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導演的幾道難題,之三:第一次前進國際影展就上手?(上)

新導演的幾道難題,之三:第一次前進國際影展就上手?(上)

作者孫志熙
日期18.05.2015

折射計劃雙月份的活動名之為「創作講談會」,但其實談論重點並非「你應該如何創作」,而是「藉由哪些手段能夠滋養你的創作」。前次主題「閱讀」是其一,而這次,我們要直戳吾人社會與民族性中普遍的痛腳──國際觀,並且在進入正題前,極有必要先釐清一點:業界內外不少人士對於短片參加國際影展,總是抱持功利主義,除了最在乎得獎與否,還愛譏諷新導演們「又不是被選進競賽單元」、「付報名費就可以參加」云云。

說真格的,國外影展代表的意義、含納的廣度遠遠不僅於此,一名電影人在藉由影展取得藝術成就之前,還有太多步驟要走、太多功要練,怎可能一步登天?主動參與、積極研習才是鋪設基石的正確態度。在觀摩與競賽之外,影展的許多活動就像夏令營,讓各國處在相似階段的創作者共聚一堂,彼此交流切磋,開展新視野。這次活動邀來了抱持不同策略、但都積極參展的兩位新導演——練建宏與王希捷,和我們分享在國外影展的走跳經驗。

IMAGE

左:練建宏 / 右:王希捷

去年底完成第二部短片《毛毛雨》的練建宏,拍片生涯從 2011 年擔任《無名馬》製片開始,他說因為自己的第一部短片《熱線 1999》入圍不了大影展,才促成他鑽研小影展這條路線。「不要覺得非得參加大影展才算是成績,要從兩千、四千部裡脫穎而出的機率太低,所以我挑一些別人可能找不到的影展來報,你不必用獎項來證明自己很厲害,但你可以跟國外影人說自己也是拍片的,這是我想繼續拍片的原因,也是我這兩年最開心的事——讓不同世界的人看到我的作品,了解到自己的思維格局,就能再放大視野。」

全球每年約有三到四千個影展,他將報名流程分為前、中、後,並傳授如何加快速度、爭取多一點曝光:「創作者最討厭的就是手續,有些導演你告訴他報名截止日期,他會記在心上,等到前一天他就會說覺得麻煩,到了當天他就忘記了,通常要有個製片來做這件事。所以要如何在 30 分鐘內迅速完成報名,以下這些資料要先備齊。首先是影片簡介,不只是故事大綱,還要包括導演姓名、片長、語言、格式、曾入圍影展名單、英文自傳、工作人員與演員名單、導演照片(國外導演的照片通常都是黑白,側面,搭配拿相機或場記板,站遠遠的)、海報(有會比較專業)、劇照(3 張一定夠用),以及預告片。很多人都想說入圍之後再剪預告,其實要先準備好;有些評審會用預告片來回憶看過的片子,做得好在評審討論階段也比較容易被提及。」

「接著有三個檔案跟影片本身有關,第一是英文字幕版,有些人會把中英字幕放在一起,但我發現有時候斷句會有問題,可能中文字幕閃得很快,但英文字幕還沒跑完。(王希捷補充:字幕有專業的翻譯方式,每一行要在固定字數內結束。)第二是無字幕版,方便非英語系國家打字幕。(王希捷補充:尤其華語地區以外的影展,最好都只給英文版,否則如果是非英語系國家,他們同時看兩種外語很吃力,是觀影上的干擾,比如釜山影展就只要英文版,他們會再打韓文字幕上去,所以一定要留空間。)最後就是準備英文字幕檔,就算不是請人做,網路上也可以搜尋『字幕檔製作』,軟體會幫你把字幕上 time code。除此之外就是網路社群和FB粉絲頁的設定,一樣是看起來會比較專業;再來是預告和全片的觀賞連結,現在很多中小影展已經不收 DVD 了;然後是 email,最好新創一個官方帳號而不要用私人信箱,因為也是看起來比較專業,有些影展不要連結而需要下載,所以一旦新設帳號,你就有網路空間可以上傳檔案。」練建宏笑說自己真的報過很多影展,有些沒告訴別人就偷偷去了,「大家知道拍完片會欠債,所以出國實在不好意思跟人講。」

