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的良善設計:物外設計與 Trippen 的慢功細活哲學

一輩子的良善設計:物外設計與 Trippen 的慢功細活哲學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8.05.2017

「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沈復,《浮生六記》

身材高人一等,數學系畢業,研究所改唸工業設計的廖宜賢,冷靜而理性。身高略為矮小,留著一臉烙腮鬍,反倒個性十足的楊格,則是實踐工設科班出身,幽默而感性。兩個人在 2012 年以「物外」為名,成立自己的品牌,目前已有文具和相機燈具兩個系列產品。尤其,一枝黃銅筆,更讓他們揚名各個商展,佳評如潮。

用全盤思考來補強設計師的思考死角

廖宜賢與楊格原本是公司同事,共事期間成為莫逆,合作相當愉快。相繼離開公司後,兩人把之前胎死腹中的計畫拿出來,重新討論,試著改善。「因此,我們做出了第一件作品,相機燈。那是用報廢的古董相機去做出來的燈具。剛好那時候有個機會,一個朋友在台北書展有個攤位,有個小空間讓我們去展示我們的作品。很幸運,在那次的機會裡遇到很多不錯的前輩,像是好樣的 Grace、魔椅的簡銘甫,他們都給了很多很好的建議和鼓勵。那時候,我們才第一次思考,是不是可以成立一個品牌。」廖宜賢說。

因緣際會,意外地讓兩人成為創業夥伴。從創作開始的創業,而不是以創業為目的的創業,這讓兩個人一開始就很確定自己的目標。雖然他們謙虛地強調,在過程中受到許多貴人幫忙,讓他們得到許多銷售機會。但他們也很努力地學習發展品牌、規劃產品線、跟通路接觸。品牌成立前 3 年,公司只有廖宜賢和楊格兩個員工,隨著新夥伴陸續加入,意味著他們的責任也更重了。

楊格說:「物外對我們來說,就是器物在設計或者這個東西本身以外的價值。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喜歡一雙鞋,並不單單喜歡它的品牌或材質,很可能是一個很重要的人送你的。可能是你在某一個特別時刻,買給自己的禮物。更可能是這雙鞋,陪伴著你渡過很多重要的時光。這種器物跟人之間的聯繫,是我們在設計之前想要找到的故事。」

由於兩個人的背景都是設計師,這個身份對他們來說,既是優勢也是劣勢。廖宜賢則點出關鍵,「我覺得產品從概念、具象化、設計、行銷、銷售到售後服務,整個過程中最困難的點,就是我們要擺脫設計師的思維。」身為設計師所思考的重點,就是把一支筆設計好,想盡辦法把產品做到最好,兼具好看與實用,但也因為這種心態,往往就會忽略了成本與市場,這個思考的死角,反而讓設計師的身份成為一種劣勢。因為經營一個品牌,就必須全盤思考。包括從定位、設計、材質、製造、通路、銷售、服務等,無一能輕忽。

楊格也同意:「假使,我們今天想了一個故事,有了一個好的靈魂,那我們必須得為它找到軀殼,這時候商品企劃就要進來。開始設定它是一個價位落在 3000 元的筆,它可能要賣給 35 歲以上的男性,銷售市場可能會是在歐洲,而這些男性會喜歡什麼?且他們的興趣是什麼?分析出來之後,你會發現設計師能做的事情,就會變得很明確,我們會設法去達成這些需求。」也因此,他們就會試著換位思考,試圖透過不斷的對話,去挑戰對方的極限,以提問的方式找出問題所在,慢慢地從中累積經驗與往前進一步。

因為寫下來了,才成為有溫度有重量的東西

在摸索一段時日後,「物外」正式推出了文具系列,以「書寫的重量」為概念,讓這個系列擁有一個鮮明而清晰的色彩。廖宜賢和楊格都認為,在當今快速的年代裡,數位化已經逐步取代了手寫文字,但書寫本身代表著一種儀式、一個過程,透過寫的過程,我們能夠更理解文字裡想要傳達的意念;透過讀的過程,我們更能夠感受到文字裡想要傳遞的溫度。

而這個系列最吸引人的,就是六角黃銅筆。這支使用黃銅製作的筆,擁有六角形筆身,分為圓珠筆跟鋼筆兩種。之所以把「筆」當作主角,是因為他們認為,對現代人來說,筆的使用機會越來越少,「當筆的工具價值衰退,也就是它的浪漫價值可以被闡述的時候。」楊格強調,工具價值就是計算價錢、算 CP 值,但東西的浪漫價值卻很難被量化,筆也因此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性。

廖宜賢說:「有陣子我處在比較低靡、對自己有很多質疑的階段。我的老婆寫了一張小卡片給我,上面用手寫了 50 項我的優點,雖然有很多生活裡的小事,但那張卡片給了我很大的力量。我一直把它收藏起來,當遇到氣餒或不順利的事情時,看到那張卡片就會給我很大的信心。」

同樣的,楊格也有深受書寫感動的時刻。他說自己是個很少回家的人,有一次寫了一張卡片回家。沒想到回家後發現,爸媽把這張卡片貼在冰箱上。他說:「我妹妹告訴我,爸爸媽媽收到卡片後很開心。我難以想像這麼簡單的內容,會讓他們開心。如果當時我只是快速地傳了簡訊,可能就不會有任何特別的感受,因為寫下來了,才會成為有價值、有溫度、有重量的東西。」

