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選書|不在「厝內」的公共灶咖:鄉鎮裡的老雜貨店

九月選書|不在「厝內」的公共灶咖:鄉鎮裡的老雜貨店

作者BIOS 選書
日期29.09.2017

「企彼位,甘哪咧行阮叨灶咖同款」(去那裡,就像去我家廚房一樣)。聽到這句話,在小城鎮長大的人會會心一笑:鄉間的雜貨店,應該就是最常榮登那個「不是自己家灶咖的灶咖」代表。

這些雜貨店,通常座落在街巷十餘載(甚至將近百年),時間刻顯不只在店面裡的櫥櫃與掌櫃的老闆臉上,還將此化為任意門,成了有魔力的所在。但能否踏進這時光入口,卻得端看個人能耐。若你不諳搭訕聊天,或許由林欣誼和曾國祥行遍台灣在地灶咖得來的《老雜時代》,便可作為時光隧道口,從前言開始教你遁入時光的小撇步,也讓你開開眼界。

「雜貨店為什麼叫柑仔店?因為古早店裡都用這種『柑仔』裝東西」,頭髮花白的木枝伯從倉庫翻出陳年的柑仔,在又圓又大的竹盤上比劃著解釋,以前的魚乾、蝦米等乾貨如何陳列,讓人一目瞭然,祖父時代的店就是這樣做起生意。

老雜貨店,簡稱「老雜」,作為題名,也像是在說老時代的繁雜故事。從前歷史課本上的台灣歷史與民生演變,短短幾頁的大時代描述,已和現在變換快速的城市地景大相逕庭,往往讓人覺得往事如煙霧似真似幻,感覺遙遠。但《老雜世代》中真實的庶民歷程,比起簡單的「台灣錢淹腳目」一句話,更能讓人看見歷史映在不同人身上的百般面貌。漂浮在腦中的煙霧散去,那些歷史終於得以附體成形。

有別於商品一致化且大量的連鎖便利商店,每間雜貨店都有地域性與族群的區別,是居民的生活縮影,不同的生活習慣、飲食需求、常用的生活工具,都能以小見大。當從嘉義嫁到台南東山的老闆娘麗花姨,娓娓道來中日戰末的「阿立母接炸彈」神蹟,已是以深根接地的當地人身份來說這個故事。吉貝耍部落是早已漢化的平埔原住民族,至今依然虔敬地侍奉著守護神「阿立母」,夜祭也仍是一年一度的重要祭典。

初一、十五店裡仍固定要包檳榔給大家拜阿立母,她解釋這裡的包法是把荖葉包在檳榔內,和外地荖葉包在外面不一樣;農曆九月初五夜祭時,婆婆還會做「dubi」(以香蕉葉包裹的麻糬),一樣祭拜用,每年做多少斤 dubi 就看今年夜祭有幾頭豬。

具有在地記憶的不只口耳相傳「阿立母接炸彈」的神蹟,例如「鯊魚」一詞,在宜蘭南方澳是為不忍直稱屍體的代稱(實指被海吞噬的討海人),這樣專屬的地域性用語也透露出當地的生活常態。從未想過經由雜貨店,我們得已看見的居然這麼地多,《老雜時代》於台灣各地相遇的雜貨店所留下文字與影像的紀錄,亦是開了一道窗口讓時光之流得以延續。

《老雜時代:看見台灣老雜貨店的人情、風土與物產》

 

 

 

 

 

 

 

 

作者:林欣誼/文字
         曾國祥/攝影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7.07.27

#雜貨店 #遠流出版社 #老雜時代 #選書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蔡詩凡
攝影蔡詩凡
圖片提供遠流出版社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