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不能放她一個人去吧?」專訪楊世泰、戴翊庭《LIVE WILD 山知道》

「我總不能放她一個人去吧?」專訪楊世泰、戴翊庭《LIVE WILD 山知道》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1.06.2016

《LIVE WILD 山知道》遠看是一本登山入門工具書,內容包含裝備挑選、基本技巧和重要觀念。但細讀便會發現,登山技巧裡有生活哲學,重要觀念更像是信念,每一項裝備則都是阿泰和呆呆這對登山夫妻檔在野外生活的故事。

阿泰與呆呆的本名是楊世泰與戴翊庭,他們倆在日本富士搖滾音樂祭認識,返台那天,阿泰在機場巧遇呆呆,因為阿泰想起南湖大山之行還缺人,便開口問呆呆要不要一起去。於是兩人開始進一步聯繫,當了一陣子網友後,某個假期前阿泰大膽邀請呆呆一起體驗高山露營。「那時候我懷疑了一下,就問他『是兩個人睡同一頂帳篷嗎?』」呆呆說。雖有猶豫,還是呆呆地答應了。之後兩人開始交往,再後來就結婚了。

楊世泰、戴翊庭 《LIVE WILD 山知道》

四月下旬,這對登山夫妻預計前往太平洋屋脊步道(PCT)徒步旅行,當你閱讀這篇訪問時,他們正在太平洋另一端的山林裡緩步前進。這是條全長 4286 公里,從墨西哥北部一路跨過美國通往加拿大的自然步道。他們已經花上半年的時間籌備,接著每天要走 30 到 40 公里,總共會磨光 5 雙鞋,預計以 150 天走完全程。

「PCT 是她提議的,她問我要不要去,我就說好啊。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去,我說沒為什麼,因為她要去,我總不能放她一個人去吧。」阿泰語速緩慢,像是走一步才吐出一個字那樣。

問題拋給呆呆,她則說:「能夠在野外待上很長一段時間是非常難得的經驗,爬山改變我,也讓我遇到他,所以我想知道,走完 PCT 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很期待心靈上的進化。」這個合理的說法,則是他們倆多次受訪所詮釋出來的動機。

其實,比起言語描述的動機,那種嚮往自然的原始衝動非常單純。阿泰覺得爬山很帥,便跟著爸爸去爬山。而呆呆在遭遇感情與家庭的劇變之後想逃離城市,便跟著阿泰往山裡去了。所有上路的念頭,都是比語言更早發生,自然而然浮現的。

楊世泰、戴翊庭 《LIVE WILD 山知道》

山為兩人帶來的課題

原本對自己體能極有自信的阿泰,第一次登玉山就發生了高山症。呼吸困難,頭痛不停,阿泰說:「那時我小看了爬山,沒做行前功課,也沒做任何訓練就上去了。當其他人輕鬆走在前面,我被刺激到,心想怎麼會是我。後來我常提醒自己,雖然要有信心,但不能過度自信。」

呆呆有懼高症,但這些年跟著阿泰爬山,讓她開始能與自己的恐懼共處。「我本來就是一個膽小、活在舒適圈的人,爬山讓我變得比較勇敢,勇敢不是說我從此擺脫懼高症,而是說我比較敢面對恐懼。」呆呆看了一下阿泰,「而且在比較難的路段,他會用登山杖為我指出踩點,讓我跟在他後面慢慢地走。」

在山裡,原本過度自信的人,學會了面對自然要謙遜;在山裡,原本受恐懼壟罩的人,獲得了面對自己的力量。山知道他們缺乏什麼,所以給了他們彼此。當阿泰發生第二次高山症時,呆呆一路陪伴著,不斷想著該如何把阿泰扛下山。在那趟冒險強行的最後,阿泰心懷感激地邀滿天的星星做見證,向呆呆求婚。

楊世泰、戴翊庭 《LIVE WILD 山知道》

我知道山知道

關於書名,呆呆得從自己的故事講起,「我在朋友面前不是那種狂喜狂悲的人,很多情緒被我壓在心裡。在還沒有他(阿泰)之前,我都靠工作或者比較都市人的方法排解,但在山上,我發現自己不必找出口,不必去隱忍。一邊走路,一邊就可以把情緒丟掉。從來就不是我去找山,是時候到了,山來找我。我所有的事山都知道,不需要去解釋,不需要去表示喜怒哀樂,那種狀態讓我很能做自己。」

阿泰則說,如果中間那個字換成「之」的話,就變成了山的道理。「我不想寫什麼大道理,或者是工具書、百科這類東西,因為市面上已經有其他人寫過,不必再做一樣的事。我擅長的是寫一些生活上的經驗,那不是什麼華麗的東西。我寫我跟太太爬山的故事,再把這些關於爬山的知識融入進去,才有了這本包裝成工具書的故事書。如果還叫做『山之道』,就太生硬了,我不是那個來說教的人。寫成『山知道』,就是把山讓我知道的事寫下來。」

原本,阿泰只是單純將上山的資訊、路徑、裝備寫在部落格上,分享給其他的山友,他說,「我想從一個資訊的擷取者,變成一個資訊的提供者,對登山這件事付出一點點,這個動機很簡單。我從來沒有出書的想法,是因為去年剛好有出版社來問我,結果為了出書,後來九成的內容都得重新寫過。」

「而且很多都是在山上,在帳篷裡,用手機打的。」呆呆補充道。

「交稿的時間很趕,我們四月要出發去 PCT,壓縮到了寫作的時間,我同時要爬山訓練又要寫,所以就帶著手機到山上打字。那一整個月,人家在吃飯聊天,我在打字。」阿泰語帶抱怨又小小得意地說。