文字被寫下來之後,因為寫的人賦予了情感上的重量,這些文字也產生出情感,讓收到的人自然而然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溫度。兩個人把這些內心的感動,具象化成為了這個系列,也衍生出這枝黃銅筆。廖宜賢與楊格希望傳達,把傳統而美好的價值帶進新生活的一種可能性。他們只是透過文具,在傳遞書寫與人們的情感價值。每個人都可以經由買了這個系列甚至這枝筆,創造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

只是純粹想要把東西做好,耐得住陪伴一段人生

至於,為什麼選擇有重量、會隨著時間氧化的黃銅呢?兩人不約而同都笑了,因為只是單純喜歡銅這種材質,尤其這種重量感,會讓你在寫每個字的時候,都能專注在這個字上面。而黃銅會隨著時間氧化,也就像器物使用過的模樣,越久越有味道,並不會隨著時間而退流行。就像是他們腳上穿的 Trippen 鞋子一樣,不管是經過 10 年或 20 年,你永遠都會發現,它既不走在時代尖端,但它卻又恰好隱隱地彰顯出某種獨特的光芒。重視創新的設計、人性化的舒適,以及鞋款本身的耐穿持久性,是 Trippen 最重要的訴求。將靈感元素結構成一雙雙富有幾何線條,充滿新潮創意的立體藝品,不管時代更迭,仍然保持著前衛和超現代的風格。

第一次買 Trippen 的鞋子,是廖宜賢跟女友一起去挑結婚鞋的那天。他們分別從一樓往樓上逛,他一看到 Trippen 就被吸引了,因為外型具有設計感又不張狂,他很喜歡。後來,他開始對 Trippen 有更深的了解,益發地欣賞 Trippen 對於材質和製鞋上的堅持。尤其 Trippen 在材質的使用上,以植物鞣革的方式製作皮革,會隨著使用而讓皮革的顏色產生變化,就像他們的黃銅筆一樣,當人在使用後,器物跟人產生的關係,久而久之產生變化,也就在這人與物之間的相處過程中,產生了連結。

而楊格則是在穿過之後,便對 Trippen 讚不絕口。「對我來說,我以前覺得 Trippen 很新潮,但實際穿過之後,卻發現它其實很樸素。並不是說它長得很樸素,而是它的心意很樸素。」他接著說:「我能感受到他們真的想要做一個好的器物,設計師在創造這件器物的當下,就是純粹想要做一個好東西,對得起這樣的價格,讓它可以陪伴使用者更長的時間。這樣的出發點就對產品的製作和設計,有很大的影響。專注在自己的產品能夠陪伴消費者的時間,以及只是想把產品做出來賣掉,這完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狀態。」

慢工出細活才能創造一輩子良善的設計

「我以前高中時,想要知道某一件事情,得要去學校的圖書館,或者搭公車到很遠的地方找資料,一次借回來七、八本書。但因為我看書的速度很慢,得花好幾天才能看完一本,對於那時候吸收的知識,會覺得異常珍貴。但現在想知道某件事,只要到 Google 輸入關鍵字,我只需要花兩三個小時,就可以研究完一件事。把別人的觀點以為是自己的觀點,最後,我們也會開始期待懶人包。」廖宜賢認為,在追求快速時尚、快速經濟的時代裡,我們獲得的東西反而變得不珍貴。相反的,我們投注時間和精神在物件上,也才能讓這件器物變得更有價值。

楊格說:「對我來說,Trippen 跟我們最契合的部分,就是專注在器物這件事情上。」而廖宜賢也認同地說:「我覺得是對素材的尊重,每一個物件都不能浪費,都要好好的利用,這和我們真的很相似。」因為這樣的契合,讓雙方都能對彼此產生共鳴。尤其他們對於 Trippen 專注在細節的這件事,更是印象深刻。楊格說:「我自己因為工業設計的背景,看東西會有職業病。像 Trippen 的鞋子,你可以看到對細節的重視。譬如某個地方的材質用得比較厚、某個地方除了黏合外還加了縫線,某個地方擔心耗損而預先設定了補強。」

這正是 Trippen 鞋底著名的雙針車縫線,除了能夠減少黏膠,以達到環保的目的外,最早也是由可回收、可更新鞋底的概念而來。不僅能提升鞋款的舒適度,鞋底磨損後也能夠輕易更換,增加了耐穿度。以 2017 年最新款 Open Closed 系列的鞋底來說,介於 Closed Sandals 與 Closed 鞋底之間,在鞋底的邊緣上縫製圍繞的 0.5 公分皮革邊緣,在使用中可以避免髒污沾染腳部,行進間多了一層防護。雖然這是微小而低調的細節,但卻能從小處就可以看見品牌的用心,

物外推崇的精神,就是「一輩子的良善設計」。廖宜賢說:「這只是一個很固執的信念,我們希望做一個好東西,可以陪伴消費者很久。」這也和 Trippen 追求的「真實的產品」這個信念不謀而合。雖然投注大量時間在品質上,往往會產生時間與成本的消耗,但廖宜賢和楊格認為,設計的本質在於生活,器物的本質就是使用,既然生活中要使用,就要考量到消費者長期使用的狀態與情感上的連結,只有好的東西,長期下來才能滿足消費者各種生活中場景的需求。

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物外之趣,或許更多的,是投注在其中的所有心力。

#TRIPPEN #物外設計 #文具 #設計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資料提供Trippen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