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光走在市場裡──改建後高雄鹽埕第一市場,開箱!
鹽埕曾是高雄最繁華的區域,隨著經貿重心移轉,熱鬧不再,卻留下了時代風華,轉個彎,都可能撞見充滿歷史感的角落。近期又有一個珍寶被再次發現——鹽埕第一公有市場(鹽一市場)經高雄市經發局全面整修,重現初搭建時的特色山形木構屋頂,讓市場散發優美的老屋氣質。
建立於 1949 年的鹽一市場,近年來因消費習慣改變,攤商逐漸減少,來客也都是原先習慣傳統市場的老人家。耕耘鹽埕在地的叁捌地方生活,擴大邀請青年攤商進駐;創意餐酒館、墨西哥捲餅、旗魚黑輪⋯⋯不只建築煥然一新,更希望鹽一市場再次成為我們都可以輕鬆走走、逛逛的交流場所。
打開老屋之美,日式建築工法再現
走進修復後的鹽一市場,最讓人印象深刻是採光以及高挑的空間感。過往鹽埕人口密度高,空間多有狹仄之感,拆除了不同時期加蓋的天花板、層架後,顯露出來的是經典的「山形屋木構屋頂」結構。
曾負責修復歷史建築逍遙園的建築師林光浩,此次同樣以盡可能保留原有結構的思考,修繕原始桁架、樑柱,讓原建築師的細膩工法完整的還原呈現。過程中,他們驚喜地在這批年久未見天光的舊木材上發現了日文假名及數字標註,經考證確實為舊時日式建築常見的「伊呂波歌」木構編碼系統,以用於讓工匠便於辨識架設相對位置,也讓鹽一市場多了幾分歷史韻味。
「打開」作為這次的關鍵字,林光浩提到,主要是為了擾動原先市場沉積以久的氣味、光照。第一次拜訪時,低矮的天花板、潮濕感與氣味仍容易讓人產生距離感,「一打開之後,就有機會會通風。風的場域從瀨南街跟五福四路連接到原本大溝頂的風道。風的氣場,是自然會產生出來的。」
如今鹽一市場的「打開」,林光浩也提到,對於在空間之中的「人」也有著莫大的影響:「當空間被打開後,攤商跟攤商之間的趣味也會被活化起來。」
夜晚點亮鹽埕的市場
結構重整後,市場進行第二階段環境優化施作。建築師辜達齊在屋頂上多增加了天窗引入光線。起初攤商擔心光線直射會影響食材鮮度,為貼合攤商需求,用電腦模擬各季節不同時段光照情形,精心設定角度、位置,試圖打造最舒適宜人並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空間。
過往市場只在早上做生意,青年攤商加入後,未來即將成為早晚皆營業的場域。辜達齊並與瓦豆燈光合作,設置了早晚不同的燈光系統。晚上,燈光點起,我們能仔細看見場域的細膩處,與行走之上的人們。
「希望燈光可以讓這裡變成一個像是舞台的效果,光打在市場主要的廊道中間、攤台下方,到了晚上就會洗亮整個地板,走在上面,也會像在走舞台的感覺。」林光浩建築師也附議,「後來越看越覺得,阿姨們走在上面很像超模,這裡就是她們的 runway。」
其中,也添增了復古感的懸掛燈具——這是使用鹽一舊木料所製成的再造燈具。「連同附近的大溝頂,這個市場下面原本是個大水溝,是愛河的一個分支。空中的木樑,也回應到愛河上浮木的產業,希望大家看到這些舊的木料,可以聯想到市場過去的歷史。」
指標、識別、活動,都在說「歡迎光臨」!
為讓鹽一市場有整體感,此次也找來 Path & Landforms 重新擬定鹽一市場的識別,以打開的標誌性屋頂為主要象徵,並從舊有的招牌字體發展,延伸出在地熟悉、親切卻又有新意的識別設計。過往隱藏在瀨南街、五福四路的兩處入口並不明顯,此次重整識別系統,也將指標延展至入口,夜晚點亮招牌時,成為街道上一處溫暖光景。
「打開」是讓風、讓光進入,也像是和所有人說的「歡迎光臨」。市場本就是人們交流的場域,此次也整理出了獨特的共域空間,設計以市場常見的白磚、花磚及木材為靈感,特別打造專屬燈具、可移動的家具與空間裝潢,新增「光牆區域」供資訊露出及展示宣傳品。
這裡不僅是逛街、購物的民眾可以稍作歇息、分享之處,也是為未來打開更多可能性。上週鹽一市場 Re-open 日,便邀請來曾在鹽一市場經營「小缽食堂」、現任 Marc L3 主廚廖偉廷,以及《菜場搜神記》作者蘇菜日記/蘇凌便在此開講。在市場裡大聊市場事,也是此地獨有的趣味。
走入鹽一,看見的是新舊交織的風景。青年攤商與老攤商交織的青銀共市,又或是舊木材作為新燈具的巧思等等,都是藉由新事物探索歷史滋味的方法。本週末中華文化總會也打造「埕市鹽遊會」,以鹽埕為核心,打造一場深度又有趣味的地方體驗,無論是對市場陌生、或是久未拜訪,都是重新了解鹽埕的好機會。