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再見,大安。

大安再見,大安。

作者孫志熙
日期02.04.2013

有人有著下班後,偶爾散很長的步回家的習慣。散步是必須在良好心理狀態下才能進行的活動之一,因為妳深知何謂邊走邊哭,不一會兒就狼狽地只想躲進家裡。妳懂,妳也曾經。台北真是太小,一旦生活得久了,隨便哪個街角都會遇見當時深刻存在過的他和她,與現在愈走背負愈重,卻仍行走著的自己擦肩而過。散步在過度熟悉的台北市區,很危險,但依舊愜意。

星期三,新生南路,途經大安森林公園再往南,留有市內少數僅存人行天橋的和平東路口,一對老夫老妻似的年輕身影迅速往東掠去。她即將在下個十字路口去星巴克借廁所,他會在左轉復興南路時到麥當勞買一杯熱可可,然後繼續往他們的老地方走去。兩年後她就在旁邊大樓開始了平靜的粉領生活。過辛亥路口,成排運動用品店卻鮮少賣足球,某個冬日中午,她來來回回尋找,最終買到一顆只被使用三天就逃走的藍皮球,大概產於中國大陸的它一抵達靠近家鄉的海口,便偷偷摸摸投奔祖國了。妳悵然若失走向人潮湧現的公館商圈,身體微微汗濕地去赴約。

星期四,仁愛路四段往東轉北,一路盡是習慣到不能再習慣的日常活動背景。極度都市化雅緻的這段路,因地利之便,經常榮獲散步首選,與各階段生命中的人一起走,也獨自一人數不清幾次地走。有次在圓環邊上,他忽然豎起全身寒毛似的,憑前方女性背影認出是昔日舊愛。她旁觀以冷靜面容壓抑內心極大慌張,遂逃避到柱子後、頭也不敢探的他,心裡想著自己有天大概也會被這麼對待。以林蔭清香著稱的這塊區域,大樟樹是妳愉悅或傷感的忠誠見證者,不知道下一次同行的人又再出現時,它們會不會為妳搖曳得更加熱烈。

星期五,仁愛路三段往西,整條路上燈光暗淡,行人寥寥無幾。此地應屬達官顯要愛用,卻最為庶民冷落的市內主幹道。越過金山南路之前,她為他掛上過迎賓花圈,上頭附有歡迎回來我的世界的小卡片,他靦腆笑著,站出騎樓外取光拍照,兩人略帶羞澀地看望彼此,踏出並肩共行的第一步。曾經一起散步這段路的僅有那唯一一人,雖然這時行程略嫌緊迫,不知不覺就加快腳步的妳,還是在路上想起了這麼多,最後以五十分鐘的腳程紀錄,汗流挾背走到西門町,獨自看一場電影。

星期一,新生南路往北接續松江路,在捷運文湖線通車以前,這是每日必經之路。以公車或者雙腳漫晃而過,一到長安東路口,便往裡鑽進伊通街,這條街被伊通公園硬是從中截斷,車輛只得卑微地次序緊挨,魚貫繞周而行。一個即將進入寒冬的夜晚,她坐在涼亭椅子上回傳簡訊,告訴相隔一條海峽的人,說她好希望他在這裡。往北過南京東路是四平商圈,近長春戲院轉角某小吃攤上,他巧遇過朋友,那個只瞥見她背影的人,傻愣愣地問他那是不是你媽。返回原先路徑,直行至行天宮搭公車回家,松江路上工程圍籬都已拆除,眼看馬路從烏瘴擁塞到終復平整,階段性任務已達成,但新蘆線捷運不知道還要多久才會開通。

在大安巷弄度過近兩年時光,面對突來乍到的離別,只得在最後幾天,每晚選擇不同路線,把街景再好好看過一遍。城市大抵不會改變太多,令人牽念的還是工作處那扇白色大門,曾經他對跨出門的她說,只一次在門外等妳下班,結果一等就等了將近一年。是的,那樣的日子維持了差不多一年,後來的又差不多一年,妳只是消極等待這個最終告別式。

兩年前妳曾經這麼告別過大安,在那時候告別了人生中的好多段。

 

【孫志熙】
曾任《CUE 電影生活誌》、《SCOPE 電影視野》主編。現從事專欄與文案寫作、短片推廣、獨立製片、跨國當代藝術組織台北組頭、地下電台主持人等,擁有多重身分與很多款名片。

#大安 #孫志熙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孫志熙
攝影孫志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