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選書|羅蘭・巴特的死,讓警探懷疑「我是真的存在嗎」
車禍受害者:男性、六十四歲、星期一下午、學院路、穿越斑馬線時、遭乾洗店小卡車撞擊。小卡車駕駛名為⋯⋯
等等!駕駛人叫什麼沒那麼重要,但被撞的人是羅蘭・巴特——這點,非常非常重要。羅蘭・巴特,法國最重要的文學批評家、文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和符號學家,重要作品有《寫作的零度》、《神話學》、《作者已死》、《S/Z》。1980 年 2 月 25 日,他和當時總統候選人密特朗聚會後,於巴黎的街道上被卡車撞傷,一個月後傷重不治而死。
不過,負責著手調查的警探巴亞完全不識學術之神羅蘭.巴特,一一拜訪案件相關的傅柯、德勒茲等人時,也不屑於這些掉書袋的「大人物」(心聲:這傢伙居然賺得比我多嗎)。輔佐巴亞調查的符號學博士西蒙,以領路人姿態帶領巴亞和讀者逐步探究這些學論大老的行事作風,挖掘表象下隱藏的可能,但那些如今被供上神壇的一方學者們,在一開始對巴亞來說依然——「知識論,屁話而已」。
轉譯者無所不在,儘管了解彼此的語言,還是會使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可以施展伎倆的空間很大,但轉譯者從不忘記自身的利益。——雅克・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誰殺了羅蘭巴特?(解碼關鍵字:語言的第七種功能)》起初看似一本偵探小說,但因被害人的身份,讓解謎過程像是多重的解碼;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解到第幾層了,甚至在想,此書該不會其實是知識界八卦小報,或語言學的推廣之作?
翻開此書前,便可見書背已列出本案相關人士的身份:政治家、思想家、語言學家、符號學家⋯⋯(或許這時我們會不住埋怨羅蘭・巴特先生您真是涉略甚廣);而作者勞倫.比內(Laurent Binet)熟悉、並翻玩語言學及符號學,讓這樁「意外」表現出各個真實人物的論述方式(表現方式大多有點諷刺)和眾人熟習的印象,再不著痕跡地在那些人的輪廓裡捏出另一種異於世人理解的樣子。
巴亞問道:「巴特先生手上有什麼東西是別人想偷走的嗎?比如說一份文件。德勒茲先生,您有什麼看法?」
德勒茲轉向西蒙說:「『是什麼?』不是個好問題。應該要問的是『誰』、『多少』、『怎麼』、『哪裡』、『什麼時候』。」
若說學術流派、政治角力是解謎主線,人文學科課本裡所有大佛大神是解謎過程中遇到的 RPG 角色,那所有情節中交織的小細節,就可說是比內佈置下最細微的關鍵;雜如一旁播放的網球比賽,全都可能是破案線索。讀者得把神經與觀察放到最大——比內給的文字線索寄生在為數龐大的哲學家、符號學者、語言學家的學說之上,有了無限可能。那些枝微末節使人瘋狂迷走,每往下閱讀一句,無限增生的岔路不停地繁衍著,真相與真實究竟又通往哪裡?甚至讓警探巴亞打從心底質疑起自己是否真實存在、該如何證明自己真的活在現實生活當中。
德勒茲說「真相?!從哪裡開始?最後又將至何處⋯⋯您知道我們常常處在兩者之間嗎?」
康諾斯以六比二拿下第一局。
「如何找出真正的『意圖』?釐清了『怎麼做』,就能知道『為什麼』。以詭辯家為例,若以柏拉圖的定義來看,他們企圖得到某個沒有權利擁有的東西。沒錯,這些小壞蛋作弊!!」他摩擦了雙手。「過程就是意圖⋯⋯」
他一口喝乾了杯裡的酒,轉向西蒙,又補充說道:「這件事和小說一樣有意思。」
誰殺了羅蘭巴特?(解碼關鍵字:語言的第七種功能)
作者: 勞倫‧比內 (Laurent Binet)/著
許雅雯/譯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17. 06.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