一開始,這本書被出版社設定為工具書,阿泰寫得很緊張,他說:「因為怕寫錯,越怕寫錯,就會不知不覺地變得很嚴肅。」後來呆呆提醒他,「你就照你的方式去寫。」才讓他找回了自在的角度完成這本書。

「我每天都要用騙的來激勵他,他會像小孩那樣說『我不要寫了』。」

「有點像是暑假作業,最後關頭才寫。」

楊世泰、戴翊庭 《LIVE WILD 山知道》

裝備是自我的延伸

談起自己最親密的裝備,呆呆則露出帽子控的本色,「我帶了一些比較特別的帽子來。」原本以為她帶了四、五頂要讓我們拍照,結果呆呆從包包裡一口氣掏出十幾頂帽子。這些只是她的部分收藏,「因為我的頭吹到風會引發頭痛,無論在平地或山上,比起沒有背包,沒有帽子會讓我更慌張,有帽子才有安全感。」

「她真的買太多帽子了。」阿泰帶著一點責怪的意味看向呆呆,這時呆呆又拿起另一頂帽子,阿泰說「這頂帽子是去年我們去富士搖滾音樂祭,逛街的時候她看到的。她很喜歡,但我們沒買,她回來之後念念不忘。每次買帽子我都會唸她,『你到底要有幾百頂帽子!』我嘴巴唸,但看她那麼喜歡,還是請朋友幫我從日本帶回來,送她當生日禮物。」然後阿泰又看了一眼呆呆,「可是你也沒在戴啊,你早就忘記它了吧。」

「才沒有忘記呢。」呆呆其實是捨不得戴。

阿泰隨即又指著呆呆手上另外一頂帽子說,「那頂,上禮拜去日本買的,那時候她拿著這頂說,『這個無論如何你都不可以阻止我。』」此時阿泰的表情看得出甜蜜和無奈。

至於阿泰的重要裝備,則是鍋具和爐具。阿泰說,那是夫妻倆的行動廚房,「吃東西是整個戶外生活裡面很重要的一部分,為了這一組鍋具,我準備很久。它有點像俄羅斯娃娃,打開來,一個小鍋裡還有兩個碗,瓦斯罐、打火機、爐頭和兩支湯叉。」阿泰說,因為尺寸剛好,有時候在家也會用這套鍋具煮飯。「而且裡面的碗,跟外面的鍋不是同一個牌子,我是先量好尺寸,再去找適合的碗,才終於完成這套組合,自己很感動。」

呆呆補充道,這套戶外廚具有一段進化史,阿泰單身時,用的是更輕量的單人鍋具組,如今為了照顧兩個人的飲食需求,才在汰換過後完成這套組合。

楊世泰、戴翊庭 《LIVE WILD 山知道》

餐具和帳篷是這對夫妻野外的廚房和家,也許他們一起挑選採購戶外裝備的時候,會像是逛家具行那樣對生活充滿想像吧。呆呆表示,在裝備選購時兩人少有爭執,但談起輕量化,小倆口仍拌嘴了一下。

眼角掃到呆呆的帽子堆,阿泰說,「我會想把堆積的東西賣掉,處理掉,因為現代人多少都有一種囤物的壞習慣。」

「其實我出門是超級輕量化,不像有些女生會帶得很大包。」

「因為都是我在揹。」

「亂講,才沒有,我都自己揹自己的,只有像廚具這種⋯⋯。」

「你說的喔。」

擁有這麼齊全的裝備,呆呆和阿泰不免會出借裝備給朋友,阿泰說,如果是每次爬山都用到的東西,花錢投資一個能讓自己信任的裝備,享受那裝備帶來的信心,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如果這些裝備是借來的,就無法體會到這些成就感。呆呆接續著說,「如果不熟悉借來的裝備,因為不當使用而造成了危險,對雙方而言都是難以承受的風險。」

裝備是自我的延伸,不論是借出,或是向人借,多少會造成身心上的不適應。帳篷、睡袋、睡墊、爐具鍋具等等維生相關的重要工具,登山者應該要在能力範圍內購買值得信賴、用得上手的裝備。「畢竟,它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在山上你要靠它度過危險,借來的東西怎麼可能有保障。」呆呆說。

楊世泰、戴翊庭 《LIVE WILD 山知道》

PCT 太平洋屋脊步道之旅

稿子刊出的時候,阿泰與呆呆已經在 PCT 上徒步旅行了。他們遇上了風暴,經過了荒原,有時攔便車,有時撿拾路邊發現的物資。放下了事前的計劃,兩人開始熟悉長途步行和當地自然環境的節奏。一旦能上網,他們就會將自己的現況上傳到 Tai Tai LIVE WILD 粉絲團,與大家即時分享他們的旅程。

採訪結束前,問了兩人為何能放下工作去旅行,阿泰說:「那個門檻只在於你心裡的那一道牆。你可以接收到的美好,遠勝於坐在辦公室半年。當人每天都走在不同的道路上,新的體驗,新的刺激,會影響你一輩子,內化為你身體的養分。我看了 PCT 的指南書,上頭第一句話就寫說,『恭喜你,你的人生將從此改變,變成 PCT 前跟 PCT 後。』我們非常期待,走完這段路之後會自己變成什麼樣子,也許會變得更無拘無束吧。」

楊世泰、戴翊庭 《LIVE WILD 山知道》

 

《山知道》

楊世泰、戴翊庭 《LIVE WILD 山知道》

作者:文字/楊世泰,攝影/戴翊庭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 03. 01

#山知道 #裝備 #登山 #自然 #休閒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李勇達
撰稿李勇達
攝影兄弟項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