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餐桌|醒胃】看鬼片是為了活出人形:專訪程偉豪 ╳ 膝關節 ╳ 但唐謨
那一年,七年級生每週鎖定《鬼話連篇》、在一張張靈異照片中標誌台灣人的集體回憶,《紅衣小女孩》就是由此誕生的民間傳說。這部電影締造了台灣恐怖片的票房奇蹟,甚至成為時代的新 IP,將鄉野軼事與在地文化重塑呈現。人們為何愛看鬼片?在台灣鬼片復甦前,影癡更從日本《鬼來電》、《七夜怪談》一路尾隨至西洋《厲陰宅》、《安娜貝爾》,嚇到魂不守舍驚聲尖叫,好好被折磨一頓,出戲院才能找回人形。
談鬼片,亞洲是大宗產地,日韓港泰輪創經典,甚至有「鬼片拯救泰國電影走出谷底」的說法。鬼片究竟有何魅力吸引觀眾進而成為完善電影產業重要一環?冬夏交際一年之初,BIOS Monthly 特邀《紅衣小女孩》及《目擊者》導演程偉豪,曾任金馬影展評審的知名影評人也是 Cult 片專家的但唐謨,以及身兼影城公關及影評身分的膝關節,三人聯手抽絲剝繭,一探鬼片奧妙。
那些年我們怕過的貞子與聶小倩
談起鬼片啟蒙,程偉豪憶及讀研究所時初試啼聲之作《搞什麼鬼》,用鬼片探討鬼片帶來的周邊現象,當時看了許多鬼片做功課,發現從九零到零零年代,亞洲產出許多厲害的鬼片代表作,比如日本的《七夜怪談》和《咒怨》、泰國的《鬼影》和香港的《見鬼》,這幾部片對程偉豪影響深遠,甚至多年後再執鬼片導筒,程偉豪拿來參考的仍是這幾部經典。膝關節相當認同《七夜怪談》與《鬼影》的經典地位:「真的都是空前絕後,也都被翻拍成很糟糕的好萊塢版本。」但他印象最深的鬼片橋段是《倩女幽魂》,聶小倩為了藏起寧采臣的活人之氣而獻出「救命之吻」,人鬼在踏上殊途之前能遇上此情此景,既恐怖又浪漫。
但唐謨認為電影要嚇人不難,突然一個聲響或畫面即可達成目的,但要讓觀眾有生理的不適及恐懼是難度所在。比如《德州電鋸殺人狂》,是他看完之後明確感覺到胃不舒服的翻騰,同時造成生、心理影響的恐怖電影。「另外,我以前半夜很喜歡看第四台的鬼片,尤其《南洋十大邪術》給我很大的啟發,裡面功夫色情鬼怪喜劇什麼都有,又恐怖又好笑,算是我對當年第四台午夜電影的總結。」 兒時於午夜鬼祟看片、一面驚惶的忐忑心情,彷彿從血泊與幽魂裡吸食精髓一般,在台灣單向度的正向教育體制下,他們早一步認識了這個世界的陰暗面。
看完鬼片要怎麼活下去?
鬼影幽幽來到現實,看過鬼片的孩子連上廁所都害怕有人替自己擦屁股:「《七夜怪談》以前的鬼是不會爬的,只會飄或瞬間移動,但《七夜怪談》創造出古怪又真實的恐怖夢魘。」膝關節認為好的鬼片讓人回到生活依舊害怕,比如看完《鬼嫁》上廁所總怕馬桶伸出手,看完《七夜怪談》馬上拿布遮住電視機,看完《紅衣小女孩》去到廢墟或老公寓都會東張西望。「好的鬼片可以創造生活現象。我們現在說別人肩膀重,某方面也是《鬼影》加深了這個說法。」但若真要問對他生活影響最大的電影,膝關節說:「還是《絕命終結站》吧!看完會特別注意行車安全,太多致人於死的方法了。」
回應膝關節的觀影經驗,程偉豪坦述自己童年時看鬼片必須先確認家人就在周遭不遠處、看完後也不敢獨自上樓梯的經驗。他不怕鬼但相信有鬼,會不斷提醒自己小心,切勿踩線,「在深山拍片,廁所時常設在有段距離的地方。每次上廁所我都猛盯著人群聚集的亮處看,就怕低頭抬頭一個不小心亮處不見了,從此走不回去⋯⋯」
