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一起哼唱過的浪漫《我恨流行》:有一種聲音,無法被秩序收編
「草東沒有派對跟老王樂隊算什麼,我是最早的『中國腔』好嗎!」——張四十三,《我恨流行,二十年。角頭 20X20》
今年 Leo 王拿下金曲獎最佳男歌手,在許多人心中,是獨立音樂的一個重要里程。那象徵著小型唱片公司、非主流音樂也能站到鎂光燈下,受到矚目與肯定。分眾世代,主流與非主流間的界線漸漸模糊,獨立音樂人在各自的受眾成為主流,indie 不再是少數族裔。流行與獨立,進入了共存共榮的生態。
同個舞台上,較少人知道的是,當屆以《西部》得到最佳台語專輯最佳編曲人獎的廖士賢,出自角頭音樂。在獨立音樂更加艱苦的二十年前、唱片業仍然興旺的九〇年代,角頭音樂曾經是 indie 的重要指標。今年得到最佳專輯製作人獎的陳建年,1999 年的第一張專輯《海洋》就是由角頭音樂發行,專輯封面設計師蕭青陽,在訪問裡說:「當時給我的訊息是,有個警察,他會吹排笛,他帶了一個從台北下來的人叫張四十三、去他的秘密基地。然後走了很久,發現原來太平洋是他的秘密基地。」短短幾句話,清晰勾勒出角頭當時自由隨性、草根浪漫的冒險精神。這篇訪問,收錄在《我恨流行,二十年。角頭 20X20》中。
《我恨流行》一共收錄二十篇訪問,邀請二十張專輯背後的音樂人,談音樂也談那個年代。始於 1998 年的《ㄞ國歌曲》,終於 2018 年的《西部》,二十段話織成一段跨越二十年的非主流音樂史。書中記錄下的許多創作,在現今已被視為經典,當時看來前衛的作品,如今用音樂人的視角再讀,仍有許多可看性。《ㄞ國歌曲》收錄早期五月天、董事長樂團的作品;貢寮海洋音樂季讓大家看見了蘇打綠;巴奈《泥娃娃》、夾子〈轉吧,七彩霓虹燈〉、柯泯薰《遊樂》,現在看來,都是遠遠近近、各自閃耀的名字。
「我每個禮拜會來台北兩天,睡角頭一個晚上,也不知道今天要錄什麼?有就錄,沒有就聊天。出唱片之前,跟捷任幾乎每個禮拜都會碰面聊一下,我就常常問他,人活著到底要幹嘛?一直問一直問。」——巴奈,《我恨流行,二十年。角頭 20X20》
《我恨流行》的精彩,很大一部分是由於當中每一張唱片、每一篇訪問,藉由不同音樂工作者的視角,反映出了角頭強烈的反叛精神與本土關懷。Slogan 從早期的「人物・風格・搖滾」到後來的「人民・土地・歌」,出現在每一張專輯封面上。角頭為每一張專輯編上刊號、邀請聽眾訂閱購買,仿雜誌的形式,意圖傳達一貫的理念:每一位風格鮮明的音樂人,都是自己領域內的角頭,無法被都市裡的秩序收編。
二十年後,獨立音樂開花的今日,這本書不僅是對過去的回顧,應該也有著精神的延續與傳承。如同角頭創辦人張四十三在序中所說的,這是一則「對共同美好的提醒」——我們仍要繼續去看見,從那些粗糙、落漆、失焦、陰暗之中,看見角頭,看見珠玉。
|BIOS 評鑑|
題材創新|✭✭✭
反映時代|✭✭✭
綜藝效果|✭✭✭
《我恨流行,二十年。角頭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