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式與議題間悠遊的視線:高雄電影節短片推薦(國際篇)
(今年夏天,我很榮幸受邀擔任高雄電影節短片競賽的評審,總計看了 302 部短片,並和其他八位評審一同選出 67 部入圍作品。在此,我會分成「台片」和「國際」兩篇為大家推薦我私心喜愛的佳片,除了影展期間可以在高雄現場、以及一部分會到台北華山放映,這些入圍片也都可以在「雄影雲端戲院」APP觀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看影展是充實自己,當評審則是短時間內的爆發式大補帖,在這次過程裡我總共看了 255 部國際短片,如果要拉出一個國內/國外的粗略比較,我會說台灣的短片仍然較偏向「短版長片」的創作企圖,而國外很多短片則是抓住一個劇情扭點、或形式上的創意,訴求把這個亮點表達完畢,然後足矣。因此台片都相對長——雖然不排除有些跟比如公視的規格要求有關——好幾部落在雄影競賽規定的二十五分鐘界線,國際短片則常常都在十五分鐘上下。
|
這其中,我一樣要從動畫,尤其是我私心愛的《煞星凱薩琳》(Catherine)談起。因為這是一部拍給貓奴的作品。天命帶賽的小女孩凱薩琳不斷剋死寵物,直到貓咪成為她唯一的伴(因為有九條命),陪伴她在受到霸凌的人生路上向前,時而逗笑她,時而成為心靈休憩的窩。本片的敘事俏皮,笑看生死和青春中的殘酷,用簡潔而平面的大色塊在場景裡描繪生命,意象的切換也高竿,更不用說情感之動人了。
|
另一部動人的作品《爸爸的打包術》(Negative Space)以停格動畫的形式,訴說一個兒子對父親的思念,精巧的構圖和擺設,既是清晰體現「打包」的主元素,也用夢幻的質感,說一股乾淨的家風傳承。同樣讓人驚豔的停格動畫《波羅的海之鷹》(RAGNAROK)以神話「諸神的黃昏」為典,拍一趟象徵性的最終飛行,華美的實體搭景和精緻的動物姿態,視覺的成就甚高。還有《零下天堂》(Below 0°),雖然是中規中矩的 2D 手繪,燦爛的色調與壯闊的美景不只是視覺饗宴,更讓人嚮往有朝一日,能造訪世界的那一端。
|
來自英國的《慾汪難求》(The Wrong End of the Stick)則是大膽得很可愛的作品。劇情描寫男子的「擬狗癖」讓他掉入難以言說的尷尬中,甚至危及他的婚姻,然而追求自我的慾望又難以阻擋……;本片利用實景搭配動畫人物拍攝,不但讓人眼睛一亮,那屬於英倫的冷調幽默感,更是叫人忍俊不住。
|
至於《貪食怪歐格》(The Ogre),則是以傳統手繪把「食慾」極大化,美食的誘惑與吃飽撐著的爆炸感,在這個不受物理侷限的空間內膨大著,越吃越空虛的「無臉男難題」,又彷彿是把進食跟自我的對話擺在一起,變得與存在息息相關。另一部同樣來自法國的《腦內對決》(Buddy Joe)說的是帕金森氏症對大腦的侵襲,以擬人化演繹患者的心智與病魔搏鬥,究竟要戰到最後一片領地?還是要玉石俱焚?本片還融入了上一個世紀末的種種流行符碼,讓敘事在足夠的歡樂中,帶起生命的力量。
|
接下來我們談實拍作品,蔓延在整個歐美世界的右傾焦慮,果然反應在許多短片中,譬如《巴黎震撼教育》(LES MISERABLES)的片名直接召喚《悲慘世界》,說的是並不少見的菜鳥警察的第一天,卻透過新世代科技的置入,讓濫權體系的無孔不入跟隨時被揭發的可能性,成為一體兩面。而全片瀰漫的危機感和演員們強大的說服力,把劇情片拍得像紀錄片,更是讓人讚嘆的技法。
|
另一方面,早已拿下英國奧斯卡最佳短片等等國際獎項的《幸福快轉》(HOME),以超現實的「倒轉」方式回溯歐洲難民的逃難路線,從安穩豐足的家園一路輾轉、回到槍林彈雨的煉獄現場,這樣的突兀,目的是直戳第一世界的住民們,提醒他們「現在擁有的安全人生,並非理所當然」。同樣的震撼也在《為愛灼身的男孩》(Lokoza)中,位於南非工業小鎮的廠區外,住民們無不被從天而降的環境污染傷身,而在這情狀裡,男孩依然暗戀著比他大幾歲的姐姐,然而純純戀情的美好在這裡,不單是奢望,還會帶來讓人心痛的灼傷。
|