鬼片,是但唐謨生命中難以忘懷的創傷:「小時候和我爸去看鬼片,冤魂一直哭喊『我死的好慘!還我命來!』幾乎造成我一生的恐懼。」雖然如今早已遺忘片名或主演,但這部片確實是他的死亡初體驗:「從這部片開始意識到死亡,並且害怕、畏懼死亡。」原來這種飄忽不定、神秘兮兮的故事,最後都回歸存在與生死。但唐謨甚至不敢相信恐怖片能在真實生活找到對應,比如《紅衣小女孩》的結界說,聽程偉豪描述田調得來的資料如花蓮林田山失蹤阿嬤的故事之後,但唐謨大呼不可思議:「如果有朋友跟我說他遇鬼,我會說他在唬爛,因為我其實很怕。我覺得恐怖片是假的,我希望恐怖片是假的,因為我只能接受非理性事情在虛構電影中發生,我無法接受不能解釋的事。我不相信有鬼,但我很怕鬼。」
眾鬼先行,為類型片開路
這種「我不信,但我怕」又愛又恨的鐵齒,大概也是鬼片能高黏性收攏特定群眾的鎖鏈。恐怖片即使故事稍嫌薄弱,光血腥恐怖情節也能提供觀眾足夠的娛樂性,讓人願意買票入場。膝關節從市場角度提出觀察,認為恐怖片票倉很穩,觀眾始終在等新貨上架;也因為都是不會跑票的鐵票,恐怖片通常不需要大明星反而是捧明星的一種管道:「就市場面來說,觀眾就是想買票享受被嚇的快感,恐怖片算是先天得利的一種類型片。」
膝關節認為《紅衣小女孩》讓資方未來更願意開拓類型片市場;有一部成功作品作為量尺及可遵循的前例,大家也願意投錢做更多嘗試。「《紅衣小女孩》和其他電影最大差異在於它可能成為品牌、成為文創 IP。我認為這樣的案子必須存在,整體電影環境才會更加健康。」
程偉豪則認為恐怖片或犯罪電影很適合新導演入行作,成本低,回收率也高,創意優先。比如好萊塢的《厲陰宅》和《陰兒房》:「只要一個簡單的空間和幾個主要角色,可以很直接地展現導演說故事跟掌握氣氛與節奏的能力。」臺灣一年進口超過百部的恐怖片,正是因為市場始終在那,「籌片時期我們做了很多準備也讀了數據,觀眾數量那麼多,臺灣自製自產的鬼片只要票房破千萬就算吃到這塊市場。如果在驚悚之外增添一些普羅大眾的情感橋段,是否能擴增觀眾群?這是我們在定位《紅衣小女孩》時所做的嘗試,試圖在電影中加入更多元素去吸引其他觀眾。」
「以香港為例,《無間道》為臥底黑幫片開創了十年風景,九零年代的博奕類也是幾部大片造就一個十年,香港現在幾乎全部中生代演員都從當年那些類型片裡磨出來。」程偉豪期許大家在類型片市場不斷接力,即使十片只有兩片成功也足以回饋業界:「我希望,當資方問創作者『確定這樣的片可以拍?』創作者可以自信且肯定地說,「《紅衣小女孩》、《屍憶》和《天黑請閉眼》不都做起來了。」
但唐謨認為由於早期存在的電檢制度,臺灣始終沒能像香港或泰國發展出相當精緻的鬼片:「《紅衣小女孩》讓臺灣觀眾知道我們也能拍出好鬼片,願意去期待更多類型片的誕生。」另外,但唐謨也希望未來能出現像香港《開心鬼》系列那種恐怖惡搞喜劇,將各種元素和類型混在一起:「畢竟去年《台北物語》都能創造票房佳績了,市場或許還有更多可能。」
鬼片裡的陰性賤斥?誰都可以是 Final Girl
談到鬼片,你腦海中浮現的會先是女鬼森森,為何鬼片總以「女鬼」為題或是制裁「悖德」女性?鬼片圍繞女性主題其來有自:「我讀過一個理論,好萊塢恐怖片裡面的女主角都必須從嬌嬌女變得越來越 Man;終於得到男性認可、覺得夠 Man 了才能執行最後任務。」但唐謨表示自己不太喜歡這個「Final Girl」的理論說法,他駁斥為何嬌嬌女不能嬌嬌女活到最後?「好萊塢很多公式或理論都相當外顯,幾乎電影開頭就知道誰會活到最後,這點我不希望臺灣鬼片學太多。」
膝關節就市場面提出數據說明恐怖片的女性觀眾較多,原因各方皆有見解,男生不願被嚇或覺得恐懼這種情緒不夠陽剛⋯⋯等。「恐怖片常是女性獨自處理危機,因為普世價值下的男生就是不在家啊!男性總是外出者、逃跑者、缺席者,最大的專長就是裝死跟裝睡。」似乎說得切合也無奈,引起現場一陣發笑。
