方式。在這個事件中,場所已被設定在教堂空間裡,於是我開始思考,或許這能發展出一個有趣的故事。但當時還有想好要如何發展,甚至想過是否要寫成武俠小說、類型戲、樣板戲等形式。當下沒有頭緒,就暫時把這個點子擱著,也沒有動機促使自己去寫。
 

後來的工作有機會跟很多人相處,直到去年發生太陽花事件,我開始觀察這種「密閉式的團體」,這樣的一群人,被迫困在一個空間裡面,思考著這群人的立場是否一致?當他們為了某種理想抱負去執行一件事情,外表看似一致,但當我仔細瞭解,發現運動過程裡有許多「個人」的成分,不論是每個人的定見,抑或是心中的想望,每個人都還是有自己的個人立場,即使外表看起來像是一個整體。直到那時,我才開始思考西什庫教堂事件會不會也是類似的的背景與狀態?那是在一個極端高壓且荒謬的狀況下。若能去書寫它、刻畫出每個人有自身的心理狀態與目標,就會看到很多激烈的衝突與碰撞。我是在這樣的契機下開始寫這個劇本。

泛:從你得知教堂歷史到太陽花事件發生之時間隔了多久?

王:
具體的時間不太記得了,大概三到四年左右。這個事件放在心裡一段時間了,確切時間沒什麼印象,但間隔確實是以年計算的。

泛:在決定主題與撰寫之間,曾尋找什麼樣的資源協助寫作?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可以分享?

王:
我那時候開始找一些關於清朝義和團事件發展與脈絡的史料,與不同史學家書寫事件的觀點。曾有史學家引用的舊資料提到:當西什庫教堂事件結束後,八國聯軍為了讓行為正當化,將這個事件當作宣傳,法國曾在國內的報紙報導此事,用類似國民黨死守四行倉庫的描述方式神化這個事件,試圖提升形象。對我來說,這個新聞很有趣!於是,我開始尋找事件相關的人物,找到主教駐守在教堂裡的事件,研究他的生平時查到主教是在事件結束四年後才過世,在此期間曾經被店家控告發他唆使教民搶奪食物,主教最後還得賠錢了事。我覺得這很荒謬,因為在整個慌亂的事件發生後,回過頭來針對這種相較雞毛蒜皮的小事去大作文章。所以,這整個事件對我而言都很有意思,有很多可以思考切入的觀點。

泛:這個劇本是為了參加比賽?還是為了學校作業而寫?

王:
實際地說,開始動手寫這個劇本,的確是因為北藝大碩一的劇本創作課程,要求主題必須是歷史題材。課堂寫成的劇本與這次競賽投稿的版本相同,但我其實很想改它,對我來說,這個劇本還是未完成的。寫作過程還蠻快的,大概從去年九月開始認真作資料蒐集,十月中左右開始寫,約莫到十二月中就寫完了。但寫完之後,我覺得劇本裡還有一些尚未釐清的問題,一直想要修改,卻找不到方法。我自己認為原因在於素材還是不足。我撰寫劇本的思考策略和寫作邏輯,是先把有興趣的軼聞挑出來,然後像拼圖一樣,找一個脈絡把事件兜起來。當拼圖逐漸完成,卻愈難下手去更動這個結構。若要修改,必須加入新的素材,或是打散既有結構再重新書寫。如果這個劇本要繼續發展的話,我必須再去作更多的搜尋,或者先往更外圍去擴展,然後再來內縮,我覺得這會是比較理想的。
 

泛:你的劇本敘事方式很特別,跟一般的劇本寫法不太一樣,五位演員必須不停進入角色,但只是稍微扮演,並沒有深入成為角色本身。為何會發展出這樣的敘事方式呢?

王:
劇本撰寫之初,我也花了一些時間尋找適合的劇本形式。最初先用傳統的方式,先設定角色再去發展劇情,但發現這樣的設計無法放進我所找的軼聞和史料。放不進去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故事發生的地點完全侷限在西什庫教堂內外,但劇本裡描述的事件時序卻跨越了數個月,我不想用寫實劇裡的換景方式來處理,得找個新的形式去帶入,後來想到或許試試「扮演和抽離」的方式,才慢慢發展出這個劇本的敘事結構。

泛:為何劇本裡設計「狐狸」這個角色,有什麼象徵意義?為什麼是「狐狸」?

王:
「狐狸」,是在劇本撰寫過程中慢慢發展出來的角色。蒐集資料時,我發現一件軼聞重複出現在不同史學家寫的史書裡,該軼聞是描述西什庫教堂事件結束後,有一位戰地記者來到北京。當時,北京殘破不堪,街上的人都在亂跑,這位戰地記者遇到一隻狐狸,狐狸離他很近地坐著、望著他,沒有跑走,這件軼聞就像描述了一個末日景象,讓我想把牠當成故事的引子,引導故事繼續往下走。一開始,我只把牠放在開端,後來劇創所的同學們在課堂討論中,跟我反應這隻狐狸很有趣,要不要多寫一點。我一開始是疑惑的,會不會多寫卻沒有用處?到底要多寫些什麼才好?正巧,在我繼續發展故事的時候,發現將角色定成 ABCDE 的結構,會產生一種重複性,若要讓觀眾有興趣往下看,勢必要讓段落之間更有變化、更有彈性。既然大家那麼喜歡「狐狸」,那我就把牠當作貫穿故事段落的一個角色。讓那些我覺得有趣但不適合放在角色身上的故事、或是周圍龐雜的事件都丟進去,交由狐狸來處理劇本結構的銜接。

泛:想藉文本表達出的中心思想為何?