2010 年開始拍片的王希捷,《小偷》是她第一部編劇短片,該片參戰過金穗獎、金馬獎、金鐘獎,也去到杜拜、東京、洛杉磯等地的影展;擔任導演的第二部短片《划船》則從坎城影展短片角落(short film corner)單元起跑,一路歷經台北電影獎和釜山影展超廣角(Wide Angle)單元,今年初則獲金穗最佳劇情短片。

她針對「影片連結」做出提醒:「如果要報前三級的影展,他們通常只收世界首映或國際首映,所以有連結也不能公開。影展我通常設定跑兩年,第一年跑你最想參加或是前四級的影展,第二年再接觸比較小的,但這兩年都不能讓影片在網路上找得到,否則就會失去某些資格,這是大家要注意的。」

進行瑣碎的報名事項同時,也還有報名費和影展主題需要考量,練建宏認為這些都會影響投資報酬率。「希捷剛剛提到影展的級別,其實是文化部的分類,可以上他們網站找,影展補助前四類的列表上大概有二、三十個,因為是為國爭光,所以有機票、住宿或生活費的補助。我大部分會選中小型參加,我判斷大小的方式是去影展粉絲頁看按讚人數,也可以看到他們過去的活動照片和場地,像最近有個義大利的影展辦在湖邊,看了就很想去!再來是影展的屆數,像盧卡諾今年已經第 68 屆,規模已經很大了,規格也很奢華高尚;而如果是年輕的影展,它的創辦人可能年紀就跟我們差不多,也會很歡迎上不了大檯面但有自己能量的作品來放映。」

關於報名費問題,練建宏發生過兩次和印度影展的不愉快經驗,於是格外苦口婆心:「有收報名費的影展,一定要研究它有無給你相當的回應規格,像台北電影節跟金穗、金馬都不收費,目的是鼓勵創作者,所以如果招待不周,你也不好意思說什麼;但有收費的影展,在行政流程上就應該有一定水準,也要調查一下它是不是騙你錢。」

繼續談到影展的主題性,最基本的男導演別丟女性影展、沒同志議題就別丟同志影展,練建宏近來還發現有個野外影展,規定片子要在荒野裡拍,「所以影展說明要看清楚,兒童影展就不會喜歡我的片,它不是只要有小朋友演,而是要小朋友可以看,像柯貞年說《溺境》想報兒童影展,可是她片裡的小朋友是在勾心鬥角,屬於保護級以上!」

至於難以迴避的片長問題,首場講談會〈台灣短片怎麼了(下)〉也做過深入探討,諸如釜山規定要在 30 分鐘內,其它也有要求 25 分鐘與 45 分鐘內的影展。以練建宏的經驗而言,片子只要在 20 分鐘內,大部分影展都可以報,「若是 15 分鐘內就天下無敵了,但亞洲尤其台灣拍片喜歡走情感路線,15 分鐘很可能篇幅不夠。」王希捷提出威尼斯影展曾只要求半小時內,但現在也變成 20 分鐘,所以目前能接受 20 分鐘以上的一級影展,只剩下柏林,「國際普遍認為短片應該講一個概念,所以鼓勵大家拍劇情短片盡量只談一個議題,並且控制在 15 分鐘內。我在影展上遇到很多策展人,都會問台灣最近有沒有 15 分鐘內的短片,所以要好好考量,如果真的必須超過 20 分鐘,那就是當作練習、為自己而拍,很多影展都必須跳過,無法報名。」(待續)

 

【新導演的幾道難題】 

過去從媒體與出版工作開始,逐步窺見台灣電影產業的真實內裡,之後在此策劃了「於此與我的導演你」專欄,得以更直探進年輕創作者的心靈;深覺著 歷史上的輝煌已淡去,而嶄新的浪潮未到來,我們這一輩是破滅後急待重建的世代,好像卡在餘燼的末端尋找下一顆火種,正由於要面對的困境很相似,才必須有更 多的談話、更多的激盪,電影或者文化,終究得先凝聚眾人之志,才可能有不同局面被開創而出。

2015 年起,我與小路上藝文空間晶體影像製作聯合發起的「折射計劃」,旨在透過整年度的系列活動,聚合當代電影青年的能量,用以自力救濟、自立自強。本專欄將刊載每一場對談紀錄,台灣電影的難題太多,我們只能先幹再說。

 

孫志熙

曾任《CUE電影生活誌》、《SCOPE電影視野》主編。現從事專欄與文案寫作、短片推廣、獨立製片、跨國當代藝術組織台北組頭、地下電台主持人等,擁有多重身分與很多款名片。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文字孫志熙
攝影林佑恩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