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這本關於你我的書

Facebook,這本關於你我的書

作者風軾
日期06.07.2011

寫這篇稿時,我坐在台北轉運站,晚上十點半。商店已經多半打烊,週日要坐車的旅客已經不多(應該多半已經回家準備第二天要上班了)。然後我突然想起了 lag 到最近,我才看的《社群網戰》( The Social Network )這部電影。

姑且不論這部電影的真實性,但我坐在螢幕前,直到最後一幕 Mark 加入前女友的 facebook,並不斷刷新頁面,然後結束字幕開始捲動,我才驚覺兩小時的片子已經結束,而我一次也沒有看過時間。

這無疑是部好電影。

但這不是電影專欄。

我想到的是,Google 這個堪稱這十年最偉大的網路公司,在新一代社交網站浪潮中,卻是不斷又不斷的失敗。

他們甚至早在 Facebook 之前就推出過 Orkut 這個社交網站。當時沒人知道 Facebook,大夥注意的是 MySpace 和微軟研究院的全 Flash 網站  Wallop(這點註定它會失敗)。而 Orkut 沒有幫 Google 打下社交網站地位,倒是意外在南美洲擁有最多用戶。

然後在兩年前 Google I/O 2009 上又大張旗鼓推出 Google Wave,一年後開放給大眾註冊,卻在三個月內因為實在讓人搞不太懂它複雜的功能最終宣布停止服務。

在 2010 年的二月,Google 又明顯是針對 Twitter 推出了 Google Buzz,但因為隱私權問題發展得一直不是很理想。

上週四,Google 突如其來丟出了一顆震撼彈。一個看起來超像 Facebook 的新社交網站服務,Google +。一開始一樣是 Google 習慣的老方法需要人家邀請才能加入,但和過去失敗的例子不同的地方是,至少人家不會搞不懂這是什麼東西。因為,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個乾淨清爽,但主色系是黑灰色的 Facebook。

難怪一則漫畫的對白寫著:

     You Should Join Google +
     What is it ?
     Not Facebook !
     What's it like ?
     Facebook !

但這篇的重點也不是 Google +。

而是我在思考,為什麼我會開始迷上 Facebook。

我猜成癮這點對我來說毫無疑問,因為我在 Facebook 上有約七百位好友,過去半年來我大約在週間平均一天會發十則轉貼連結分享,然後如同電影《社群網戰》裡面所說,「加我 Facebook 」或「 Facebook 加一下」,已經取代留 MSN,變成這一年多來剛認識的朋友想要繼續保持聯絡最常講的一句話。

這比留電話來說沒那麼有威脅性(對女生而言),比留 MSN 更快(而且一樣可以有即時通訊的功能,只是不能傳檔介面也比較不好用。),但是又可以看看照片、寄寄訊息,多少保持那麼一絲連結。

我大約是 2008 年中加入 Facebook,距離它開站已經是四年的事情了。一開始我也不知道玩 Facebook 要幹嘛,當時加入的朋友也不多,大家也都是平常就會用 MSN 聊天的朋友,往往是把本來在 MSN 聊天室裡面插科打諢的玩意,搬到 Facebook 某位朋友的牆上移地瞎扯。

然後慢慢發現,哇,它竟然把我很多失聯或是可能只是工作上點頭之交的朋友也都挖了出來。然後我們才發現原來舊時高中最帥氣風流倜儻的同學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女兒,而那個僅換過名片的泛泛之交,竟然又打鼓又玩鐵人三項還有跟企鵝的合照。

Facebook 把我們願意公開的自己放到一本書上,而每個我們按下加入的朋友都可以閱讀我們的生活。

只是朋友總有親疏遠近,總會有些東西你只想跟好朋友分享(麥斯威爾咖啡?)不希望那些說到底依然只是點頭之交的朋友看到自己不雅的照片或是某些心情。

於是當有人加你 Facebook 時,你開始猶豫起這人跟你的關係。即便有十數位共同好友,你也不知道該不該加這個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我喜歡分享我的想法給所有的人,但我並不想讓每個人都看到我五年前長髮的照片。

十二點半,我依然坐在台北轉運站中。我看著眼前依然川流不息的人潮,人頭上面彷彿有一個個藍底的 Facebook 帳號浮現其上。或許說到底,是因為我們都對其他人有著好奇心,渴望更了解不同人的生活。

於是我們把 Social 搬上了網路,在這個 24 小時全年無休的趴踢持續 Social 著。但,我們只需要一個最好玩最多人的 Party。

過去曾喧鬧一時現在已經打烊或僅剩熟客的 Party 很多,而 Facebook 是目前最熱鬧人最多的一場。難怪我即便看完一篇很棒分析 Google + 的文章,卻依然把它分享到 Facebook 上。

#社群網戰 #The Social Network #Facebook #Google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文字風軾
圖片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10/12/post-2121.html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