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上的泰國記憶(三):歡迎來美術館裡吃盤 pad thai 和咖哩
注意: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MoMA)的二樓展間,即將充滿咖哩的氣味!這不是從咖啡廳傳出來的味道,而是 MoMA 最新展出的作品。一切都以藝術之名。
美術館的展間通常給人窗明几淨、一塵不染,除了作品以外便無他物,連呼吸的空氣都異常無氣味的印象,怎麼會出現氣味濃郁的咖哩味?原來這是泰國藝術家 Rirkrit Tiravanija 的創作,他將整個廚房搬進了展間。說到以「飲食」為主題的藝術展覽,Rirkrit 並非第一人,但他絕對是將「飲食」與藝術創作的結合,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一位。
Rirkrit 出生於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因為父親是外交官的關係,時常在世界各地旅居,住過泰國、衣索比亞、加拿大,隨後至美國念藝術,並從事創作。雖然 Rirkrit 接觸過多種文化,但他對母國泰國卻情有獨鍾,且對「何為藝術?」有一套獨到的見解,其最知名的作品,便是 1990 年在紐約的 Paula Allen Gallery 展出的《pad thai》——藝術家在展場現場炒泰式河粉,分給參觀展覽的大眾吃,這一檔創作,讓 Rirkrit 聲名大噪。緊接著 1992 年,在紐約蘇活區的 303 Gallery 展出作品《Untitled(Free)》,Rirkrit 將藝廊的空間打造成臨時廚房——一台冰箱、烹調料理的廚具、盛裝食物的餐具與幾張讓參觀者坐著用餐的桌椅,他的作品不是典型的繪畫或雕塑,而是一大鍋來自家鄉口味的泰式咖哩。pad thai、咖哩都是泰國街頭巷尾、一般人家中最平凡、普遍的菜餚,用料簡單,但卻是泰國料理的代表。Rirkrit 以食物作為創作媒介,更精確地說,他以人們「共同享用食物」的集體經驗為作品,重點已不單單在於食物本身,而是 Rirkrit 他以藝術家的身份在藝術空間裡親自下廚,烹調出蘊藏了泰國風土、文化符碼與記憶的泰式咖哩給來參訪的紐約大眾,並且與這些來自不同文化、不同社會背景的參觀者一同坐在現場,自在地享用同一鍋食物。
若藝術作品的目的,是要傳遞某種創作者的美感、傳遞訊息、表達創作者的情感,那 Rirkrit 的創作在本質上便無不同,只是將顏料等素材換成了烹調泰式咖哩需要的食材,將畫筆等工具換成了烹調用的廚具, 一樣是以眼、手、心,甚至加入了嗅覺與味覺在創作,完成的是可一盤盤端上桌,香氣四溢的咖哩;但這「作品」至此並未完成,它還必須被參觀者吃下肚才行。而最有趣的地方也在於此,Rirkrit 的創作挑戰了人們對所謂「藝術物件」(object)的想像,以及「藝術創作是什麼?」的定義,他的作品在展出的期間,其實並沒有一個明確被展示、不可被碰觸的個體,整個烹調(創作)過程中的所有有機、無機的參與者(物),以及料理完成之後的共食,讓 Rirkrit 的創作可以是一個在白盒子中的廚房、一盤咖哩、一場烹飪展演、一種行動、一次聚餐、一股飽足感、一次異國料理的味覺衝擊、一次令人難忘的共同經驗與回憶;它也可以是以上皆是。他的藝術創作,打破了傳統被展示在藝術空間的藝術品與觀者間的對立,參觀者可以將藝術家的心血吃下肚,而且還可以帶離現場——以一種看不見的(因為已經吃下肚)、無形的(因為化為記憶)方式,藝術家的作品因而與參觀者融為一體,或者是說,這些參觀者就是藝術家作品的一部分。而 Rirkrit 的創作,更抵抗了藝術機構對藝術家心血的「收藏/佔有意圖」,這樣的作品無法被現行的收藏制度典藏;也許可以錄影,以影像的方式收藏,但是錄下來的影像不過是整場創作的殘影,與當下舀一匙香熱咖哩入口的感官經驗與記憶是斷裂的。若藝術機構想要「獲得」,那麼也許只能再一次邀請 Rirkrit 與大眾進駐空間創作,這樣的藝術創作不僅難以被典藏,也難以被複製、再現。
Rirkrit 對藝術創作的看法,讓他被視為「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的倡議者。「關係美學」指的是創作者透過作品形式,設計出某種具有社會性的場域,透過這樣的場域將社會現實嫁接進來,參觀者並得以參與「創作」,且藝術家透過這類作品的呈現,在其中建立了觀者與藝術家之間的人際互動關係。
在 Rirkrit 的創作中,做菜與共食,正扮演了營造人際互動關係的角色,他最初始的想法,其實單純只是做菜/吃飯這件事是每一個人日常必定經驗的事情,而且甚至帶有一些批判的意味——在西方的藝術殿堂中,置入如此日常的泰國料理方式,而這個文化的移植是斷裂的,正如同博物館收藏物件時,是與其產製的文化脈絡斷裂的一樣。此外,一起吃飯,亦是最能夠打破文化藩籬的方式,藉由 Rirkrit 的創作,泰國的國民料理因而被帶向國際,讓許許多多前來參觀的觀眾得以品嚐泰式料理,透過飲食的傳遞,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感受該文化的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