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選書|
阿公的紀念章,八十年前的台灣故事:《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

四月選書|
阿公的紀念章,八十年前的台灣故事:《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

作者BIOS 選書
日期25.04.2018

1935 年,家具木匠楊雲源走在日治時期的台北街道上,那年他三十二歲,想必腳力正好。大約五十天的時間,他雙腳踏過現今的重慶南路、衡陽路、博愛路、延平北路、北投、陽明山、中山北路等街區,拿著筆記本蓋下一個個多彩的紀念章。他碰上的,是日本為了慶祝統治台灣四十年,在這座島上舉行的史上第一次大型博覽會,官方稱之「始政四十周年記念台灣博覽會」,簡稱台灣博覽會,再簡稱台博會。

該年 10 月 10 日至 11 月 28 日,台灣各地(以台北市為主)都為此博覽會瘋狂,約有三分之一台灣人參與此一盛會,創下至今仍沒有任何博覽會能超越的紀錄。這背後帝國主義氣味當然濃厚,但為了誇耀日本在殖民地的豐功偉業,他們可是卯足全力辦理,動員力驚人。《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跟隨木匠楊雲源的紀念章筆記本還原當時盛況,除了台博會本身推出的紀念章款,更讓人驚艷的是周邊商家自行推出的台博會紀念章,舉凡旅館、藥局、餐廳、洋服店、照相館⋯⋯遍地開花的創意,反應當時人人參與、店店熱鬧的氣氛,與八十年前人們的藝術性與生命力。

大概如同九〇年代的小朋友用貼紙簿蒐集貼紙,當年紀念章數量之多、設計之多變,可推猜搜集印章的流行程度,許多店家利用不同線條、圖案及墨水顏色,呈現出自身特色。而陳柔縉從一個個小章當中追尋店家與店主的身世線索,最後成書不只圖鑑,而是充滿趣味的人物切面集錦。

舉例來說,「十一屋」是位於城內本町的女性化妝品店,以目前街區來看就在西門町紅樓裡面。創辦人小口みち子除了是當年少見的女性老闆,本身還是明治末期爭取女權的運動家,在當年的婦女雜誌長期教授美容技巧,這種背景竟然有點後女性主義的味道,加上她的丈夫小口忠是知名電影導演,猜想這對夫妻大概就是走得很前面的那種吧。「十一屋」印章紫得貴氣,線條簡單且細,主視覺上一個高雅女性側臉,整體而言陰性氣質相當濃厚,頗具現代化妝品牌之感。

位於榮町二丁目十五番地的「小塚」,在目前的衡陽路上,身為一家文具及洋畫材料專賣店,洋風吹拂的店,用桃紅色印泥也不為過吧。紀念章形狀設計成軟管油畫顏料、老照片中清楚看見店內大大的「NOTEBOOK」標示,能窺探這間店的洋派風格,圓形店徽取店名「小」字三筆畫構成,亦是概念相當前衛的 logo 設計。

將一顆人頭置換成一隻皮鞋,這種怪異的惡趣味,當代年輕人應該也會喜歡吧?「大正堂」位於京町一丁目六番地,大約是現今博愛路附近,因應當年去會社上班的薪水階級越來越多,手工皮鞋供不應求,業者開始改用機械製鞋,而「大正堂」對於機器製鞋可是很有信心,說是比手工鞋更加便宜耐穿,剛開始以機械代工的二〇年代,和現今以漸漸崇尚手工的社會氛圍似乎很不一樣。

逛完周邊商家,將視線拉回台博會會場,這枚「空中美人鯉魚猜參考館」紀念章,是會讓人覺得花惹發的設計。莫名的人頭魚身,嘴巴還吐水,神秘到至今沒人能參透它。據聞當年台博會南方館分場有一個「畸形動物觀物場」,展出如兩頭一體的烏龜、四隻腳的雞等珍禽異獸,說不定這隻美人鯉魚也是其中一員(嗎)。

肉體的生命有限,物件卻有機會穿越,楊雲源阿公的紀念章收藏流傳了八十年,無毀無損,非常難得。這本書裡多得是寶藏,除了看見日本政府的強盛,民間力量的展現更是驚人,三〇年代台灣的活力,都被楊雲源夾進了筆記本裡。

《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

作者:陳柔縉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8. 03. 03

#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 #圖鑑 #選書 #台灣 #日本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陳芷儀 Rachel Chen
攝影陳祖晴 Allison Chen
資料提供麥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