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虛烏有的平行時空(一):烏有史,如果......的話,將會發生什麼事

子虛烏有的平行時空(一):烏有史,如果......的話,將會發生什麼事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7.02.2016

「烏有史」(Uchronia)其名來自子虛烏有,烏有便是,從未真實發生過的意思。作為一種文學類型,它是一種在既定脈絡下,天馬行空發想「如果......的話,那會發生什麼事」的幻想小說。舉個也許大家更容易理解的例子,它就像是日本卡通哆啦A夢的道具「如果電話亭」(もしもボックス),在〈翻花繩世界的王者〉那集中,精於翻花繩的大雄,因為愛玩翻花繩而被嘲笑,只能哭喪著臉跟哆拉A夢求救,一如往常地借道具使用。大雄對著「如果電話亭」要求了「如果全世界都癡迷翻花繩......」,因此開啟了個與現實世界截然不同的時空。在那個人人都癡迷翻花繩的世界裡,精通翻花繩的大雄成為眾人崇拜的英雄。那就像是某種對真實世界缺憾的野望與補償,在這個被創造出來的世界中得以理想地被實現。

這類奠基在某種史實之上,又具有虛構性質的文體,在英文中,有多種詞彙指涉,包括 alternative history、uchronia、what-if stories 等,無論如何稱呼它,「烏有史」都從某個歷史上的時間點出發,另行創造出一個平行時空,但這平行時空也並非是憑空建構,它是奠基在某些已成為眾人皆知的歷史基礎上,進而形塑一個與真實認知世界情況不同的世界。

烏有史,Uchronia,是一個相當有趣、創字概念沿用「烏托邦」(utopia)的字彙。在希臘文中,u-topos 意指「無有之地」,不存在真實世界中的意思,文學史中指涉的是 1516 年,托馬斯・莫爾(Thomas More)所創作的虛構敘事,在那裏擁有完美理想的社會與法制,與柏拉圖的《理想國》有傳承上的關聯。各種在現實世界中不可能存在的理想與憧憬,在烏托邦裡都得以完滿實現。而 Uchronia 則將代表空間的詞以代表時間的詞 chronos 取代,成了意指「不存在之時間」的 Uchronia,烏有史。這個新創的詞是 1876 年由法國哲學家雷諾維耶(Charles Renouvier)創造出來,作為他小說《Uchronie》的書名。這本小說,是關於歐洲文明發展的另一種假想路徑,勾勒出與實際發生之情況不同的文明進程。

 

就概念上而言,烏有史與「架空歷史小說」(alternate history)類似,兩者在使用上似可以相互流用,即都為描述「並沒有真實發生的」小說文體。兩者差異相當幽微,若要區分的話,或許可說「架空歷史小說」較著重對虛構歷史過程的描述;而烏有史則較著重在一個虛構的歷史或未來的時間區段。根據柯林斯英語詞典對 alternate history 的定義,它是種「作者設想若特定歷史事件產生不同結果,則整個歷史進程將會如何改寫」的虛構小說文體,這樣聽起來依然有些複雜,或許美國科幻小說編輯 Steven H. Silver 對「架空歷史小說」設定的判別條件,能讓定義更加清楚。他指出「架空歷史小說」必須符合三項要件:首先,必須有個明確的歷史時間分界點,而這分界點是早於作者寫作的當代。有許多小說常會被誤認為是「架空歷史小說」,比如科幻小說,常將時代背景設定在未來而非過去,所以在此定義下,它並非「架空歷史小說」;二是,必須扭轉一般人對於該歷史史實的認知;最後,這完成的作品則成為歷史改寫後是否合理、具有啟發性的驗證。

其實,對小說創作者而言,它大可不必跟史實有任何關聯,畢竟小說本就是創作者靠著想像與假設來創造自己的世界,然而「烏有史」或「架空歷史小說」卻在「如果......的話,那會發生什麼事」的假設之下,展開那個世界,此乃相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必須對所立基描寫的那個時空、各領域有足夠的背景知識,否則也很難「有根據地虛構」出一個平行世界。所以,創作者為什麼選擇這樣「條件限制較多」的寫作設定,便是相當有趣的事情——也許,他比一般的創作者更想要與真實的世界互動,比一般的創作者更想要喚醒這個世界。

無論是採用「烏有史」或是「架空歷史小說」的名稱,這帶有高度想像與非寫實的歷史幻想小說,一直都處於文學類型的邊陲,當代文學史主要是寫實主義、現實主義掛帥,似乎在這個不憂國憂民就跟不上潮流的時代,幾乎沒有充裕的時間與心力來創造一個雖說是虛構,但又非全然憑空想像的世界。然而,這正是「烏有史」或「架空歷史小說」最有意思的地方——官方的歷史,不見得全都是事實,有的時候,小說家虛構出來的故事,反而更誠實地點出了現況,也許更貼近人們對事件的真實感受。

延伸閱讀:

【本週聚焦】子虛烏有的平行時空(二):「假如蔣氏政權打贏國共內戰」的新中國烏有史

【本週聚焦】子虛烏有的平行時空(三):兩部電影與一項藝術計劃 

#文學 #文化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謝以萱 
圖片提供烏托邦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