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的那些小事(二):淡水河畔的豪宅們
什麼樣的房子可以算豪宅?房價很貴?地段很好?建材稀有?外觀華麗?或是有個富翁住在裡面?以上這些條件,似乎都是構成一間豪宅的必備要素。但是,現今一棟被傳播媒體熱烈炒作的豪宅,有多少可以經歷上百年的歲月而仍被記憶、仍被妥善保存,甚至仍被使用著?
十九世紀歐洲列強來到東方,他們走過之處,不只留下資本主義建構的國際貿易體系,還包括歐洲人的生活習慣,當然也包括了他們的審美觀。歐洲的建築,彷彿就是比東方的優美、高級。東方的商人透過貿易致富以後,不再固守於傳統的建築,紛紛蓋起西方樣式的豪宅與店舖。這種風潮,似乎持續今日而不歇,所謂的豪宅,往往多散發歐式風格,商人們仍競相以此彰顯自己的身分和財富。
大稻埕從 1850 年代開始,因為河港的設立,成為貨物的集散地,逐漸發展出熱鬧商圈。不過,真正使大稻埕成為臺北經濟中心的關鍵,還是在於英法聯軍進北京,促使淡水開港,讓位於淡水河中游的大稻埕,得以轉運北臺灣貨物到全世界。外商進入臺灣做起茶葉加工和買賣的生意,新興產業帶來大量工作機會,一批批外銷美英的烏龍茶為臺灣賺進白花花的銀子,北臺灣快速累積財富,進一步將大稻埕的繁榮推向巔峰。
大稻埕既是北臺灣轉運貨物的中心,也是臺北休閒娛樂的中心,一直延續至日治時期,臺籍上層社會人士不是在這出沒,就是直接住在這。有錢人齊聚大稻埕,讓這裡成為日治初期西式洋樓最密集的區域。至今這裡仍然保存了好幾間近百年的豪宅,雖然可能已經人去樓空,可能已經挪作他用,但這些豪宅仍然靜靜座落在大稻程的各個角落,它們身上散發的絕代風華,早已經成為一種本質,由內而外,讓每個路過的人總會不禁詫異,這裡怎會有間這麼美麗的房子?
茶商陳天來(1872-1939)的故居建於 1920 年,堪稱大稻埕洋樓中的經典。陳天來本來從事煤炭生意,提供茶葉烘培之用,後來見買賣茶葉利潤可觀,創立「錦記茶行」,轉行茶葉的生產與販售。成為富商的陳天來,投資興建劇場永樂座,是日治時期大稻埕的重要戲劇展演據點。陳宅共三層樓,每樓有一廳八室,據說當年落成時,三樓可欣賞淡水河的夕陽餘暉。建築風格仿巴洛克,但也融合些許的閩南式樣,強調建物的細部裝飾,諸如屋頂女兒牆、柱頂、天花板、窗臺欄杆都有精緻的浮雕。這座豪宅後面還有一座庭園,可惜被西寧南路給切割。
辜顯榮(1866-1937)的故居鹽館,建於 1920 年,則是另一個洋樓經典。辜顯榮在日治時期獲得官鹽經銷的生意,鹽館本指辜顯榮辦公室,但因為與故居相連,因此他的住宅亦被稱為鹽館。這間豪宅自 1963 年起供榮星幼兒園使用至今,建築風格與陳天來故居相近,在立面山頭、女兒牆、窗戶周圍都有精細的石雕,室內裝潢則以檜木為主,由此可見當年辜顯榮對於住宅的講究。此外,近期修復完畢的新芳春茶行,修建於 1930 年代,採中西折衷的建築風格,但仍然擁有巴洛克的華麗裝飾,三樓外牆正面上方山頭的精緻浮雕,就是一例。
雖然住在歐式豪宅內,可是「住商混合」這點空間機能的文化慣性卻沒變。陳天來故居、新芳春茶行、鹽館都不是單純的住宅,大稻埕的富豪寧願整天與自己的產業同住。陳宅的一樓是宴客、談論生意、展示商品的廳堂,二樓是招待賓客休息的空間,三樓才是自己居住的地方。鹽館原有二棟洋樓相連,前棟為辦公場所,可惜已經被拆除。新芳春茶行不僅是店主人王家的居所,也是新芳春的店面、工廠、倉庫、會議、辦公場所,幾乎所有的商業機能都包含進去了。大稻埕迪化街上的洋樓店面,也大都是住商混合式的建築機能,店面後面還有長長的第二進、第三進空間,作為倉庫或住宅使用。
迪化街的老店面就外觀的風格來說,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期是清代,第二期是日治,第三期是日治晚期到民國以後。清治時期,大稻程的財富尚在積累中,建築外觀相對樸實,大多是一層的磚造建築,屋內可見木造梁柱,屋頂以瓦片附蓋,屬於閩南風味的建築。日本大正時期(1912-1926),是大稻埕最輝煌的歲月,從事國際貿易的商人紛紛在此興建巴洛克風格的店面,梁柱多為石造,店家互相比賽豪華,外牆裝飾一家比一家還要繁複。第三期則是三○年代以後的折衷式現代建築,仍然保有巴洛克街屋的外牆比例,但外牆上的裝飾大幅減少,改以簡潔俐落的線條(註 1)。講究美麗門面的迪化街,就像現在的精品街,只不過賣的東西多為食品而已。
大稻埕的洋樓見證這裡曾有過的繁華靡麗,不過卻也象徵時空遞嬗的無情。二戰結束,臺北市地快速擴張,新興商圈越來越多,大稻埕不再是散發萬丈光芒的商業中心。西式豪宅與店面閒置的越來越多,直到近幾年,老屋的價值重新被認同,才開始有新的店家與團體進駐,準備讓大稻埕再次煥發它的獨特魅力。
註 1|邱奕松:〈迪化街滄桑史〉《臺北文獻》88 期(1989 年 6 月),8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