在籌備《紅衣小女孩》期間程偉豪和劇組同仁做了許多調查,發現臺灣恐怖片觀眾超過六成是女性,決定以女性視角貫穿全片,主要角色也全是女性:「我沒聽過『Final Girl』的理論,但我認為六成以上的女性觀眾必然有它的道理。恐怖片不用申論只要點題,當觀眾看完《紅衣小女孩2》之後問起這些媽媽的另一半去哪了?自然也開啟了相關議題的討論。」
拍續集,程偉豪挑戰不只有恐怖的鬼片,放入更多議題指涉及社會觀察,希望觸及不同的觀眾群。慶功宴時,香港團隊送上一封香港觀眾的映後心得:「她說這部片觸及了家庭狀況的核心,某方面也療癒了她的家庭。也許電影沒有提供答案,但當觀眾對故事產生共鳴進而討論、甚至改變生活裡看似牢不可破的狀態,是拍電影相當開心的事。」
每一部鬼片,談的都是現實
構思劇本時,程偉豪挑出「因果循環」,認為這是根植臺灣文化底蘊的信仰或信念。他利用抓交替的傳說故事去凸顯「一個接一個」線性傳遞的鬼片特質;因為臺灣多山,他將山與魔神仔拿來做戲,營造專屬本地的恐怖效果。膝關節則說看片時相當興奮:「竟然開外掛找救兵,而且還派神明的保全虎爺來相拚!這在鬼片真的很少見,也是接地氣的做法。」
程偉豪企圖透過恐怖片呈現社會的真實氛圍,《紅衣小女孩》第一集聚焦一家三口,談隔代教養及職業婦女走入家庭等現狀,第二集則談到墮胎、社福等議題:「這些事都很日常,但我們習慣藏在檯面下裝沒事,藉由電影才有機會攤到檯面上談。」但唐謨認為《紅衣小女孩》應是臺灣第一部置入社會現實的鬼片:「台灣太多問題了,太多可以當恐怖片題材的事情。比如我走過大巨蛋時常想,這地方根本可以拍鬼片吧?也很想把『死亡之握』這類鄉野奇談拍成恐怖片。」但唐謨接著說:「我認為恐怖片必須反映現實,而《紅衣小女孩》無論題材、技術或議題的指涉都做得相當精準,不只鬼片而已。」
訪談最後問起拍片挑戰,程偉豪表示方方面面都是從無到有,初生之犢容錯率高,面對挑戰只能以戰養戰。「比如收音,假設借來拍片的房子旁邊是高速公路或人聲吵雜的賣場,現場收音根本不能用,但鬼片又要完全低噪的環境音才能營造驚悚感,全片 Foley 怎麼做?我們跑去泰國做後製,邊做邊學。又比如特效,以我們的特效數量跟預算去請國外專業團隊很不划算,乾脆通通自己做。」程偉豪堅持用臺灣團隊克服挑戰,只有這樣才能養出 Know-How 的後製團隊,才有辦法克服下一次的難關。「即使觀眾看完片仍會批評,總有哪裡不足或不滿意,但有挑戰才有成長,才知道未來我們該往哪裡去。」
【BIOS 餐會】醒胃|嚇到吃手手,讓人醒過來的開胃電影
全新年度我們將邀請——食物的老饕,知識的吃貨,以食物為經緯紮營出城市青年的知識覓食會。一年之初,首推「醒胃」電影與料理,挑戰嗜電影者的極限、撥弄貪吃鬼的味蕾。從鬼片震驚上菜——2018 年,你該醒醒了!
為什麼你對鬼片如此愛哭愛跟路? 看鬼片是一件很 rock’n’roll 的事,不是為了把妹撩哥,讓自己嚇到吃手手,原來有些人怕鬼,但鬼更怕人。
BIOS Monthly 邀請鬼片成癮症候群的城市幽魂們一起來晚餐,與台灣類型片數一數二的導演程偉豪、台灣電影行銷重要推手影評人膝關節、以及深究恐怖片的專業影評人但唐謨,並禮聘不務正業男子 Ayo 設計與烹飪好吃到失魂的鬼片料理,一同深聊鬼片、大啖美食。
搶先一步聞香開胃菜
餐盤:小器生活
場地協力:I Met You C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