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週 2015】東方之珠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築.跡──香港建築展」
「香港週」邁入第四年,首次規劃以建築為主題的大型展覽,名為「築.跡──香港建築展」,讓港臺間的文化交流,納入一座城市在時空上變換的景觀,從立體的角度來解讀香港。負責策展的香港建築師學會以時間為向度拉出展覽的主軸,從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不同時間點,回顧並想像香港這座城市在上一個百年和下一個百年的樣貌。
這次建築展的籌委會和建築師蕭國健領導的策展團隊,從具有 50 年歷史的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中挑選了 30 件得獎作品,並搭配今年(2015)初香港建築中心主辦的「十築香港──我最愛的.香港百年建築」活動中的入圍及獲選建築,以此呈現香港城市風貌的過去和現在,分別從專家見解與公眾情感的視角,去觀看香港建築百年來的發展軌跡;另外,大會亦特別邀請 24 組香港青年建築師,以他們的創意作品對香港未來百年的建築風貌,提出各種可能性。
展出的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得獎作品,從早於 1965 年獲獎的公共住宅彩虹邨,中間歷經九龍醫院西樓(1973)、香港藝術中心(1978)、置地廣場(1982)、兆康苑(1985)、國際機場客運大樓(1998)、香港濕地公園(2005)、鑽石山新靈灰安置所(2010)、灣仔茂蘿街與巴路士街「藝術社區」(2013)等,到最近 2014 年的添馬艦政府總部,隱約能看到一幅城市建設的路線圖。
策展兼製作人蕭國健特別以彩虹邨作為路線起點,談論香港建築五十年的發展脈絡:「現在回頭看彩虹邨,不免覺得它很陳舊,甚至有些不符合現代的建築理念,但是在 1965 年,香港剛起步的時候,這個項目其實是相當前衛的概念。在那之前,多數百姓的居住環境都不理想,生活品質也不好,而當時的政府已經有了公共住宅的觀念,希望香港人的居住品質可以提升,因此彩虹邨應運而生。」彩虹邨採用設計酒店的方式興建,打破低成本房屋的設計傳統,面積十分廣大,佔地 7 公傾,可容納五萬個家庭,邨內設有停車場、社區活動中心和五所學校,還有超級市場、雜貨店等各種商家,彷彿自成一個生活圈,宛若一座小型城鎮。
接著往下走,陸續出現醫院、藝術中心、商業大廈以及政經大樓等與民生、經濟活動相關的公共建築,甚至因應人口成長而有了更完善的公共住宅政策,1981 年的穗禾苑和 1985 年的兆康苑便是依「居者有其屋計劃」(Home Ownership Scheme,簡稱居屋計劃或 HOS)而興建的公營屋宅。到了 1998 年,隨著多次被評選為「全世界最佳」的香港國際機場正式啟用,更標誌著香港的城市建設走入新的階段。
「從那時候開始就有了變化,慢慢不再是住宅、商業等民生相關的營造,而對於學校、地鐵站、骨灰塔等公共設施,有了更多美好的想像。環保意識和永續發展的觀念也逐漸浮現,因此有了香港濕地公園,也有灣仔茂蘿街、巴路士街『藝術社區』等活化歷史建築物的項目。」
而在地少人多的境況之下,更多的高樓大廈在香港拔地而起,生態和發展之間如何平衡的問題,也逐漸浮現。蕭國健提到,近年來,政府和建築界越來越重視建築與周邊環境的關係。以 2014 年的獲獎作品添馬艦政府總部為例,這個工程的地點原本是一塊商業價值極高的臨海地皮,2005 年時香港政府決定將這塊地用於新建新政府總部和新立法會大樓,並考量到民眾對保留香港島山脊線的願望,特別將新政府總部的高度限制在 130 米到 160 米,讓人們依然能享受維多利亞港的景色。
除了公共建設照顧到市民的心願,在其他許多新的建物發展時,建築師也會特別重視在建築上實施綠化,例如保留某些特定樓層或在頂樓建造空中花園,也會在外牆栽種適合的植物,不但能降低建築物的溫度,也能讓整座城市多一些綠意。
對於香港城市景觀五十年來的變化,蕭國健如此作結:「從最早的到近期得獎的作品,從屋邨、住宅、辦公樓、博物館、學校到骨灰塔和老屋改造的藝術社區,透過這些項目就可以看到社會上的需要,會影響我們建築的風格和發展。因此,從我們特別挑選的 30 件作品當中,台灣的民眾就能看到香港建築發展的軌跡。」
若說展出的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得獎作品,是從專家之眼來理性解讀香港發展的脈絡,那麼「十築香港──我最愛的.香港百年建築」的部分,便是從普羅大眾的情懷來感性勾勒香港在人們心中的輪廓。「十築香港」是由香港建築中心主辦,透過公眾票選和一連串的公開活動,包含講座、導覽團及展覽等,旨在提升公眾對自身所處之建築環境的關注,從深入認識香港的過程中,增加人們對城市的歸屬感。當中最受矚目的活動,便是在今年初為期一個月的網路票選,超過一萬五千人從 100 項主要自 19 世紀末以來的候選建築物,選出十項最喜愛的建築。
身為建築師的蕭國健,看到票選結果與專業眼光的差異,自然感到相當有趣:「民眾和建築師觀看的角度真的是很不一樣。這一百件候選建築物,當中有許多建築師學會年獎的作品,這些得獎作品都是專業人士根據城市發展要求的標準去挑選的,但是民眾從這一百件建築物中挑選出來的最後十件作品,很多都帶有集體回憶的色彩,例如山頂纜車、九龍城寨、舊尖沙咀火車總站和鐘樓,還有大澳棚屋和海洋公園等,有些其實在建造過程中並沒有以建築美學為出發點。」
「這個情況告訴我們,對於一般人而言,最美麗、最實用的建築不一定是人們心中最愛的建築,人們最愛的建築可能是他們曾經擁有美好回憶的地方,特別像海洋公園和山頂纜車等,是我們不會經常去,但會跟親友或海外來的朋友一起造訪的建築,反映了我們珍惜與親友共聚的時光。」
而當我們對於香港建築的過去和現狀有了大致的理解,蕭國健和策展團隊又進一步對香港建築的未來拋出問號,並邀請多位青年建築師展出共 24 組創意作品,提供可能的解答。他們在松山文創園區的 3 號倉庫打造了一條具香港特色的街道,每個參展的青年建築師團隊都會在模擬成香港特有的排檔攤位內,利用約 2 米高、3 米寬的空間,展現他們對於未來一百年香港建築的想像。蕭國健說:「特別安排這個部分,主要是為年輕建築師提供機會,讓他們有一個空間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和理念。」
從此延伸到香港和臺灣在建築發展上有何相互參考之處,蕭國健以個人經驗指出,他於去年獲得香港建築學會主辦的青年建築師獎,但其得獎作品只是一個概念性的計劃,與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所策劃的「ADA 新銳建築獎」不同,後者的得獎作品均是已完成的實體建築。蕭國健認為這反映到香港青年建築師需要有更多機會,才可以擁有自己設計的實體建築作品。
另一方面,他亦指出:「香港地少人多,許多建築都需要超過 100 米高,但這應該不太會在臺灣發生吧?所以如果臺灣有一天需要建造 100 米、200 米高的住宅,那肯定可以來香港參考一下啦。」
展覽資訊
《築.跡─香港建築展》
日期:9 月 10 日至 9 月 25 日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3 號倉庫
免費入場
http://www.hongkongweek-taiwan.hk/tc/past-present-futur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