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選書|
食譜或許比傳記更能介紹他:讀安東尼波登《食指大動》

七月選書|
食譜或許比傳記更能介紹他:讀安東尼波登《食指大動》

作者BIOS 選書
日期31.07.2018

《食指大動》在美國上市時,可能因為封面,波登笑說,兩大書局還用紙包起來欸,搞得像成人雜誌一樣。封面插畫家 Ralph Steadman,本就以政治嘲諷漫畫為人所知,他筆下的波登隱身在呲牙咧嘴的幻獸之間,彷彿被吞噬,一旁盡是眼球、利齒,血光四起,說不定真的會嚇到逛食譜、求溫馨生活的民眾。繁中版保留此作品並放在內封,像是一則隱喻:如果懂得撥開波登光鮮亮麗的螢光幕前形象,或許可以看見這個更加真實的他。

在波登剛離開的此時閱讀,讓這本書變得更難以定義。一頁頁翻過去讓人不禁覺得,啊,這可能比較像傳記吧。距離波登上一本食譜《把紐約名廚帶回家》已經 12 年,波登在《食指大動》序裡寫下對家人,特別是女兒愛莉安(Ariane)的愛。細處琢磨,他用字生猛直接一如往常,但其中有份柔情,只在給最親密的人的食譜裡展現。畢竟這些料理除了用料實在、程序簡便,都經過共同回憶的驗證,保留下廚者的記憶與心境。

「五十歲成為孩子的父親,我知道很晚,但對我來說剛剛好。在此之前,我不夠年長、不夠安定、不夠成熟,無法肩負最重大的責任:關愛並照顧另一個人。」

「我喜歡當爸爸。不對,我超愛當爸爸,我愛這一切。」

有什麼比傳記更能紀錄一個廚師的一生呢?可能也就是這麼一本,非常專注在「當下」的食譜。波登在〈早餐〉一章回顧以前當早午餐廚師的痛苦,把過去的經歷當作笑話說。因為妻子歐塔維雅(Ottavia Busia)是巴西武術師,第二章就叫做〈戰鬥!〉,紀錄他們訓練後會吃的東西(波登自己後來也熱衷於武術)。還有,很多很多道「我女兒超愛」、「我女兒每次都叫我做」的菜色。

因為繁中版翻譯的時間落差,這本書的出版落在他辭世前後。現實生活中,他和歐塔維雅結束十年婚姻,死前那段時間,社群媒體裡看到他身邊是另一位女子。書中那個幸福的家庭已不在,他也不在了。但感傷的時候,或許做一道波登的家常菜,是最能感受到他的真誠的方式。

除了情感的痕跡,這也是一本非常真實的「創作」。只要稍加瀏覽,就可以感受到《食指大動》的視覺是如何超乎我們對食物攝影的想像。「如何讓食物看起來更好吃」的美學準則在波登身上不適用,也非他的追求。像他用生的魚肉套住一隻生鴨,放在應該要溫潤飽滿的〈鴨油燉大比目魚〉;武術課結束後要吃的〈巴西莓果碗〉搭配的是裹著繃帶的手指,還有真材實料的打鬥畫面。《食指大動》裡的圖片不求勾引口腹,只求攪亂心緒,即便不真的下廚,作為傳記或攝影集來閱讀,都是有趣的體驗。

最後容我岔出去一點點,回到一開始的封面插畫家。Steadman 插畫生涯裡最重要的夥伴是 Hunter Thompson,開創剛左報導(Gonzo Journalism)的記者作家。「剛左」一詞本是俚語,指的是酗酒馬拉松中,最後一個還能站著的人。這類報導,記者不求客觀,而要直接參與報導內容,拼酒之外還經常直入暴力爭鬥,讓自己被捲入、被浸淫,進而成為事件的中心。Thompson 開創類型的代表作《墮落腐敗的肯德基賽馬》重點便不在賽馬相關的客觀資訊,而是他和 Steadman 在賽馬場上與他人的嬉笑怒罵。

剛左報導和稍早期一點的迷幻搖滾有異曲同工之妙,迷幻搖滾以音樂表現藥物世界,而剛左報導作者也常醉酒嗑藥去體驗世界,再以文字紀錄下來。2005 年自殺的 Thompson,有時也讓我想起 LSD、海洛因樣樣來的波登。無論是節目《名廚吃四方》、《波登不設限》,或當年讓他一舉成名的《廚房機密檔案》,波登把自己投入世界各個事件當中,做出食物界的剛左實境秀。若是這樣看,那《食指大動》可能就是這場嘻笑怒罵報導當中,波登留下的最後的溫柔。

《食指大動:安東尼・波登的精選家庭食譜,只與家人朋友分享的美味與回憶》

作者: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勞莉.屋勒佛(Laurie Woolever)
譯者:朱崇旻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06

#食指大動 #BIOS選書 #安東尼波登 #美食 #料理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溫若涵
攝影陳祖晴 Allison Chen
圖片提供時報出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