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月大走跳|上篇: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香港藝術月大走跳|上篇: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1.04.2015

這次香港藝術月採訪之旅,像是一個三層牛扒八層芝士的巨無霸漢堡。在四天三夜裡,在後台化妝間、貴賓室、餐桌上......訪問十七位不同領域的傑出藝術工作者;闖蕩巴塞爾藝術展,目擊國際藝術市場大趕集;欣賞三場演出,有時淚水直流,有時也因聽不懂粵語而神遊……。

奶茶終究配著波蘿油,纜車還是登上了太平山,濃濃的四天三夜,先從巴塞爾藝術展講起吧。

3/15 至 3/17 ,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開。展會每年於瑞士巴賽爾、美國邁阿密海灘和香港舉行。世界各地的藝廊受其吸引,紛紛帶上各自最頂尖的作品前來參展,這不但是國際藝術市場的盛會,也是亞洲最大型的國際藝術博覽會。

今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匯集來自 37 個不同國家及地區、總共 233 間的頂級藝廊。他們帶來二十世紀至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以及當代作品。展會分成多個主題,並以亞太地區的畫廊為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區「藝聚空間」(Encounters)則展出了二十件大型雕塑及裝置藝術作品,巴賽爾藝術展方面給藝廊最大的發揮空間,所以沒有特定主題。

IMAGE

徐龍森《山不厭高》(Beholding the Mountain Awe No.1),2008-2009

1030 × 848 cm 水墨紙本

IMAGE

高偉剛,《消化》(Consume,2014) 400×1000×350cm 不鏽鋼、鈦

台灣則有九間藝廊通過申請,尊彩藝術中心、谷公館、就在藝術空間、TKG+、大未來林舍畫廊、索卡藝術中心、誠品畫廊、其玟畫廊以及耿畫廊。谷公館與尊彩藝術中心是首度參展。

首度參展的尊彩藝術中心,帶來前輩藝術家陳澄波的作品。陳澄波 1895 年生於嘉義,1947 年在 228 事件中受難。他一生在台灣、東京、上海走跳,這些經歷讓他有著宏觀的視野,並在藝術形式上呈現多域的複雜樣貌。尊彩藝術中心在巴塞爾藝術展展出的陳澄波作品總共十件,以年代區分為,中國、上海以及最後的台灣時期。

IMAGE

陳澄波《上海陸橋》( Footbridge in Shanghai,1930)油彩畫布 99.7×80.3cm

一般而言,陳澄波的作品,都被收藏者當成傳家寶,在藝術市場上流通的數量始終不高,價錢也很少波動。展覽開幕第一天,來到尊彩的展場,發現《上海陸橋》的作品標示牌上被貼了一張小小的紅色貼紙,問了現場的人員,他們說這幅作品在展出前,就以 150 萬至 180 萬元之間的價格賣出了。

陳澄波曾在上海、東京、台灣三地進行藝術活動,這些地域上的移動,讓他的作品開創出獨特的個人格局。而近年來,透過不斷地舉辦展覽以及學術研究爬梳,陳澄波的作品脈絡整理已臻詳盡,也因此更受國際重視。

IMAGE

陳界仁《推移者》. 35mm 轉 DVD、彩色有聲單頻道錄影、鐵皮屋,5’19”.2007-2008

本次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大未來林舍畫廊展出陳界仁的作品《推移者》。黑色貨櫃鐵皮屋中,循環播放著外頭無名者吃力地推移著貨櫃的背影。觀者站在黑暗的貨櫃內,腳下傳來貨櫃刮地的震動聲。作品說明這樣寫,「鐵皮反映了台灣社會中界於合法與非法、公共與私有、居住與移動、封閉與開放、可見與不可見之間,各種權力與慾望相互拉扯下的不確定邊界。」身處貨櫃中,錯以為這鐵皮屋正緩慢移的同時,觀者也被逼著思考「這是遷徙,還是驅離?」

IMAGE

徐冰《男˙幼˙女》,絲網印刷,150×100cm×3. 2000

誠品畫廊則展出了徐冰的英文方塊字系列作品,並以「從天書到地書」的個展概念,呈現徐冰的作品。《天書》是徐冰自 1987 年起就投入的創作,《天書》以四千多個英文方塊字木刻字塊,進行排版、印刷、裝線,一本正經地完成了一本無人能讀懂的「天書」。