王:
在劇本裡,我想表達出來是一種集體被困、走不了的狀態。那是有個強大的外力在的:圍在外面的走不了,待在裡面的人也走不了,通通動彈不得。那大家真的是想要處理這樣的問題嗎?不見得。他們可能因為家裡發生事情,需要發洩;或是當時饑荒吃不飽,需要出口、需要憤怒來排解情緒。我就會去想像,當這樣極端的事件發生時,這些人到底在想些什麼?什麼原因促使他們這樣做不可?這些東西是我一直以來非常非常好奇、覺得有趣的部分,所以比較想處理的是「個人與大環境的狀態」,當大環境卡死時,個人之於環境是否有鬆動的可能?是否有由內而外翻轉的可能性?

泛:對於未來辦理讀劇或演出,有什麼樣的想像與期待?

王:
對我來說,這樣的敘事方式有點投機,我能把我的興趣喜好隨意丟到角色的對話裡。所以我很好奇這種帶點幽默的敘事方式、又有類型性電影的手法、比較有玩性的東西,交由演員演出時的節奏,會跟我想像中的節奏有什麼不同?那個不一樣的節奏感,聽起來會是什麼樣子?我是非常非常地期待與好奇。

泛:如何得知到本次泛華劇本競賽?從何處得到資訊? 為什麼想要參與本次競賽?

王:
在北藝大的劇本工作坊得知,當時邀請了紐約 New School 戲劇學院院長 Pippin Parker,他在工作坊上宣告這個跨國的劇本創作競賽。報名參加只是單純覺得競賽時間可以配合,投件方式也不難就參加了。

泛:可否談一下從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到北藝大劇創所期間的創作過程與訓練?

王:
當時在中山就讀時,沒有特定的主修,直接非常非常晚期才開始接觸劇本創作,大約是在大三、大四的時候開始接觸,慢慢就產生了興趣,也有受到老師的鼓勵、寫過一些劇本。到北藝大之後,資源很多,不論是學長姐的作品和論文等資料都相當豐富,校園環境也很不錯,在寫作方面對我幫助蠻大的。

泛:您在得獎感言中提到「奮不顧身的回到學校」,是代表您曾經一度放棄劇本創作嗎? 中間的轉折過程,可否跟我們分享一下?  

王:
中山大學畢業到就讀北藝大之間,大概隔了七、八年。我中間寫過一些兒童劇、作過一些活動執行,也跟著老師寫過電視劇劇本,後來還曾經到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工作過。在藝術館工作將近三年,幾乎完全沒有創作,那時對於創作、書寫劇本是半放棄的狀態,也對劇場有過懷疑。但問題其實在於自己覺得小說寫不好,也不知道怎麼辦,就先把問題放著一邊,認真工作,結果一待就過了三年。後來決定考北藝大的研究所,面試時教授問我為何想要回來寫作?我的回覆是:「工作,像是在解決問題;而創作,比較像是提出問題。」對我來說,工作就是一直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過了一段時間會膩,因為你要不斷地溝通、協調、處理事情,再加上一直窩在同一個工作環境裡,看到藝術館裡來來往往許多的藝術家,持續用不同的形式提出問題,影響自己也要重新思考提問這件事。

泛:目前在台灣的劇場生態、產業狀況,是否也是會影響你回歸到創作上的決定?除了上述的的想法外,有沒有因為生計考量、未來發展等,有退卻或其他方向的發展想法?

王:
之前曾經擔任過電視編劇,但只是短期的提案過程,並非正式工作,不能說是對產業的不適應或是生計考量而選擇的。我自己對於劇場編劇生計的事,現階段還沒想太多。像是侯孝賢的電影《刺客聶隱娘》在坎城影展得獎時,侯導說到:他只是拍自己想拍的東西、想拍的人而拍罷了,不是為了得獎所拍,所以他本身對得獎並不是很期待,先拍再說。我在學校學習、創作,也是一樣。我先寫我想要看的戲再說,我的寫作動機很單純,並不是要用戲劇改變世界、或是用創作改變劇場圈、有什麼很大的期許等等,沒有崇高的理想,只是純粹想寫些我想要看的戲而已。

五口說書再講義和拳難 多元視角披露歷史秘辛

歷史,有真相嗎?或者只是不同人眼中所見的片段經歷,在各自的意識形態下被述說、記載、傳布……。《拳難.拳難》藉由一隻身處歷史場景的小狐狸之眼,將清末義和團事件中,分散在不同陣營及歷史人物的遭遇,穿針引線一一串起。在五名不知身分的說書者既演又說,即興出入不同場景與角色之後,這些全然相異的歷史證言、控訴,獲得了重述身世的機會。導演程鈺婷敲鑼打鼓通通來,不只是讀,還要讓你從音樂中體驗這場義和團的歷史新詮。

【讀劇演出資訊】

讀劇時間/2015.10.18  19:30(19:10開放索票觀眾入場,19:25 開放現場候補觀眾入場)

讀劇導演/程鈺婷

讀劇演員/徐灝翔、許栢昂、黃宇琳、李梓揚、黃家曄

讀劇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LAB 創意實驗室(東向製菸工廠 2 樓,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 133 號,請由菸廠路進入。交通資訊:請參考 http://goo.gl/xIySmd

線上索票:免費入場,9/28 中午 12 點起開放線上索票,請至 http://www.accupass.com/go/2015wsdc

 

【劇作家小檔案】

王健任,高雄人,畢業於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現就讀於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劇本創作組。

#舞台上下 #劇場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李易修、林亭妤
撰稿李易修、林亭妤
資料提供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