來自喬治亞共和國的《初夜所有權》(Three Steps)則是用寫實到近乎冷的語氣,描寫父權社會下的惡劣習俗,走投無路的底層人物,選擇把女兒的初夜當作籌碼,在此的青春一樣讓人看得刺痛。來自匈牙利的《工友癡癡愛》(Beautiful Figure)片中,中學少女的青春則耀眼得叫人睜不開眼,可是對躲在櫃中的女主角——即片名所指的「工友」而言,那片光芒跟自己之間,不只有階級的距離。這一類關於性少數者的難題,在電影裡當然不少,但本片的小人物設定以及同樣偏冷的演技、敘事,讓那掙扎的力度,被加倍放大了。
|
接下來再看:親情相關的題材永遠是不敗的戲劇元素,來自土耳其的《媽,抱一個》(About Arif)拍一個唐氏症青年的日常,他有深愛他的母親供給他源源不絕的愛,還有鎮上的許多長輩們悉心的照顧,然而在這甜而柔美的敘事下,藏著哀傷的真相。《媽,抱一個》的作者想要凸顯的依然是溫柔,與之相反的則是冰島的《嬉遊懼》(Cubs),說一個離婚的父親將小女兒和同班朋友接回家過夜,然而在這過程裡,他對客人太過悉心的招呼讓女兒眼紅了,童氣的妒意竟然將故事帶往不可思議的方向。在本片的原文簡介裡,提到當代親子教養的地雷越來越多,然而導演的敘事明顯想要踩某一條禁忌線,最後的成果讓人驚愕之餘,還不乏思考。
|
這同時,擅長拍家庭/婚姻劇的伊朗,交出了讓我大為驚豔的《生日快樂》(Not Yet),故事說的是女兒到外地之後,原本家裡的父母之情早已不是原本的樣子,然而這部精巧的短片不只是在人情上、在演技上施力得宜,它的形式更有個驚人的大轉折,非得在看的當下突然目睹,才會讚嘆連連。這是一部不能講明的作品,但是背後的拍攝調度之難,至今兩個月了,我依然越想越佩服。
|
再回到歐陸,法國出品的《愛愛請投幣》(No Drowning)是一部出色的奇想喜劇,生動的劇本和能演出日常滋味的演員,讓這段有點科幻氣息的緣份,溫暖而可人。西班牙出品的《阿嬤搶賭場》(Not Even A Line)則是出色的瘋狂喜劇,兩位阿婆在咖啡廳討論著驚天動地的計畫,但她們追求的到底是金錢?是階級正義?還是想再「好好活一回」的衝動?本片在笑鬧之餘,把快速的言語跟背景連動,切換得行雲流水,是出色的類型嘗試,更是讓人捧腹拍案的調度功力。
|
再前往印度,《迪斯可歐布》(Disco Obu)是這次最讓我心動的作品之一,透過「紀錄紀錄片」的方式不只拍一個長大成人之後、不得志的童星之滄桑,也拍出拍攝這支紀錄片的人員行徑,道出假藝術之名,行消費之實的殘酷。人要衣裝,戲要敘事,在這過程裡不只主角的演出自然,形式的故意穿牆趣味,也讓人咀嚼再三。這其中的層次提醒我們:幾乎所有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被安排好要給我們看的。
|
倒數第二部來到泰國,《十四街的記憶》(83 Soi Soonvijai 14)看一個家族內部,爺爺在他大壽的前一天突然心血來潮,召集晚輩們一起「拍電影」,這怎麼看都是胡鬧的要求,眾人啼笑皆非地配合,只有到了最後揭曉那一刻,暖心的初衷才會浮上。本片是年輕的導演召集叔伯阿姨們一起拍攝的畢業作,因此除了飾演爺爺的演員,其他都是素人的本色之作。包括最後那一場戲。而我在評審表上寫下的感想只有一句:「請讓這孩子繼續拍電影下去。」
|
最後,回到西班牙,我要推薦本屆高雄電影節我最愛的短片《夢碎耶誕夜》(Fortune-teller),來自廣告導演/平面攝影師岡薩加.曼索(Gonzaga MANSO)。這是一部節奏精準的喜劇,一次對於形式和魔幻空間的精彩嘗試,一件極美的攝影作品,以及一個讓人心碎的故事。片中一個中年男子來到帳篷,面對有點兩光的算命師,他竟然只是想問:「我該不該帶我的女兒去吃頓飯?」我喜歡本片的喜趣,喜歡它俐落又不知不覺地讓人愛上眾角,喜歡它的美感,更喜歡它的音樂。八月底在初審會議上,我拿起麥克風就說:「今天我來這裡,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把《夢碎耶誕夜》推進入圍名單。」因為我想在大銀幕上看它,更想跟所有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分享這部短片。
我真高興我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