《地書》則是一本人人都能讀懂的符號書。徐冰以最低文字溝通量的機場內標誌為靈感,蒐集符號,經十年整理試驗,發展出一套純粹使用符號的新語言,並將其編織為《地書》。內容描述一個人的一天,共分 24 個章節,這反而是一本只要具有當代生活經驗,就能夠讀懂的書。

IMAGE

谷公館展區,左面牆《掛著的人》,地面至天花板《下午》,正面牆《影子》。/圖片提供:羅智信、谷公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快速受到矚目的台灣新生代藝術家羅智信,以《下午》、《懸掛的人》與《影子》三件作品代表谷公館參展。

羅智信 1984 年生於苗栗,目前工作並居住在台北。其作品媒材不拘,有裝置,概念創作,以及錄像等作品。主要以「現成物」的概念為其創作的主要方向,表現出尋常生活裡隨處所見的各種狀態,背後的個人與社會含意,以及物件各自的生命力與想像力。

走過谷公館的展區,立刻被一種斷裂的氛圍吸引,「裡頭是什麼?」晃著想著,就捕獲了野生的藝術家本人。我抓著羅智信問,關於他作品裡那種「懸而未決」的氛圍。

「曾有人說『懸而未決』的氣氛是你作品的重點,能講講嗎?」我問。

「你可以發現原本物件的意義,」羅智信正經地講,「但你又可以在我的作品裡看見意義被轉化,被改變。吸引我的是某種落差,落差會產生一種效果,對我來說一件作品有沒有成功,就是這個落差有沒有出現。」

IMAGE

《掛著的人》 /圖片提供:羅智信、谷公館

關於《掛著的人》,羅智信的靈感早在 2011 年浮現,卻因為找不到對勁的素材,而遲遲不能實踐。直到 2013 年在紐約,他才首次完成該作品。

「但那次我沒有把作品寄回台灣,我想說,回來再做」,羅智信苦笑,「我回台灣再做一個新的版本,結果花了兩個多月都在失敗,數度崩潰。」

「為什麼崩潰?」我問。

「覺得樹枝的感覺不太對,顏色不太對,皮帶不太對,就是那個狀態不太對」他苦惱地講,「樹枝跟皮帶,這兩個物件很有機,但我希望他們被完成後要有種極限藝術的感覺。從正面看是線條,從側面看也是線條,它變得很簡潔。但有機和簡潔又必須要做出區別,它才會有一個過渡的效果,這件作品才會有感覺。否則就只是樹枝與皮帶而已。」

「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失敗」,羅智信說,「因為我要它看起來很輕鬆地,不太費力地,很湊巧地。所以力氣必須要用得很巧妙,否則就會顯出蠻力。那就不高,就不美妙了。」

「花那種看不見的力氣。」我補一句。

「我覺得那會有回報,那感受得到。」他總結。

「身為一個藝術家,來巴塞爾藝術展的意義是什麼?」我問。

「覺得很累......不,我覺得很興奮......然後很累。」他半開玩笑地改口,「要繼續藝術生涯,就是不可避免地要在藝術生態裡面攪和嘛,至於要怎麼要攪和,得思考一下......。」

巴塞爾藝術展是個畫廊大趕集,各家都展出最好的作品。身為參展的藝術家,羅智信自己也逛了一圈,想了想,又說:「我覺得人家的都好好賣喔,自己在這裡好像怪怪的......」

IMAGE

羅智信,《掛著的人》

羅智信的三件作品迴響出一個神祕的落差。物件間輕重不一的意義錯位,引發解讀的慾望,觀者可以找到各種角度去詮釋,甚至串聯起自己的敘事。羅智信像把多個不同風景的拼圖打散,各取一部分,又放回在一起。觀者越想要拼出一個答案圖像,就會越發現裡頭有謎團。退一步就能感受到,這是不必解開的謎。透過雕塑物件所製造出的意義空間,裡頭所包含的懸而未解,正是羅智信作品中輕鬆好玩的部分。

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見識了國際藝術市場的大趕集,還認識了一個年輕的藝術家。緊接著,還有第 43 屆香港藝術節的重量級編、導、演員的訪問。巨無霸牛扒堡,還有三分之二呢。(待續)

(封面圖說:突出於港灣之波浪頂建築,為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Art Basel #陳澄波 #藝術 #香港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李勇達
撰稿李勇達
攝影李勇達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