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選書|
小朋友,最後安慰
認真就輸了,大人味的小朋友心事
◎文學《小朋友》
細數小時候陪伴著成長的動畫和漫畫,宮崎駿或皮克斯,若真要計較起來,那裡頭大概有清算不盡的設定 bug 吧,或許有些人會看開地說「我不在意」,但一定有些人會真的拎了桶冷水來潑,要小時候的自己清醒點,別傻了,《小朋友》的作者湖南蟲頗具興味地以一種相距於兩者性格之間的流線,行文書寫。
那些看過的卡通都著實地盤踞了成長過程中的某一個關鍵時刻,所以就算已經老大不小,還是捧著童真的初心認真看待這些卡通,這些卡通都成了他寄託回憶的閣樓,偶爾拿出來緬懷年少,或者自我嘲弄一番,穩妥地放回閣樓後,再繼續用力地過大人生活。
作者:湖南蟲
出版社:九歌
出版日期:2016. 10. 01
寫給地球人的愛之物語
◎文學《最後安慰》
《最後安慰》是邱比從未來時序中,投擲回「現在」這個時間點的瓶中信,大概經過漫長的漂流,所以斑剝的只剩下碎片需要拼湊,需要從 1、0 編碼而成的文字解碼復原。
邱比的文字和他的音樂一樣有電氣感,有如脈搏一般捉摸不定的跳動,《最後安慰》穿插寫進了兩個相對而立的世界,毀滅中的世界與重生中的世界,相對而立不見得是對立吧,《最後安慰》是寫給地球人的撫慰物語,而愛是一切僵滯的解套。書中出現這句「數學的真諦,是有例外、有奇特」,所謂的「例外」是被設想成例外的吧,例外是常態的一部分啊,例外的愛其實再成立不過了,邱比把他對於愛的立場表明得堅定,沒有人該被排除在平權之外,愛是萬物而論的。
作者:邱比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16. 10. 03
孤獨思想,日式侘寂美學
◎文化《孤獨的價值》
我在心裡默默地持有這樣的偏見,談「孤獨」這個主題,一定要日本人來談,他們對於孤獨的感受力是那樣纖微而內省的,所以孤獨的松子才會發狠地在牆上刻寫著太宰治的名句,「生而在世,我很抱歉。」
孤獨是美的緣起、創作的推動力,《孤獨的價值》裡論述著,一如我在觀看橫浪修的攝影作時能領會到的侘寂美學,連呼吸的空氣都有股孤獨的澀味。
「即使為了自由,斷了羈絆,變得孤獨,也一定是『充滿樂趣的孤獨』、『美好的孤獨』。」
——森博嗣
單身、奇數、個體,這些孤獨的詞藻或許都只是「自由」的同義詞,為了在這個熙來攘往的人流裡徹底自由,所以行使孤獨的權力。
作者:森博嗣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 09. 20
醍醐味的百科圖鑑
◎飲食《台灣醬油誌 風土與時間的美味指南》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以佐料來調味」這件事對於中華飲食的重要,水煮川燙過後的餃子、蔬菜可能沒有多加料理,這時候就有賴於醬料是否能夠提味,讓肉的鮮美、菜的鮮脆能夠更上層樓。風俗人情之長,在火鍋店的醬料區總有滿目的擺盤可供選擇,多挾一點蒜末,少放一點蘿蔔泥,每個人都養成了自己對於醬料的偏好,自有邏輯。
《台灣醬油誌》是一本醍醐味的百科圖鑑,能夠紙上走訪全台各縣市的醬油產地,書中蒐羅了在地釀造的職人群像,他們遵循古法,將發菌後的黑豆洗淨、入缸、曝曬,以傳統初心入釀的醬油要花一年半載的時間才能製成,也因為這些師傅執拗的講究使得餐桌上的風光更添甘醇。
作者:常常生活文創編輯部
出版社:常常生活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 10. 14
日本輕軌鐵路的街坊景致
◎旅行《追尋路面電車:遇見日本城市風景》
對於日本路面電車的印象,往往停留在灌籃高手的映畫裡,十分深刻,那是江之島電鐵行經的平交道,湘南海岸的旖旎風光,讓人流連忘返。而由於交通革新,鐵道不是地下化便是高架化,時至今日,日本的路面電車只有 20 條碩果僅存,是為稀少。
《追尋路面電車》是本別出心裁的旅遊書,本書作者余風基於自身對於路面電車的喜愛,實際走訪這 20 條散布在日本各地的路面電車軌道,並做了詳盡的路線勘查與週遭風光採擷。下次日本旅行的時候,不妨帶上這本《追尋路面電車》,按圖索驥地搭乘這些輕軌路線,一覽沿途讓人心曠神怡的街坊景致。
作者:余風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 10. 11
以旅者的目光發現台北
◎生活《大家好,我是 Naho:來自日本插畫家的台北發現》
Naho Ogawa(小川奈穗)是一名在東京以插畫為業的自由工作者,因為個人旅遊與工作的緣故一直有機會前來台北,她將自己在台北走訪的店鋪發現成果羅列出來,從早市到夜市,從藝文空間到生活選品店,以充滿童心的筆觸畫下她的台北印象,集結成這本《大家好,我是 Naho》。
對於在這個盆地居住久慣的台北人而言,「台北有什麼好玩的?」大概是最難回答的一個問題,我們太習以為常地抱怨著台北的陰雨,帶著幾分的嫌惡,因此欠乏著對於生活更多的靈感發現,翻一翻這本這本《大家好,我是 Naho》,透過旅者的目光,一定可以讓你脫離索然無味的日復一復,重新探索台北。
作者:小川奈穗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6. 10.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